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是龔自珍寫的一篇文章,關於《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一直受到關注,來了解一下吧。

原文

欽差大臣、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林公既陛辭①,禮部主事仁和龔自珍則獻三種決定義②,三種旁義③,三種答難義④,一種歸墟義⑤。

中國自禹、箕子以來⑥,食貨並重⑦。自明初開礦,四百餘載,未嘗增銀一厘。今銀盡明初銀也。地中實、地上虛,假使不漏于海⑧,人事火患⑨,歲歲約耗銀三四千兩,況漏于海如此乎? 此決定義,更無疑義。漢世五行家⑩,以食妖、服妖占天下之變(11)。鴉片煙則食妖也。其人病魂魄(12),逆晝夜(13)。其食者宜繯首誅(14)! 販者、造者,宜刎脰誅(15)! 此決定義,更無疑義。誅之不可勝誅,不可不絕其源。絕其源,則夷人不逞(16),奸民不逞。有二不逞,無武力何以勝也?公駐澳門(17),距廣州城遠,夷篳也(18),公以文臣孤入夷篳,其可乎?此行宜以重兵自隨,此正皇上頒關防使節制水師意也(19)。此決定義,更無疑義。

食妖宜絕也,宜並杜絕呢羽毛之至。杜之則蠶桑之利重,木棉之利重,蠶桑、木棉之利重,則中國實。又凡鐘錶、玻璃、燕窩之屬,悅上都之少年(20),而奪其所重者,皆至不急之物也,宜皆杜之。此一旁義。宜勒限使夷人徙澳門,不許留一夷。留夷館一所,為互市之棲止(21)。此又一旁義。火器宜講求。京師火器營,乾隆中攻金川用之(22),不知施于海便否? 廣州有巧工能造火器否? 胡宗憲 《圖編》(23),有可約略仿用者否?宜下群吏議。如帶廣州兵赴澳門,多帶巧匠,以便修整軍器。此又一旁義。

於是有儒生逆難者曰: 「中國食急於貨。」 襲漢臣劉陶舊議論以相抵(24)。固也,似也。抑我豈護惜貨,而置食於不理也哉?此議施之於開礦之朝,謂之切病; 施之于禁銀出海之朝,謂之不切病。食固第一,貨即第二,禹、箕子言如此矣。此一答難。於是有關吏逆難者曰: 不用呢、羽、鐘錶、燕窩、玻璃,稅將絀。夫中國與夷人互市,大利在利其米,此外皆末也。宜正告之曰: 行將關稅定額,陸續請減,未必不蒙恩允,國家斷斷不恃榷關所入(25),矧所損細所益大?此又一答難。乃有迂誕書生逆難者,則不過曰為寬大而已,曰必毋用兵而已。告之曰: 刑亂邦用重典,周公公訓也。至於用兵,不比陸路之用兵。此驅之,非剿之也; 此守海口,防我境,不許其入,非與彼戰于海,戰於艅艎也(26)。伏波將軍則近水(27),非樓船將軍,非橫海將軍也。況陸路可追,此無可追,取不逞夷人及奸民,就地正典刑,非有大兵陣之原野之事,豈古人於陸路開邊釁之比也哉?此又一答難。

以上三難,逆難者皆天下黠猾遊說,而貌為老成迂拙者也。粵省僚吏中有之(28),幕客中有之(29),遊客中有之,商估中有之,恐紳士中未必無之。宜殺一儆百。公此行此心,為若輩所動,游移萬一,此千載之一時,事機一跌,不敢言之矣! 不敢言之矣! 古奉使之詩曰: 「憂心悄悄,僕夫況瘁(30)。」悄悄者何也?慮嘗試也,慮窺伺也,慮泄言也。僕夫左右親近之人,皆大敵也。僕夫且憂形於色,而有況瘁之容,無飛揚之意,則善於奉使之至也。閣下其繹此詩(31)!

