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道德經·大道廢,有仁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是一個中國古代的典故,出於老子《道德經》,意思是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國家陷於混亂,才能見出忠臣。

基本信息

【出處】道德經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戰國時期

原文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

仁義是好的,但出現的基礎卻是更好的大道被廢棄(與其仁義得倡,莫如大道未廢);智慧是好的,但卻是出於辨別大偽的需要(與其智慧在身,莫如世人真誠);孝慈是好的,但如果家家六親和睦又哪用得着分什麼孝慈不孝慈(與其部分家庭得孝慈之名,莫如家家六親和睦);忠臣是好的,但只有在國家昏亂的時候才能很好地識別(與其忠臣得顯,莫如國家不昏亂)。

注釋

1、大道:指社會政治制度和秩序。 2、智慧:聰明、智巧。 3、六親:父子、兄弟、夫婦。 4、孝慈:一本作孝子。

引語

本章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它的直接內容,即指出由於君上失德,大道廢棄,需要提倡仁義以挽頹風。老子對當時病態社會的種種現象加以描述。二是表現了相反相成的辯證法思想,老子把辯證法思想應用於社會,分析了智慧與虛偽、孝慈與家庭糾紛、國家混亂與忠臣等,都存在着對立統一的關係。國家大治、六親和順,就顯不出忠臣孝子;只有六親不和、國家昏亂,才需要提倡孝和忠,這也是相互依屬的關係。這是說,社會對某種德行的提倡和表彰,正是由於社會特別欠缺這種德行的緣故。

評析

本章接着上一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認為社會上出現的仁義、大偽、孝慈、忠臣等,都是由於君上失德所致。至德之世,大道興隆,仁義行於其中,人皆有仁義,所以仁義看不出來;也就沒有倡導仁義的必要。及至大道廢棄,人們開始崇尚仁義,試圖以仁義挽頹風,此時,社會已經是不純厚了。在這裡,老子把辯證法運用於社會治理,他指出:仁義與大道廢、大偽與智慧出、孝慈與六親不和、忠臣與國家昏亂,形似相反,實則相成,老子揭示了它們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表達了相當豐富的辯證思想。 [1]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聃(dān)(約前571~前471),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此地本是封於西周的陳國,今河南鹿邑,安徽渦陽存有爭議)人。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處

《大道廢,有仁義》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十八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視頻

參考資料

categorg:+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