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道德品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道德品質

道德品質,指的是衡量 行為正當觀念標準[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道德品質 [2]

外文名稱 Moral character

注音 dào dé pǐn zhì

也稱 德性

簡稱 品德

詳細釋義

【詞語】:道德品質

【釋義】:也稱"德性",簡稱"品德"。個人在道德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一貫的特點和傾向。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範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因素構成。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最高尚的、最能體現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是共產主義道德品質。

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準。不同的對錯標準是特定生產能力、生產關係和生活形態下自然形成的。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係的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道德相對主義者認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係:雖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準也常常有所差異;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品質表現

表徵個人道德的總體特點的範疇。簡稱品德。指體現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要求,並具有穩定性傾向的個人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的特點。道德品質表現在--

①道德意識,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

②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言語、道德行動和道德習慣等。道德意識引起並調節人們相應的道德行為,道德行為實現、鞏固和深化人們相應的道德意識,二者綜合構成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狀況。

辨析

歷史上各種倫理學說都根據其所代表的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範,提出相應的道德品質的範疇體系。 如中國古代的儒家,提出了以 "仁"為核心的,包括"智、仁、勇","恭、寬、信、敏、惠"和"溫、良、恭、儉、讓"等道德品質的範疇體系。

同人的其他品質或品性相比,道德品質的一般特徵是綜合體現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要求,高度凝結着個人自覺的意志和信念,並因此表現為道德行為總體的穩定傾向。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現實社會關係狀況是道德品質形成和發展的客觀基礎,參加社會實踐是道德品質形成和發展的根本途徑,個人的主觀努力和自我修養是道德品質形成和發展的內在條件。

對於共產主義道德品質的形成來說,更應注重於參加革命實踐、接受共產主義教育和自我道德修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