何為一歸墟義也?曰:我與公約,期公以兩期期年(32),使中國十八行省銀價平(33),物力實,人心定,而後歸報我皇上。《書》曰: 「若射之有志(34)。」我之言,公之鵠矣(35)。

鑑賞

十八世紀末,英國在印度取得鴉片的製造和專賣特權,並向我國大量傾銷鴉片。到1838年,一年已達四萬餘箱,這不僅嚴重地毒害了中國人民,而且鴉片販子每年從中國掠走白銀數百萬兩,英國政府從鴉片貿易中獲稅利上百萬英鎊,致使我國內銀價飛漲,財政拮据。湖廣總督林則徐於1838年連續上奏道光皇帝,提出 「數十年後,中原幾無禦敵之兵,且無充餉之銀」,主張嚴禁鴉片。道光皇帝任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1839年1月,林則徐赴廣前夕,龔自珍寫了這篇「序」,以為贈言,對林則徐提出了多項建議和殷切期望。

文章開始,即明確提出三條必須實行的「決定義」,三條供參考的 「旁義」,三條駁反禁煙謬論的「答難義」和總的期望「歸墟義」。這是全文的總綱,下面緊接着進行分述。

三條「決定義」為: (1)嚴禁白銀外流。因為 「自明初開礦,四百餘載,未嘗增銀一厘。今銀盡明初銀也。」 國內白銀即使不被殖民者掠走,「人事火患」,每年也要損耗三四千兩,何況大量銀子還被掠走。所以,必須嚴禁外流,以盈國庫。(2)對食鴉片者,「宜繯首誅」,處以絞刑; 對販賣、製造鴉片者,「宜刎脰誅」,立即斬首。因為鴉片為「食妖」,它使人「病魂魄」,「逆晝夜」,「占天下之變」! (3) 「以重兵自隨」,以強大的軍事武力作為禁煙的後盾。因為禁鴉片、誅奸民,必然引起「夷人」 (英殖民者) 和姦民 (食、販、造鴉片者)不滿,無武力何以能勝。

三條「旁義」 為: (1) 杜絕外國「呢羽毛」 (毛紡織品)及燕窩等高級消費品進口。這樣,我國的絲綢及棉紡織業才能發展,才有利於中國。而高級消費品只是「悅上都之少年」,並換走大量白銀,故宜「杜之」! (2) 勒令夷人通通遷出澳門,只留 「夷館一所」,作為雙方貿易的地方。(3) 「火器宜講求」,多帶巧匠修整軍器,加強戰備!

三條「答難義」為: (1)駁「食急於貨」。指出: 這是漢代劉陶的老調,以「食急於貨」為藉口,反對禁煙。(2) 駁「稅將絀」。指出: 中國與外人貿易,最有利者為輸入大米,其它為次。同時,請求朝廷減少關稅,外貿仍有為。國家也不能只靠關稅收入,因為少收關稅損失小,不禁奢侈品輸入,白銀外流損失大。(3)駁對吸鴉片者宜「寬大」,對侵略者「毋用兵」。指出: 「刑亂邦用重典」,自古如此。至於 「用兵」,乃 「守海口,防我境」,是反侵略的正義行為;「取不逞夷人及奸民,就地正典刑」,是完全必要的,絕不是「開邊釁」! 此外,作者還提醒林則徐: 謬論的製造者無處不在,要他毫不動搖,對於僚吏、幕客、遊客、商估、紳士中的內奸,宜「殺一儆百」!

最後一條「歸墟義」為: 希望兩年內禁煙成功,實現「中國十八行省銀價平,物力實,人心定」 的富足局面。

作為當時的一名小官,作者對重大的禁煙問題涉及的內外政策提出積極的建議,其中雖有把正常貿易品與鴉片同等對待以及趕走外國人的偏頗,但作者是從民族大義和發展民族經濟出發的,是可理解的。尤其是他主張必須同輸入鴉片的侵略者和內奸作堅決鬥爭,是十分可貴的。他提出的「銀價平,物力實,人心定」的熱切希望,更表現了一位愛國者對國家富強、社會安定的殷切關注。所以,本文不僅是一篇論述清晰、結構謹嚴的「贈序」,更是一篇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反英、禁煙的戰鬥檄文![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