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道情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道情中國傳統曲藝品種的一個類別。淵源於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漁鼓、筒板伴奏,故又稱道情漁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如太康道情洪洞道情陝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漁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道情 起源 唐代
類別 曲藝類別 主要形式 說唱

代表性傳承人內容來源於非遺大數據平台

陳白旦;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任林林;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張瑞鋒;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黃鳳蘭;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目錄

1歷史沿革;2各地種類;3鄭板橋;4藝術團;5詞語解釋

歷史沿革

道情,源於唐代道教在道觀內所唱的經韻,為詩讚體。宋代後吸收詞牌、曲牌,衍變為在民間布道時演唱的新經韻,又稱道歌。用漁鼓、簡板伴奏,與鼓子詞相類似。之後,道情中的詩讚體一支主要流行於南方,為曲白相間的說唱道情;曲牌體的一支流行於北方,並在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地發展為戲曲道情,以〔耍孩兒〕、〔皂羅袍〕、〔清江引〕為主要唱腔,採用了秦腔及梆子的鑼鼓、唱腔,逐步形成了各地的道情戲。內容有升仙道化戲、修賢勸善戲、民間生活小戲、歷史故事和傳奇公案戲4類。有的地方稱漁鼓或竹琴。[1]

在陝西有關中道情,是陝西的皮影戲劇種,分東路調和西路調。前者流行於黃河兩岸,後者流行於陝北及內蒙古等地。在不同地區又形成了"北方道情"、"商洛道情"、"安康道情"及"西涼調"等分支劇種。其唱腔特點凡至落音拖腔的地方,眾人相和,以增強氣氛。劇目約有二百多個,均屬老藝人口傳,其中若干劇目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道情是漁鼓的前身,"道情"又名"黃冠體"(黃冠可能是指道人的裝束),是道家所唱的道家的情事,神遊廣漠、寄情太虛,有餐露服曰之思,名曰道情。唐代可能已經有了道曲,漁鼓簡板則始於宋朝,雖然道情出現的早,但是流傳下來的作品卻不多見,能看到的僅有本篇鄭板橋的道情十段(一般演唱僅收錄以上五段。)及徐大椿的回溪道情。此一曲種已經沒落以至於將要絕跡,民國以來並沒有留下來可供學習的資料,這門藝術已經是後繼無人了。

表演形式道情音樂比較豐富,據傳說原有七十二個套曲和一百來種曲調,現在只能夠收集起十三種套曲和九十六種曲調,其唱腔為聯曲體。它是利用諸宮調的某些曲子互相聯綴起來,組成有層次的大型唱段。每種套曲又有"正、反、平、苦、搶、緊"六種不同的曲子,唱腔是根據需要來臨時組合的。例如:"耍孩兒"的結構就包括"正耍孩兒"、"反耍孩兒"、"平耍孩兒"、"苦耍孩兒"、"搶耍孩兒"、"緊要孩兒"六個曲子。這"正、反、平、苦、搶、緊"各有不同內容:"正"表示用正調演唱,一般用正調演唱的曲調為"商"字調;"反"表示用反調演唱,一般用反調演唱的曲調為"徽"字調;"平"表示一般正常的情緒,"苦"表示愁苦、淒涼的情緒,二者皆用正調演唱;"緊"表示唱腔結構緊湊,"搶"表示唱腔結構喜悅、輕快、類似"搶"一般地速度。另外,道情又巧妙地借鑑了"晉劇"中的"介板"、"流水"、"滾白"以及崑曲唱腔,彌補了本身的不足。音樂伴奏中的"漁鼓"為道情特定樂器,其文武場樂器與梆子劇種大致相同。

各地種類

太康道情

資料顯示,太康道情起源於道教樂歌,歷經百年,在豫東大地生根發芽。道情戲演唱多用真嗓,音調清悠委婉,悅耳動聽,生活氣息非常濃郁。其獨特的"嘚、喔"甩音被豫劇名劇《朝陽溝》所借鑑。太康道情許多劇目已經失傳,目前現存的傳統劇目有七十多部,現代劇目有四十多部。

