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逆飛的火楓(連芷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逆飛的火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逆飛的火楓》中國當代作家連芷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逆飛的火楓

我是共和國一名普通的消防戰士,也是烈火中橘紅色的逆行人。

我入伍前常聽着「當兵知道責任為何這樣重」的歌聲,入伍後,我也成了常年行進在軍歌里的人,常年生活在軍事嘹亮的高音里,水帶、空呼背負在我背上,時時嗅着水帶特有的味道,一個拐、兩個拐扛在肩上,是父母的重託。是我的全部負重,也是我的全部職責與使命,對於我的職業,我感到無比自豪

然而,「8·12」天津火場的見聞,使我的心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到烈火的炙烤,觀聞諸多生離死別,我的心時時痙攣、處處新創,常有一種莫名的忿悶與流淚的衝動,心裡,似乎總有一條燭龍盤亘其上,長久以來,多是對噩聞的迴避與痛楚,鮮有對溫暖的體悟與思考,臉頰上晶瑩的淚化為了心中的火熱的血。

談到血,也許是出於無奈。作為一個年輕消防員,我也想談談那風花雪月、談談那前朝的歷史、談談那酒中的詩詞、還有莊子的風、屈原的怨,李白的劍,杜甫的淚……然而,自己身着的橘紅色澤卻讓我頻頻聯想到了血,這血源自哈爾濱陶瓷市場的大火,這血源自天津碼頭倉庫的爆炸,這血源自父母合上遺書後的泣血,這血來自辨認血肉模糊的戰友的心疼。手中無簫,以心吹一首長調,這註定是一條流血的路。

但是儘管這樣,消防戰士甄宇航的一串血氣方剛滲透着硃砂色的腳印,逆着疏散的人群出發了。

候永芳在零點時接到了兒子甄宇航的沒有回應的電話,她空空的對着一片嘈雜聲喊了半天。她的剛滿22歲的兒子,犧牲在了天津港口的爆炸前線中。8月12號,她的世界坍塌成了廢墟,不剩下半塊整磚。

陰暗的天空下,在殯儀館的一角,她為兒子點亮了白色的生日蠟燭。燈影在風中明滅,如同母親飄零的白髮,人到中秋,唯一的兒子不再身邊,最疼的兒子不在身邊,最操心的兒子不在身邊,蓋好的婚房還是空房。她知道他的兒子是個士兵,是自己親手戴上紅花送走的。「航航,我想你了。」她不恨,她不怨,她知道兒子守衛祖國,就是守衛他的母親。

待侯永芳,肩着一天一夜的風雨從河北趕到天津,她的航航,已經躺進了永恆的安詳。她還沒最後看一眼奔赴烈火的兒子,他還沒摸一摸刻上淡淡的皺紋、冒出薄薄鬍鬚的兒子,她還沒聽到最後一聲娘,他就去了。他就去了。哦,如何讓白髮人為黑髮人守靈?如何讓白髮人為黑髮人扶棺下葬?如何讓一個母親為她的兒子添一把黃土?「航航,我想你了。」唯有思念變是報償!

法國文豪雨果說過:「每個十字架下,都埋藏着一部長篇小說。」那麼我在想:每一枚軍功章下,又凝聚着多少勇士的英魂?

2015年8月12日,面對天津爆炸事故,在黨中央的迅速部署下、在天津市委的有力組織下,我消防鐵軍火速拉動、即時弛援,像滾滾鐵流從不同駐地在湧向最危險的事發地,無數的消防官兵就尤如一片片逆風飛舞的火楓、又如千萬顆生命的火種,給人以希望、給人以力量。其中,從指揮骨幹到普通士兵,從在編官兵到編外消防員,個個奮勇爭先、衝鋒在前。在巨大的爆炸聲中,在撲面而來的熱浪里,哪裡有最緊急、最艱難、最危險的任務,哪裡就有我們火楓般消防員衝鋒的身影!在面對不可預知的爆炸災害時,雖然沒有戰場上的彈雨和硝煙、廝殺與吶喊,但是我們的消防官兵卻用與生逆行、向火而進的姿態,以他們默默的奉獻與無言的犧牲,以他們奔騰的血脈、呼嘯的靈魂、鋼鐵的意志、閃電的行動執行着黨中央的指示,恪守着消防軍人的職責。2015年,他們以他們橘紅色的風采在火魔頻現的救火現場中寫出了一首首壯懷激烈的史詩,他們以他們決絕的氣概與逆行的姿態在廣大民眾心中樹起了一座座矗立不倒的豐碑!什麼叫做「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什麼叫做「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什麼叫做「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什麼叫做「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看一看在「8.12」撲面的熱浪中奮戰、在肆虐的火隙間穿行的消防子弟兵們吧,他們用他們的行動解析了這些詩句豐盈的內涵,他們用他們的作為超越了這些詩句承載的重量,他們用自己的青春、熱血與生命向事發地的人民傳遞着黨中央溫暖的力量、他們用自己生命詮釋着「忠誠可靠、赴湯蹈火、服務人民」公安消防火熱精神的內涵!

平時的練為戰,是多麼的苦澀,可是在那爆炸與火海連成一片的現場,消防英雄瞬間的壯舉需要多久血與火的磨礪、才能換來那無悔的義無反顧與誓死的救援衝鋒?你永遠知道我們有多大的能量,我們粗黑的表面下,可能是一座金礦,也可能是一座火山。我們如果沒入人群,決不會輕易被你找到,我們不會輕易融化,我們可以承受1000度的高溫、三萬六千斤的高壓、華氏零度的深寒!我們有自己的獨特的化學成分:忠誠的「沸點」與為民的「燃點」,儘管平時的我們少言寡語、比較沉默,但是一旦遇到合適的空氣,就會喚起我們心中的溫度,一觸即燃!

在這個寒冷的晚秋,身着橘紅色的消防服,我攤開掌心,突然從心底泛上了一陣暖意,那是一枚火場上被烈火炙烤過的警徽,我似乎能夠感覺到火場上熾熱高溫散盡後保存在它身上的溫暖,「究竟什麼是溫暖,如何盡釋消防官兵身上那浴火重生後蘊藏在身上的溫暖之諦呢?」在這樣的追問中,我的目光不禁轉向了自己桌案上與戰友的合影、思緒延展開來:溫暖是一種力量、一種希望……溫暖是一個眼神、一泓笑語……溫暖是與戰友朝夕相伴、會晤朝陽放牧群星……溫暖來自指導員一聲輕柔的問候、來自寂然之時班長輕拍肩膀時的回眸……溫暖是休假歸家時剎那間父親向你伸出的手掌、是完成滅火任務後母親對你絮絮的話語與仔細的端詳……溫暖藏匿於早春的微風、盛夏的蟲鳴、真誠的微笑、美妙的樂音……溫暖生髮於感動、來源於內心,形成於助人、舒展於真情,延伸於撫慰、傳遞於視聽,徜徉於微笑、釋放於光明,既可以與喜悅為伍,也可以伴悲傷同行……我們正如寒風中那漫山的火楓,縱然逆風飄落,但也如同那落在大地上的火種,化作族族光明與脈脈暖意。

我迎着撲面飄來逆風而舞的火楓,攜裝齊整軍容,堅定地走向消防演場……[1]

作者簡介

連芷萱,女,邊防七隊學員,2012年入學以來,積極參加多項學術活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