送夏公瑾還吳
《送夏公瑾還吳》是屬於中國的一首明朝詩詞,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化時期,這一時期的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風貌和發展特點。明朝的詩詞創作雖然在總體上不如唐宋時期那樣輝煌,但是在思想和藝術上仍然有不少值得稱道的作品和作者[1]。
“ |
愁結望冰消,冰消愁轉結。 不見鄉人來,翻與鄉人別。 叵耐東風又弄寒,楊柳長條亂吹折。 一壺旋買金台春,難洗行人衣上塵。 糧車芻載擁官道,歧路復歧愁殺人。 念昔君官考功部,仙才不負親題柱。 誰知造物如小兒,疋馬雲中枉高步。 去年上皇北狩回,詔書復用賈生才。 身輕已得釋重負,遙指庭闈歸去來。 歸去來,不可留。 腰間寶帶懸吳鈎,故園山水今復游。 竹輿青舫詩酒儔,請君莫忘皇恩優。 邊城米貴人不飽,征戍未知何日休。 |
” |
— [明代]劉溥 |
目錄
明朝詩詞的特點
文學地位
在中國文學史上,明代是一個詞學發展的重要時期。明代詞學的地位雖然比明詞創作在詞史上的地位重要得多,但受到程朱理學盛行、八股取士制度確立、小說、戲曲等俗文學繁盛的影響,詞的創作受到了嚴重的束縛,詞學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制約。
代表作家
儘管明代詞壇上的專家較少,但仍有一定影響力的詞作家留下了一些較好的作品。例如,明初的劉基、楊基、高啟[2]等人,他們的詞作各具特色,尚存宋元遺風。劉基的詞作感喟激昂而又表現得十分淒婉,有的於委宛摹寫中,寄深意,尚多可讀篇章。高啟的詞或以疏曠見長,或極纏綿之至,並有宋元風韻。在明初文壇上,楊基、高啟與張羽、徐賁齊名,世稱吳干專亮魯量倍低與雜苦初中四傑,張、徐不以詞名,楊、高的詞卻頗有影響。
參考文獻
- ↑ 第九講:明代文學,搜狐,2017-05-12
- ↑ 高啟的詩有哪些?高啟的詩詞全集39首 ,搜狐,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