太康道情太康道情歷史悠久,是源於春秋遠古時代的傳統戲曲藝術,分布在太康及其周邊地區。劇目豐富,據普查統計有三十多個曲牌、曲調,包括三大類五大品種。三大類是:唱腔、表演、音樂,五大品種是:聲腔派系、表演程式、音樂體系、曲牌子曲調、打擊樂。太康道情這些類系的形成,既有沿襲下來的民間藝術 ,也有姐妹藝術穿插,最後形成太康道情的獨自特色。原有古裝傳統戲160多個,現代戲60多個,這些劇目在長時期的流傳中,有很多已失傳。

道情戲以唱為主,劇本多唱詞而少插白,一板下來就是上百句唱詞。其唱腔中板腔和曲牌兼而有之,主要板式有慢板、流水、裁板、大過、單過、雙過、哭死、哭活、垛子、滾白等。曲牌有《鎖落枝》《老桃紅》等。演唱時男女唱腔都用真嗓,咬字清晰。唱二八或流水時有重疊句,而且有"哪呼嗨"、"哪嗨依"的襯詞,其曲調純厚樸實,唱詞通俗易懂,深受群眾喜愛。著名現代豫劇《朝陽溝》里拴寶唱的"那個前腿弓,那個後腿蹬,腳不要慌來手不要猛……"就是移植的道情唱腔。

道情戲的伴奏樂器由原始的魚鼓、簡板,逐步過渡到以兩把墜胡為主。但它的墜胡又與一般墜胡不同,它筒大杆短,中間有腰碼,聲似二胡。後來,伴奏又增添了皮胡、三弦、大胡、笙、嗩吶以及一些民族彈撥樂器。上個世紀90年代又增添了電子琴、電貝司等電聲樂器。

道情的表演、化妝和服飾與其他劇種差別不大,主要區別是道情注重唱功,善演喜劇,其演員不習武功,科班也無武科;沒有嚴格的行當區分,除生、旦、須為專行演員扮演外,淨、丑、末則無固定行當。沒有大花臉、黑面、銅錘、架子、花臉之類區分。丑角僅在聲腔中加些滑稽的花腔襯字與靈巧的顫舌音。隨着時代的發展,今天的道情角色行當劃分得也相當精細了。生行根據劇中人物年齡、性格諸方面的不同,被細分為老生、小生、武生、紅生等;旦行又分為青衣、花旦、彩旦、老旦、婆旦、閨門旦等;醜行分為小丑、老丑、官丑、丑婆、丑旦等。

洪洞道情

洪洞道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之一,流行在晉南洪洞一帶,原稱"道腔"。1961年,田漢根據元代戲劇評論家芝庵所著《燕南芝庵論曲》等資料記載"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佛家唱性,儒家唱禮"的依據,建議改稱"道情",洪洞道情由此得名。

洪洞道情原為民間長期流行的說唱藝術。清咸豐年間,道家以傳道形式,在洪洞縣及周邊縣市活動。咸豐元年(1851 年)後,民間第一個戲班把這種說唱形式,結合蒲劇舞台藝術,吸收當地民間小調,將"道情"搬上舞台,在本縣範圍進行演出。據資料記載洪洞道情的第一個職業班社是由洪洞尹壁村道士尉廣甲組建。尉廣甲原系文人,酷愛戲曲,因功名難就,便出家入道雲遊,曾到河南、河北、陝西等搜集道歌,返鄉後,邀集民間藝人組成"同樂班"班社,排演了《龍虎山》、《郭巨埋兒》、《三世修》等五個本戲和《小姑賢》、《打灶君》、《桂香研磨》等小戲到各地演出。音樂仍襲用曲牌聯綴體,打擊樂則從蒲州梆子借用,但未能延續下來。

陽城道情

陽城道情是一種山西省的傳統說唱藝術。中國傳統的民間曲藝大多有數百年的歷史,而陽城道情也不例外,近200年來,陽城道情在整個曲藝演唱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是陽城民間說唱文化的佼佼者,是民間說唱藝術的倖存者,已經成為陽城乃至晉城的一張文化名片。陽城道情因興盛於陽城南關,故亦稱南關道情,其曲調優美婉轉動聽,深受人們喜愛。

