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通江縣技工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通江縣技工學校是在原就業訓練中心的基礎上,經巴中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直屬於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一所中等職業學校。 畢業學員在全國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得到100%的安置,平均月收入都在1800元以上,為通江的勞務經濟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真正實現了創新求發展,培訓促就業的目的。 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的大好形勢下,學校將乘着這一強勁東風,注重理論教學和生產實習緊密結合,以嚴謹求實,改革創新的精神,根據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需求來培養更多的高素質、複合型技能人才[1]

地理環境

學校位於原勞動保障局和原210營地內,占地面積約30畝,校內綠樹濃蔭,環境幽雅靜謐,文化氛圍濃郁,是理想的育人場所。目前擁有大專以上學歷,中、高級技術職稱的專職教師50餘人,實行嚴格的封閉式管理,開展中職學歷教育[2]、免費農民工培訓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工作。

學校發展

學校自開辦以來,累計投資數萬元,配備了足夠各專業學員操作實習的各種實驗實習設備、器材。今年在原來的基礎上又投資50萬元購買了4台數控機床、8台高級電工實訓考核設備、4台汽車運用與維修設備、50台多媒體計算機等實驗實習器材。為充分保障學生實習和就業,學校與中國龍工集團、索尼電子、富仕康集團、三星電子、上海美能達集團等眾多知名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工學交替」合作協議書,逐步與職業教育最為先進的德國所實行的「雙元制」模式接軌,既保證了學生的成才,又充分保障了學生的就業。

學校成立近20年來,堅持「辦用人單位需要的職教,辦社會和家長滿意的教育」、「以技能為導向,以就業為目標」、「先教學生做人,後教學生成才」的辦學理念,堅持「真情創名校,真誠獻職教,真人育學生」的發展方向,堅持「老師與師傅合一,學生與工人合一,作品與產品合一,實習與生產合一」的培訓模式,已為社會培養了22000餘名高素質、複合型的技能人才。畢業學員在全國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得到100%的安置,平均月收入都在1800元以上,為通江的勞務經濟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真正實現了創新求發展,培訓促就業的目的。

回首過去,樹林已成蔭;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的大好形勢下,學校將乘着這一強勁東風,注重理論教學和生產實習緊密結合,以嚴謹求實,改革創新的精神,根據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需求來培養更多的高素質、複合型技能人才。

視頻

通江縣技工學校 相關視頻

通江一學校舉辦迎新晚會,現場歌舞很精彩
通江歌曲 通江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