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老家的那條路(閔長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通向老家的那條路》是中國當代作家閔長州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通向老家的那條路
我的老家在我們那個鎮的西邊不足十里地。
記得自七八歲時第一次去鎮(那時叫人民公社)上是沿着河圩七拐八灣才到的,後來線路有些改變好像近些了,但也一直是坑凹不平的泥土小路。晴天還好說,遇上雨雪天氣一不留神腳底一滑摔個人仰馬翻都是常有的事。有些地段說是路其實是長滿了茅草還有好多大大小小缺口的田埂。每到夏秋發水的時候,有些地段被水淹沒了還得繞很多路。而到了春天麥田裡乾燥了也常有人為了抄近常常就在麥田裡斜踩出一條路,這便是魯迅先生所言「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此外,這一路還有幾座不是用柳樹板拼成的小木橋就是用一塊四五十公分寬的水泥板搭起來的所謂橋。由於那個年代架橋要考慮方便河面裝運桔草的船隻通行,所以橋都建得比較高比較陡峭,很多人走在上面常會不由自主地雙腿打顫。其次那些小木橋常因年久失修,上面的木板腐爛脫落了會形成很大的空隙,遇上颳大風或雨雪天氣,很多人得在上面慢慢爬行才能安全通過。還有時候,有的因橋樁浸泡在水裡年代久了腐爛了或被行船碰撞壞了,那橋就成了斷橋無法通行了,只好臨時改用小木船擺渡。
大概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沿途的幾個村才修築了一條有一米多寬的大路,後來路面還鋪上了磚頭。但好景不長,沒過多久路面的磚塊又被輾壓得坑凹不平,特別是下雨過後,腳一踩泥漿水常常冒了一褲腿。直到十多年前才修築了約有3米多寬的水泥路,且不再是彎彎曲曲的了。只是不知是質量問題還是車子太多太重壓的,不長時間路面又出現了很多開裂及塌陷。前兩年政府又花巨資改建成了現在這條兩車道的柏油路,路中央還畫上了叫旅遊標誌的黃綠藍三色線。道路兩邊也都栽上一些景觀樹木,還有好長一段道路兩側還向田間延伸數米栽種了常綠樹木,就如同國道省道兩旁的綠化隔離帶。與此同時沿途的幾座小橋也重新修建成了和這道路相匹配的帶欄杆的水泥橋。
過去這條路是沿線一帶和過往行人的必由之路。近幾年隨着建設新農村、土地流轉、搞拆遷一大批末代農民也全都陸續撤離了家園,之前村裡的學校也全撤了,所以,現在路是好了,而一年到頭路上來往的行人車輛卻少得很,自然而然會讓人產生一種路廣人稀的感覺。
現在的這條路從鎮上到老家近乎直線,從東向西橫穿我老家那個村。自從父母過世尤其是近兩年老家拆遷後,我除了每年的例行祭祖掃墓節日,平時也無由頭無必要也懶得回去了。當然最主要的是老家再也沒有了去處、沒有可以憩息的所在。
去年清明節前兩天,按慣例應是回去祭祖掃墓的,卻無奈改為給父母遷墳了。那天回去最深切的感受是對老家有一種特別陌生的感覺。站在老家東邊的那個尚存的河圩上,舉目四望,除了空曠死寂的田野,不見丁點人煙,昔日星羅棋布的村莊、一幢幢錯落有致的磚瓦房都夷為了平地,老家屋後那條灣灣的母親河和那座記錄了老家歷史的小橋,還有那縱橫交錯的田間小路、水渠、溝塘以及河岸上的樹木連同那圩埂邊、田旮旯里的祖墳都沒了蹤影。要不是那遠遠便可見聳立着的廢棄水塔還在,母校合興中學的部分校舍和西邊不遠處白色的村部小樓等幾處較為熟悉的標誌性建築還在,我真的很難辨識出生於斯長於斯最熟悉不過的老家就在眼前這片土地上。前些年這裡雖顯破敗寂寥荒涼,但人生尚有來處,雖少了溫馨但尚有幾分歸宿感。以往這個季節這裡綠樹遮掩着的房屋,家家屋頂的煙囪每天幾乎都會在同一時間升起裊裊炊煙。碧波蕩漾的麥田,粉紅色的桃花、金黃色的菜花互相點綴互相映襯着如詩如畫般醉人。那田間地頭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一陣陣歡聲笑語隨風飄蕩,那一派生機盎然的場景會讓人心曠神怡。此時此刻,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多年間一串串生活的點點滴滴、一樁樁家長里短的往事似乎還記憶猶新,那一個個熟悉的面龐特別是一幫兒時玩伴的音容笑貌甚至還有很多兒時的趣事滑稽事仿佛就在眼前、耳畔,而如今這一切竟成了記憶成了回憶成了夢境,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去年國慶節後湊巧因事途經老家,也算有幸又作了次走馬觀花觀之旅。一進入老家村子境內,便有一種用面目一新遠不能形容的感覺,用震撼也絕不為過。只見那道路特別乾淨整潔,路邊的雜草、小河裡的水草雜物都已全然不見。之前的白楊樹、楊柳樹都換栽上新樹(可能叫欒樹),有的是之前栽的還開着紫紅色花呢,有的是被去掉了枝頭剛栽上的還沒成活。此時,這一路還有一大幫老翁老嫗正在熱火朝天地忙着栽樹種草。出於好奇打聽了一下,還多是外村還有外鄉的人來幫忙的。據說不久後上面的大領導要來視察了。