沔陽道情

沔陽道情又稱湖北道情,是在沔陽打硪號子、沔陽花鼓戲、沔陽漁鼓的唱腔、曲牌基礎上,經過多年的藝術實踐,在表演、曲目、曲牌音樂上不斷積累演變而成的一種曲唱藝術。沔陽道情音樂性較強,板腔豐富,地方風味極濃。是湖北影響較大的地方曲藝形式之一。沔陽道情用沔陽地方語言演唱。主要為一人站唱,也有兩人以上演唱,以唱為主,間有說白。一人站唱時,左手懷抱漁鼓筒兼執三尺長的竹簡,右手拍擊漁鼓筒端的皮膜,交錯應節。二人對唱時,另一人敲擊磁碟,唱到尾腔時,多為眾人幫腔。

沔陽道情的主腔叫"西韻",依沔陽花鼓戲中的"西腔"而得名。在"西韻"的基礎上,或取其頭,或截其尾,或擴充其音調,或變換其節奏,或將其他曲牌加以改制,又發展出了"西韻頭"、"西韻尾"、"西韻上下句"、"西韻花腔"、"西韻垛句"以及"龍抬頭"、"魚咬尾"等十數支曲牌。唱詞以七字句、十字句為主,也可間以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以造成音節上參差交錯的效果。

演出樂器有漁鼓筒,竹簡(長約70cm-80cm,末端向外彎曲,上裝有銅鈴),另有二胡、四胡大三弦等伴奏樂器。演唱時表演者左手懷抱漁鼓筒並打擊竹簡,右手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頭擊漁鼓筒。邊唱邊打竹簡,控制速度和節拍,漁鼓筒只在前奏和間奏時才打。道具簡便,演唱和表演比較靈活。

周至道情

周至道情的特點是:細緻、婉轉、悅耳、動聽、熱鬧、紅火,其中"波"(集體接音)是其它劇中少有的,使演唱更加生動活潑。演唱內容以"八仙故事"為主,表現忠、孝、節、義,也有其它內容。演唱劇目有:《鞭打蘆花》、《百花山》、《賣道袍》等。它的音樂構成方面,有五種漢(按間伴唱):高音波、平音器、短波,花音波,尾波,梅花彩調波等五種。它的板式有:苦音塌板、連板、代板、慢板、大板、平尾聲塌板等。曲牌有一枝花,烏夜啼,牧羊關、雁兒舞,十三調,五更詞、耍孩兒,梅花調等。周至道情歷史上曾廣泛存在於關中地區,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活態的周至道情只有唯一可搶救的"樓觀鎮軍寨村道情會",但是民間藝人均已年老體衰,人亡藝絕的現狀十分嚴峻。

江西道情

江西道情也稱漁鼓戲或小曲漁鼓。湖北漁鼓也與此相近。在江西尚有南昌道情、寧崗漁鼓、撫州道情、上饒漁鼓等。寧都道情唱腔來源於乞討者所唱小調"過街溜"和算命腔調。湖口漁鼓吸收了當地的漁歌和小調,具有濃厚的水鄉風味。鄱陽漁鼓吸收了當地的大鼓書、山歌、漁歌、小調等旋律,別具一格。江西道情有兩種演唱形式。一種是演唱者左手持漁鼓,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拍擊鼓面;另一種則不用漁鼓而以二胡伴奏,但均為一人坐唱。道情曲目以神話故事及當地史事為多。

溫州道情

溫州道情形式簡單,一般都是藝人。左手握兩塊竹板,並用手肘部抱着薄豬油皮的竹筒,一邊用指敲筒和以竹擊節,一邊唱曲。也有單人唱,也有雙人唱。一人唱詞句,一人按尾字接唱腔,並用"哩啦哩"邦腔,給唱者歇力。有時也互相換唱,有時各人扮一角色。唱詞為七字句,也有五字句,以唱為主,兼有道白。唱時一般先唱書頭,如猜謎語等,後唱整本。曲目有《高機與吳三春》、《黃三與林廷郎》《鶯歌傳》等,故事生動,詞彙豐富,多用比喻烘托環境和描寫人物性格。其曲調和民歌比較接近,詞白通俗易懂。講究發音明朗,節拍清楚,唱法有高低快慢之唱,甚受農民歡迎。有詩云:"道情唱得好風光,扯破烏紗跑酒場;笑問板橋家世好,元和教丐狀元郎。"

