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適應氣候變化經濟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適應氣候變化經濟學》,鄭艷,解偉 著,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成立於1978年6月,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創辦並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會科學[1]學術著作為主的國家級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後榮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的全國優秀出版社稱號。1993年第一批榮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授予的全國優秀出版社稱號[2]

內容簡介

本書共十章,在對國際上氣候變化經濟學已有研究成果和特點的對比和梳理基礎上,結合中國實際情況,總結和分析了適應氣候變化經濟學的概念理論框架、分析方法,具體實例,以及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適應氣候變化的進展、問題和需求。

作者介紹

鄭艷,經濟學博士,博導,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科學評估報告主要作者,「未來地球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氣候變化經濟學、氣候風險治理、韌性城市等。在《經濟研究》《中國軟科學》《世界社會科學報告》《適應氣候變化經濟學手冊》等國內外學術期刊或出版物上發表研究成果數十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及國際合作、省部級和地方委託項目十餘項。

解偉,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博雅青年學者。開設的「2度升溫經濟學」課程深受同學喜愛。主要研究領域為氣候變化與食物安全政策。相關成果發表在Nature子刊等多個頂級刊物。成果入選「全球zui受關注的百篇論文排行榜」等獎項。獨立主持科技部973計劃和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三項、國際合作項目一項。基於研究成果,向中央和國家部委遞交多份政策簡報,產生一定的影響。

潘家華,經濟學博士(劍橋,1992),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博導。中國城市經濟學會會長,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副會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UN可持續發展報告(GSDR2023)獨立專家組成員(15人,UN秘書長任命)、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評估報告(減緩卷,2021)主筆。曾任中國社科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外交部外交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UNDP高級項目官員、IPCC高級經濟學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可持續城市化、能源與氣候政策、生態文明新範式經濟學等。發表論文(中英文)三百五十餘篇(章),出版學術(中英文)專著二十餘部,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中華寶鋼環境獎等重要學術獎二十多項。

參考文獻

  1.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
  2. 我社簡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