那路邊新修的水渠在我們這一帶農村也算是第一次見到這麼侈奢上擋次了。道路兩邊是黃燦燦平整如畫的稻田一眼望不到盡頭。前行不遠還見到路南面一大片稻田夾雜栽種着幾種不同顏色的水稻,呈現出色彩斑瀾的圖案和文字,如刺繡一般美如畫冊。差不多就在這圖案中心相對應的路北邊便是我的母校合興中學,原來的校址上矗立着一幢約三四層樓高、呈上寬下窄的倒立梯形狀的黃褐色建築物,據說這是政府投入三千萬資金打造的智慧農業科技中心。先前所有的校舍都已無影無蹤了。記得去年春天路過這裡時,尚存的部分校舍剛裝修一新的呢。一轉眼地履天翻得讓人不敢相信了。
再向西抬眼望去,那廢棄多年的水塔也已修葺粉飾一新,水塔上呈現出的是巨幅畫卷:藍天白雲、綠樹、洋房、茁壯的禾苗、豐收的田野、迎風招展的紅旗、懷抱金光閃閃麥穗的農民笑容燦爛。水塔周圍有着尚未成茵的草坪和一些景觀苗木、剛鋪就的水泥小道和黑褐色塑料地板的曲徑,好多個用稻草編織起來的似雕塑樣的成人、兒童和多種動植物模型外,還有兩幢屋頂蓋着稻草、四周掛着和桔草一般顏色的布簾遮檔着,整個構造酷似以前的牛棚,與之相鄰的是兩座稻草編織成的下部呈圓柱形頂部為椎形的糧屯,這便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個生產隊場上都可見的土食倉。如此構思造型頗似城市的街心公園設計,充滿了鄉土氣息,可謂獨具匠心。特別是將那舊水塔廢物利用,稍作裝扮便成了一大標誌性的特色景致,確為家鄉增色不少。相信再過幾年,待那些樹木枝繁葉茂綠草成茵鮮花綻放時,老家將會因為它的點綴顯得更加漂亮誘人更讓人陶醉。
美中不足之處,便是整個景觀過於濃縮微型,讓人視覺很不過癮,倘若將此濃縮景觀占地再擴大若干倍,再多種植些名貴花木,再添些小橋流水,再建些農家小院和雞鴨鵝舍之類;倘再建些庭宇樓閣、雕樑畫棟,並能提供吃住下榻玩樂,那便可謂是值得期待的名副其實的農村樂園了。
此番行走在通向老家這條道路上,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感慨良多。這條歷經滄桑的鄉間道路,見證了老家平淡中不乏波瀾的歷史,它布滿了一代又一代人來來往往的腳印,灑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汗水、淚水,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憧憬和希望。過去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幾乎是朝思暮想着從這裡攀爬出去,走向外面更廣闊的世界。可那特殊的年代,人們沒有選擇的餘地,沒有可以走出這片天地的自由,只能無奈地一輩子面朝黃土面背朝天地日夜勞作在這片土地上。 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恢復高考後,一批又一批的農家莘莘學子才得以從這裡遠走高飛。後來農村實行分田到戶,一批又一批的農民兄弟又背井離鄉為城市的明天更美好奉獻了青春和汗水,而他們的身份也由農民升級為農民工。這條道路如記錄眾多人人生的劇本。許多人滿懷希冀從這裡出發走向四面八方,找尋着屬於自已的人生坐標。這些遠行的人們,有意滿志得帶着喜悅滿載而歸的,也有帶着遺憾如倦鳥歸巢的。這條路既長又短,說長可以四通八達連着那遙遠的地方,說短可以用腳步丈量,但現在人們總覺得與老家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遙遠且越來越陌生了,即便是偶爾踏上這條路亦再也到不了那個難捨的家園、再也見不到那曾經留戀的田園風光,再也聽不到那熟悉的聲音、品味不到那特有的鄉土味、再也感受不到那特有的內涵,再也回不到那個純真的歲月,更多的是便難以言表的傷感和不由自主地的望路興嘆。
因建設新農村的需要,老家的人都已陸續進城入鎮住上了樓房或洋房一般的回遷房,物質生活發生了翻天履地的變化,但老家那個雖不富有但總是感覺很溫曖的家總是人們夢寐難忘的地方,正所謂年少不覺家鄉好,年老方感鄉愁長。雖然現在的老家已是物易人非,這裡的一切幾乎和老家的人們沒有了任何干係,但不管是走得遠的還是飛得高的,也縱然過去的老家一直沒有給人們想要的生活,沒有給人們留下太多美好的回憶,相反還留有太多的遺憾和無奈;也縱然昔日的左鄰右舍倘能在這條路上偶遇都成了奇蹟;也縱然老家的故事、老家人的身影在時光的流逝中會漸漸淡去;也縱然昔日的主人現在已成了這裡的過客成了遊人;也縱然現在這裡發生的變化和人們之前嚮往的新農村有一定的差距,但那片土地永遠是老家人的根,它會永遠厚植於人們的心中。
通向老家的這條路,永遠是老家人流連忘返的路,它會永遠連着老家人的心。老家雖然沒有了家,但通向老家的那條路永遠是我們心中最美的風景。願我們都不忘來時路,願老家的這條路永遠沐浴春風灑滿陽光,願老家的這條路越走越寬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