河湟道情

河湟道情和全國各地的道情曲調雖然不同,但也是用漁鼓和筒板作為伴奏樂器的,說明河湟道情是從內地傳來的。道情的句式,一般是上下對句的七言句子。但是它的段落構成很考究,有說白、韻白、念詩和唱詞。在說、韻、唱之間還配有符合故事情節發展情緒的當地民歌、小調、牌子等樂曲間奏,十分中聽。唱詞部分用的道情調分為"陰腔"和"陽腔"兩類。這兩個曲調可單獨用,也可以交替用,兩調風格統一,優美委婉。整段故事的演唱過程,韻白與唱詞不斷交替出現,成為講唱文學中一種特殊形式。河湟道情的書目,現見到的有30餘部。《湘子傳》句數長達五千行,通過湘子出家的故事,對封建禮法的罪惡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揭露,表達了人民群眾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願望和要求。其它作品如《無量傳》、《賣藥》、《崔家巷》等,在語言、歷史、神話傳說、民俗、美學等方面,都有一定研究和欣賞價值。

金華道情

金華道情-------又叫唱新聞、勸世文。它與杭州小鑼書、溫州鼓詞、寧波走書、紹興蓮花落合稱為浙江省五大地方曲種。從明朝至解放後的五六十年代,一直是金華民間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它是一人多角色坐唱式單擋說唱藝術。唱一段加幾句說表,配上簡單的動作,即所謂"藝人一台戲,演文演武我自己"。伴奏樂器極為簡單,僅一個情筒和兩塊竹板。金華道情是最受金華民眾歡迎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道情在金華流傳可考的歷史至少已有三百多年。

金華道情是舊時代盲藝人艱難生存狀況的產物,也是時代的產物。在交通阻塞、信息封閉的年代,走村串戶的曲藝藝人充當着信息的媒介,成為舊時代農工士商、村夫民婦接受教化、享受藝術的主要來源;在抗日戰爭時期,金華道情是新文人喚醒民眾的號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金華道情繼續為中國經濟建設鼓吹吶喊。金華道情是下里巴人,在漁鼓和簡板"吉彭吉彭吉吉彭"的熱鬧聲里,金華道情譴責邪惡,勸人為善;金華道情始終以大團圓結局,給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民眾一種生活的信念和期盼。經過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傳承與創造,金華道情的藝術寶庫已經異常豐富。道情是慳鏘的,很少有一種曲藝形式能像金華道情這樣,富有幾百個曲目,其故事都源於金華民眾的生活經歷,取材於發生在金華的社會新聞。

正是這樣一種民間曲藝,在現代藝術、現代生活的衝擊下將曲終人散,將飛快地從我們眼前消失。

道情源於唐代宮廷音樂,南宋時始製作情筒簡板作演唱的伴奏。元代散傳各地後演唱形式也不相同,鄭板橋曾創作散曲型《道情十首》供人演唱。道情於明末傳入金華後,在婺地生根演化並定型,其後流傳金華八縣和衢州、麗水及贛東、閩西北一些山鄉。

清代初年,金華已有藝人將明崇禎三年(1630)發生在竹馬館向家園的一樁傳奇命案編成《悔親記》傳唱。至清道光至光緒年期間,金華道情較為興旺,如金華城區名藝人玉棟唱的《悔親記》、《釣魚記》、《七頭記》、《雙珠花》、《皇涼傘》等,自道光、同治、咸豐到光緒年間,久唱不衰。

光緒後期,玉棟徒弟邢兆蘭曾在金華縣衙做過代理師爺,熟悉衙門升堂理案及刑案案例,他學唱道情後,就把發生在當地的傳奇公案編成《尼姑記》、《金鐲記》、《胡牌記》、《柯柳記》、《販士記》等等傳唱。在這前後,金華不少藝人以衙門案件、社會新聞,民間重大事件編成道情演唱,如發生在金華城裡默相巷的《陰陽堂》、發生在金華城南五里牌樓的《雙情義》、府上街的《七頭記》、蓮花井的《雙獅子》、游宅街的《尼姑記》、湯溪的《燒山記》,以及明代發生在羅埠的《金鳳冠》等等。僅金華城區及周邊鄉村的就有40多本,包括金華八縣的有近100個曲目。

這些道情曲目經過一代又一代民間藝人在傳唱中不斷加工完善,情節曲折、起伏跌宕,人物個性鮮明,語言豐富多彩,如《雙珠花》中形容女主人公王鳳英的漂亮,王鳳英走過金華大街,引得兩邊店鋪中人翹首觀看:

