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名改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遁名改作,漢語成語,拼音是dùn míng gǎi zuò,指竄改物名,改變作品。 成語辨析 押韻詞:顛簸不破、東西南朔、岑樓齊末、沉烽靜柝、失魂喪魄、豐屋之過、橫災飛禍、省愆寡過、過時貨、饑渴交迫.
竄改指改易;改動。 《新唐書·奸臣傳上·許敬宗》:「及 敬宗 身為國史,竄改不平,專出己私。」《明史·袁煒傳》:「﹝ 煒 ﹞與 階 同總裁《承天大志》……諸學士呈稿, 煒 竄改殆盡,不以讓 階 。」 汪辟疆 《唐人小說·沈亞之<湘中怨解>按語》:「《異聞集》為 唐 人 陳翰 編集當世傳奇志怪之文,而多所竄改。」 郭沫若 《雄雞集·關於大規模收集民歌問題》:「書上有些比較可靠的民間歌謠,雖然不多,但很可貴。因為他是第一手的資料,純粹的資料,不是經過竄改的。」[1]
目錄
參考文獻
- ↑ 篡改和竄改的區別是什麼? 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