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透過電影看人生(為生歌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透過電影看人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透過電影看人生》中國當代作家為生歌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透過電影看人生

還記得小的時候,大冬天的說是晚上有電影,卓別林的《摩登時代》,母親開始炒葵花籽,熱乎乎地裝滿口袋,穿上厚厚的大棉襖、棉鞋,電影院裡是沒有暖氣的,即便如此肯定也會座無空席,大家吐着哈氣,搓着手,跺着腳,就等着電影的開演。卓別林一出場就笑翻全場,他滑稽的動作,誇張的表情,總能把大家逗得前仰後合,那笑聲三十多年後還覺得是最爽朗的,毫無掩飾的,發自內心的,之後也看過很多影片,喜劇的、戰爭的、倫理的等等,《小兵張嘎》、《地道戰》、黃梅戲《追魚》、《大李、老李和小李》、《戴手銬的旅客》、《神秘大佛》、《少林寺》說起來好幾十部,有的甚至是在露天廣場看的,如今追憶起來依然那麼激動,而且有種幸福的滿足感。

如今很少走進影院了,因為影院太舒適了,看電影的多是年輕的情侶,如果是一個人坐在裡面總有一種很彆扭的感覺。所以很多電影並不是如以前一樣坐在電影院裡與大家一起分享的,而是躲在家裡看着電視補上了還僅存的電影情結。

《從心看電影》是台灣作家曾偉禎的影評書。與曾偉禎比才知道我之前看電影只是看熱鬧而已。曾偉禎對電影的情結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故事,還有電影中所反映出的一種思想,包括導演要表達的對這個世界的想法,她都能從影片中看得出,這就是電影人看電影。比如她看《斷背山》,她說除了故事是與主流價值觀相抵的愛情外,還有來自影片的多重寓意,她甚至在片中看到「戒」與「懲」的關係。比如她看《後天》,影片反映的是如果人類繼續這樣對大自然的破壞,那麼未來的世界就會這樣懲罰你的下一代。可是觀看影片後,你會發現人們在觀看影片時是激動和震撼,可是出了電影院,他們又回歸漠然,這就很讓人害怕,是什麼讓成年人看到這樣的災難之後,他們會很快修補自己的內心,然後覺得這僅僅是電影而已,與他們的生活的世界無關。真的無關嗎?看看逐漸變暖的天氣,次生災害的不斷侵襲,失去的森林,換來的沙塵暴。我們的世界真的在被改變,以前的繁星閃爍,如今的灰暗星空,這就是強有力的對比,這難道不可怕嗎?很可怕,可是有多少人能夠主動的投入到挽救之中呢?看着人們享受着汽車的舒適,不斷聳立的高樓和消失的樹林,或許《後天》的驚悚情節就會在某一天真實發生。

《從心看電影》這本書作者分享了二十一部電影。這裡面有很多的電影我都沒看過,看了作者的介紹,這些經典的電影確實值得我們去觀看,作者說看電影與其說是「做夢」,不如說它是一種「喚醒」。電影來源於劇本,劇本來源於編劇對現實的想象。不是有那麼句話嗎,戲如人生。很多電影其實都是在講述一個人的人生,劇中的主人公不管是虛幻的,還是有人物原型的,我們都不難看出,在電影的世界裡總會帶你走進另外一個未知的世界。這個世界可能你會很熟悉,也可能你會很陌生,但是這就是一個真實的世界,這個世界有很多時候會把你捲入其中,讓你不能自拔,但是當你「一夢醒來」,你又會發現,現實的美好,懂得自己應該珍惜和擁有,這就是電影的魅力。

其實我們都在選擇的看着自己喜歡的電影。這些電影有些會被人說成爛片,也就是說看過之後沒有絲毫反響的影片,純粹是導演為了賺錢而堆積出來的殘次品,即便如此也會掏空一些人的腰包。而有些影片是地地道道的佳作,內容涵蓋了許多對世界的感知,卻很少有人光顧,這就是電影的悲哀。

無論是電影中的故事,還是現實中我們體會到的真實人生,其實都會有一天被公映,因為電影人在創作電影的同時,他們也要感悟自己的人生。好電影千萬不能錯過,看電影也千萬不能僅僅是看看熱鬧那麼簡單,最好看電影的同時,也索性思考一下你的人生,或許你收穫的會更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