"剃頭師傅看到王彩英,手拿剃刀無定準,沙啦啦,沙啦啦,把個公郎(男人)兩邊眉毛颳得禿禿平。

打鐵師傅看到王彩英,手拿鐵錘無定準,打啥鐵器弄不清,菜刀打成棺材釘。

箍桶師傅看到王彩英,尿桶的兩隻"兩朵"全截平,只好把尿桶改飯甑。

裁縫師傅看到王彩英,手拿剪刀無定準,截起長褲變圍裙,衣衫領口開到背脊心。"

可謂別具一格,更具藝術性。

從全省30多個曲種乃至全國數百個民間曲藝種類看,像金華道情這樣在一個地區範圍,有那麼多以發生在當地故事編唱的曲目,實屬罕見。這些口頭文學作品是金華八婺寶貴的文化遺產,隨着民間藝人的減少,亟待搶救。

關中道情

關中道情以長安為正宗,亦名"長安道情",又稱"拉波戲",是流行於關中地區農村的民間"坐班戲"。盛行於長安臨潼、藍田、戶縣、咸陽、興平等地,尤其以西安灞橋、三橋等地最為有名。相傳道情是出家人求施捨、化緣時誦唱的"道中情理"。關中民間長期有"一經二詞三道情"的說法,由此可知它是由關中道教的誦經唱詞演變發展而來。

關中道情的劇目,據抄錄保存下來的約有200多本(折),故事完整,大多具有較強的人民性,人物鮮明等特點。其傳統劇目中以道教故事為題材的有《目蓮救母》《大孝傳》《賣道袍》《哭五更》等;以歷史故事、神話與民間故事為主的有《五史原》《古城會》《天仙配》《敬德打朝》《蘆花記》等。

唱詞曲調有"九腔十八調"之稱,現僅流傳八腔十一調。八腔即"清江引"、"金線吊葫蘆"、"藕斷絲不斷"、"節節高"、"打連廂"、"高腔"、"推句子"、"皂羅袍";十一調為"大紅袍"、"苦相思"、"蛤蟆跳門檻"、"哀連子"、"剪花"、"拖音"、"笑板"、"塌句子"、"氣頭子"、"怒板"、"落頭子"。唱板有慢板、二六板、飛板、串板、滾白。除滾白外,各板式分陽坡(歡音)與陰坡(苦音)。曲牌有《皂羅袍》、《耍孩兒》、《山坡羊》等。在唱腔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幫腔。演唱四句一幫腔,並分長短兩類。樂器有16種,文場有板胡、二胡、笛子;武場有板、鼓、漁鼓、簡板、三才板、大鑼、牙子、碰種等。以漁鼓、簡板、三才板為特有樂器。新中國成立後,有吸收了秦腔一些伴奏樂器。

長武道情

長武道情,是流傳於陝西長武縣境內的一種宗教性民俗祭祀活動。以吟唱為主,一些段落帶有說唱性,有些部分具有一定的舞蹈性。長武縣地處秦隴要隘,歷來宗教祭祀活動頻繁。唐朝秦王李世民曾在此立碑,超度和悼念陣亡將士;清乾隆、道光年間,曾兩次考取道官職銜的文氏家庭,仿效道(師)士之法,在家族中創建了做道場的組織,下傳四代,後逐漸擴展流傳。在200多年的演進中,融入了大量的民間藝術,逐漸形成一套嚴格的儀式和規程。

做道場者稱為醮士,是非僧非道的農民,不出家,不修齋。鄉鄰間遇喪事,他們被請去做道場,收取一定的報酬。民間稱道場活動為"打醮"或"齋醮"。可分為"清醮"和"薦亡醮"兩種。"清醮"以祭祀神靈為主,一般在廟會廣場做朝聖、慶誕、祈雨求豐等活動。"薦亡醮"包括薦亡遷葬、祭祖祝壽等醮事,以超度故人為主,兼祭神靈。而祝壽醮的醮主必須是德高望重的老者。

