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逸詩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逸詩書》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十二。

原文

逸《書》、逸《詩》,雖篇名或存,既亡其辭,則其義不復可考。而孔安國注《尚書》,杜預注《左傳》,必欲強為之說。《書》「汨作」注云「言其治民之功」,「咎單作《明居》」注云:「咎單,主土地之官。作《明居》,民法」,《左傳》「國了賦轡之柔矣」注云「義取寬政以安諸侯,若柔轡之御剛馬」,如此之類。予頃教授福州日,林之奇少穎為《書》學諭,講「帝厘下土」數語,曰:「知之為知之,《堯典》、《舜典》之所以可言也;不知為不知,《九共》、《槁飫》略之可也。」其說最純明可嘉,林君有《書解》行於世,而不載此語,故為表出之。

譯文

散失的《尚書》 、散失的《詩經》 ,雖然有些篇名留存着,但既然它的內容亡佚了,那麼它的意義就不再能夠考證了。可是孔安國注《尚書》 ,杜預注《左傳》 ,一定要想給它們作出解釋。《尚書》 的「淚作」,孔安國注釋說,「這是說他治理百姓功勞」, 「咎單作《明居》 」,註解說:「咎單,是管理土地的官,寫了《明居》 ,是關於民法的」,《左傳》 中「國子賦髻之柔矣」,杜預註解道:「它的意義在於,要用寬鬆的政治來使諸侯安定,就象柔軟的緩繩駕馭剛烈的駿馬一樣。」象這一類的很多。我不久前在福州任儒學教授時,林之奇(字少穎)做了《尚書》 學的教諭,在講「帝厘下土」幾句的時候,他說:「知道就是知道, 這就是《堯典》 、《舜典》 可以解說的道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九共》 、《槁飫》 略去它也是可以的。」這種觀點是最精純明白值得表彰的,林之奇有《書解》 流行在社會上,可是沒有寫上這幾句話,因此我為他發表出來。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1]。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視頻

逸詩書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