醮班一般由七八人組成,醮士要淨手浴身,頭戴道冠,身穿黑、藍、黃三色法服,其中黃色道袍上有陰陽八卦符號,按不同角色操不同樂器,按不同儀程誦不同經詞韻調。長武道場按進行時間長短,分為四天三夜的"成規醮儀"、三天兩夜的"起落醮儀"和一天半的"站靈醮儀"。道場唱詞的詞格靈活多變,自成格局,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乃至十七言自成一句者。唱詞中有大量虛詞襯句。長武道場音樂樸素、淒婉,情緒悲哀。伴奏樂器有管、、鐃鈸、漁鼓、簡板和一些小打擊樂器。在以"行樂"形式出現時,演奏的曲牌多為當地群眾所熟悉的民間器樂曲,如:〔擔水〕〔柳青娘〕〔繡八仙〕〔菩薩登台〕〔西風贊〕〔小開門〕〔祭靈〕等。

神池道情

神池縣位於山西省西北部東沿,是通往陝西、內蒙的必經之地,歷史文化悠久。神池道情,是流行於山西北部地區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戲曲劇種,屬於我國俗曲道情的一個分支,是道情藝術花苑中一簇璀璨艷麗的鮮花。

神池道情歷史悠久,有一些曲調,是盛行於唐代、宋代、元代時的詞牌。像"要孩兒"、"西江月"等,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格式。在唱腔上,又揉進了地方戲曲的某些音樂特色,如"流水"、"介板"等,主要是汲取了山西北路梆子的音樂。有些曲子,則吸收了民歌中的營養,然後形成自己特有的風格。

神池道情是一種主要流行在山西省境內的晉西北和雁北地區一帶的傳統戲曲劇種,同時還傳播到內蒙古自治區的巴彥淖爾盟土默川、陝西的府谷、神木等地。神池道情,以神池縣為基地而取名。這一種傳統民間藝術的瑰寶,有着豐富多彩的曲牌及內涵,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鮮明的地方特色,素有"七彎八轉"之稱。

岔路道情

2016年,在寧海縣岔路鎮舉辦的"慈孝重德揚正氣,勤儉廉潔傳家風"暨"慶三八·好家風"文藝晚會上,由該鎮花堂村選送的"岔路道情"曲目《慈孝就是傳家寶》一亮相就吸引了台下觀眾。演員們以"岔路道情"這一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間藝術形式,生動、形象地演繹了美德流芳的慈孝故事,質樸、自然的說唱讓台下村民重溫久違了的鄉音戲韻。[2]

"岔路道情"是岔路鎮特有的地方曲藝。據鎮上老年人回憶,過去岔路一帶會唱道情的人很多,除了表演以外,大多是自娛自樂,逢年過節,大家聚在一起即興演唱道情。演唱者在二胡月琴等民族樂器的伴奏下,一邊有節奏地擊拍漁鼓,一邊用鄉音深情演唱。演唱內容除了地方民間故事、傳說等傳統曲目外,也可臨場發揮,唱一些現實生活中的現象、故事等。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岔路道情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目前會唱的人極少,一些年輕人甚至不知道"道情"為何物,瀕臨失傳危機。

近年來,寧海縣文化部門重新挖掘、整理了"岔路道情"這種寶貴的民間藝術,通過調查走訪,在岔路鎮發現了能嫻熟表演"岔路道情"的傳承人葛民羅,召集了一批民間文藝愛好者,在花堂村組建了一支道情表演隊,邀請傳承人葛民羅指導編排了《慈孝就是傳家寶》等道情曲目。去年秋天,這支表演隊不僅參加了"寧海之秋"群眾文化藝術節、寧波市第二屆家庭文化節等大型文藝活動,還活躍在寧海城鄉各類文藝活動的草根舞台上,他們的精彩表演深受觀眾好評。

據悉,岔路鎮最近計劃在岔路鎮中心小學設"岔路道情傳承班",希望藉此挖掘、培養更多的傳承人,讓"岔路道情"這一地方民間藝術重放光彩,代代相傳。

鄭板橋

開場白

楓葉蘆花並客舟,煙波江上使人愁,勸君更盡一杯酒,昨日少年今白頭。自家板橋道人是也,我先世元和公公,流落人間,教歌度曲,我如今也譜得道情十首,無非喚醒痴聾,消除煩惱。每到青山水綠之處,聊以自遣自歌,若遇爭名奪利之場,正好覺人覺世。這也是風流事業,措大生涯,不免將來請教諸公,以當一笑。

唱辭九段

(1)老漁翁,一釣竿,靠山崖,傍水灣,扁舟來往無牽絆,沙鷗點點清波遠, 荻港蕭蕭白晝寒,高歌一曲斜陽晚,一霎時波搖金影,驀抬頭,月上東山。

(2)老樵夫,自砍柴,捆青松,夾綠槐,茫茫野草秋山外,豐碑是處成荒冢,華表千尋臥碧苔,墳前石馬磨刀壞,倒不如閒錢沽酒,醉醺醺,山徑歸來。

(3)老頭陀,古廟中,自燒香,自打鐘,兔葵燕麥閒齋供,山門破落無關鎖,斜日蒼茫有亂松,秋星閃爍頹垣縫,黑漆漆蒲團打坐,夜燒茶,爐火通紅。

(4)老書生,白屋中,說黃虞,道古風,許多後輩高科中,門前僕從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龍,一朝勢落成春夢,倒不如蓬門僻巷,教幾個小小蒙童。

(5)撥琵琶,續續彈,喚庸愚,警懦頑,四條弦上多哀怨,黃沙白草無人跡,古戍寒雲亂鳥還,虞羅慣打孤飛雁,收拾起漁樵事業,任從他風雪關山。

(6)水田衣,老道人,背葫蘆,戴袱巾(袱 【拼音】:[fú]) 棕鞋布襪相廝稱。修琴賣藥般般會,捉鬼拿妖件件能,白雲紅葉歸山徑。聞說道懸崖結屋,卻教人何處相尋?

(7)盡風流,小乞兒,數蓮花,唱竹枝。千門打鼓沿街市。橋邊日出猶酣睡,山外斜陽已早歸,殘杯冷炙饒滋味。醉倒在迥廊古廟,一憑他雨打風吹。

(8)掩柴扉,怕出頭,剪西風,菊徑秋,看看又是重陽後。幾行衰草迷山郭,一片殘陽下酒樓,棲鴉點上蕭蕭柳。撮幾句盲辭瞎話,交還他鐵板歌喉。

(9)邈唐虞,遠夏殷,卷宗周,入暴秦。爭雄七國相兼併,文章兩漢空陳跡,金粉南朝總廢塵。李唐趙宋慌忙盡,最可嘆龍盤虎踞,盡銷磨燕子春燈。

(10)吊龍逢,哭比干,羨莊周,拜老聃。未央宮裡王孫慘。南來薏苡徒興謗,七盡珊瑚只自殘。孔明枉作那英雄漢,早知道茅廬高臥,省多少六出祁山。

收場白

風流世家元和老,舊曲翻新調;扯碎狀元袍,脫卻烏紗帽,俺唱這道情兒歸山去了!

安徽省桐城派詩人天誠的作品-龍眠山小酒館夜色-《道情》

醉龍眠,暮蒼蒼,月彎彎,上山樑。松間來往無牽絆,沿階敗草螢燈暖,夾道疏籬翠色寒,濃濃夜意似成霜,誰知道風敲竹骨,驚起了北雁南還。

藝術團

道情藝術的歷史比較悠久,流傳區域也比較廣闊。它屬道教聲腔藝術,源於唐朝道教經韻。最初的道清稱道歌,是傳道者宣傳教義及募捐化緣的工具。唐朝段常著《續仙傳》書曾經記載:"藍采和手持拍板(簡板)唱踏歌行乞於市。"這便是道情的最初形式。在中唐時期,玄宗皇帝李隆基十分崇信道教,並將它奉為國教,甚至還與老子李耳續起家譜,稱之為祖上。他手下的重臣賀知章韋韜等人都是著名道士,就連他的寵妃楊玉環也被封為"太真"道士。當時道教廣為流傳,傳教道士雲遊天下,到全國各地傳道時皆唱道情,道情之影響和活動範圍達到頂峰。因此,中國大約有二十個省流傳有道情藝術。湖廣稱為"漁鼓",又有"湖北漁鼓"、"桂林漁鼓"、"四川竹琴"之別;山西則有"臨縣道情"、"離石道情"、"洪洞道情"、"永濟道情"、"陽城道情"、"長子道情"、"晉北道情"等十來種道情;"晉北道情"還分為"右玉道情"、"神池道情"、"大同道情"三大派系。

道情最初只是說唱形式,在清朝以前基本上沒有職業班社,藝人們多是在逢年過節酬神獻藝,平日則是從事農業或其他職業。到了民國初年,據傳有一個"武為周道情班"為晉北一帶最早的職業班社。班主武為周是應縣人,以領戲班為職業,他在村里集聚了二十多個藝人經常在大同、懷仁、山陰、應縣、渾源一帶演出,深受廣大觀眾歡迎。

解放後,右玉縣建立了專業道情劇團,1982年雁北戲校道情中專班畢業,集體分配到右玉縣,組建了右玉縣道情劇團。

傳統戲代表劇目有:"韓湘子出家"、"張良辭朝"、"莊周夢"、"曹莊殺狗"、"郭巨埋兒"、"王祥臥魚"、"老少換妻"、"打碗罐"等八十多個劇目。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7年6月8日,山西省臨縣道情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詞語解釋

基本解釋

[a form of folk art;ballad with a moral theme] 中國傳統曲藝的一個類別。淵源於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漁鼓、筒板伴奏,故又稱道情漁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傳統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如陝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漁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

引證解釋

1.道義;情理。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之二:"拯溺繇道情,龕暴資神理。" 前蜀 韋莊 《江上村居》詩:"本無蹤跡戀柴扃,世亂須教識道情。"

2.修道者超凡脫俗的情操。《世說新語·文學》"汰法師" 劉孝標 注引《安法師傳》:" 竺法汰 者,體器弘簡,道情冥到。" 唐 楊巨源 《送李舍人歸蘭陵里》詩:"家貧境勝心無累,名重官閒口不論。惟有道情常自足,啟期天地易知恩。" 清 金農 《東峪訪馬山人卜肆》詩:"高顙稱狂客,端居證道情。"

3.指修道者的情誼。 唐 元稹 《伴僧行》:"春來求事百無成,因向愁中識道情。花滿杏園千萬樹,幾人能伴老僧行。"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方外玄蹤一》引 明 來復 《游天竺》詩:"桂子岩前秋氣新,老禪留客道情真。"

4.曲藝的一種,用漁鼓和簡板伴奏。原為道士演唱的道教故事的曲子,後來用一般傳統民間故事做題材。《全元散曲·端正好》:"我則待閒遙遙唱個道情,醉醺醺的打個稽首。"《清平山堂話本·張子房慕道記》:"忽見 張良 漁鼓簡子,口唱道情,仙鶴遶舞,野鹿銜花,前來接駕。" 趙景深 《序》:" 唐 代已有'九真'、'承天'等道曲(《唐會要》卷三三)及募化的道情; 宋 代又創製了漁鼓,為道情的主要的打拍樂器。"[3]

瀕危狀態

內容來源於非遺大數據平台

晉北道情雖然在右玉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作了許多搶救、繼承、弘揚工作,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

(一)晉北道情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一些傳統的民俗日益淡化,傳統節日(特別是鄉村廟會)逐步由現代節日代替,晉北道情的活動陣地逐漸縮小。

(二)和所有戲曲的遭遇一樣,受影視、歌舞的衝擊,晉北道情在廣大城鄉中的演出平台日益減少。

(三)受市場經濟的衝擊,劇本逐年減少,演出場次降低,經濟效益不佳,生活難以自給。縣裡給的一點補貼,只能解燃眉之急,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右玉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財政吃緊,無力長期資助。

(四)在右玉道情劇團滑坡十年間,沒有培養出後繼演員。現在正處在演員青黃不接時期。一些有造詣的演員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繼謝世,還有的因維持不了生活而改行,而年輕的演員在觀眾中享有威望的很少。

(五)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審美要求越來越高,對慢節奏的傳統戲曲的興趣愈來愈淡漠。一些演員為了養家糊口,到民間鼓匠棚打工,參加演出活動也愈來愈少。晉北道情的發展舉步維艱,瀕危狀況難以改變。

相關視頻

多年如一日堅守戲曲舞台,她對太康道情戲充滿深情,全力傳承

步步高道情戲好聽

羅愛華演唱《王金豆借糧》,將道情戲精華展示的淋漓盡致,真好聽

參考資料

  1. 晉北道情戲《于成龍》亮相藝術節 , 快資訊 2019-09-21
  2. 重拾傳承之火 ,寧波網 . 2016-03-16
  3. 資料 ,漢典 . 201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