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邂逅(邊城),散記鳳凰(覃敏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邂逅(邊城),散記鳳凰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邂逅(邊城),散記鳳凰》中國當代作家覃敏善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邂逅(邊城),散記鳳凰

今年十一假期,因身體和諸多因素所致,鳳凰古城之行只能擱淺,於是我就再次溫習沈從文先生的小說——《邊城》,在文字里暢遊鳳凰古城。

隔了二十一年的光陰,眼前的這本《邊城》,雖然封面有點泛黃了,書脊也有些散落還粘有牛皮紙,翻開扉頁,竟然還尋得見記憶中自己曾經摘抄的筆跡——「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生日禮物,山子存閱。購於深圳市寶安書城,2000年9月14日。

撫摸着自己那稚嫩笨拙略有些年代感的字兒,莫名的感覺頓時襲遍全身,一時半會緩不過神來。想想自己以前閱讀《邊城》,文中語言意象清新淡泊而又意味深長,鄉野氣息充溢整個教室。渡口、木船、白塔;翠翠、天寶、儺送,特有的景物,深情呈現湘西小城的自然美與人性美。從中不僅捕捉到山水的紋理和柔情,也感受到人文纖細脈息的律動。他們閃爍着光亮,釋放一種廣闊背景,讀着恍如欲仙神遊。原以為,純淨的白河流自鳳凰沱江,翠翠就坐在跳岩上等待她的白馬王子儺送歸來。所有這些情節和人物,像放電影一樣歷歷在目。這《邊城》又何嘗不是我年少夢想的精神使徒呢?哦,原來我們每個人心裡都駐着一座《邊城》。

我總會覺得,現在一個人,他(她)願意尋古鎮訪古蹟的,除了學術界研究探尋古建築藝術之外,其目的一定是想找一處舊庭院,尋一段慢時光,鬆散疲憊倦怠的身,撫慰焦慮躁動的心。因為現代城市的燈紅酒綠,總會在某些時刻耀花了眼和心,讓身居其中的你我想要逃離。而有的人更願意偏居鄉間一隅或在書中尋找過往的酸甜苦辣咸,與文字交心,與書中的人物交談,或一起遊山玩水,這樣別有一番滋味與情懷在心頭。

從文先生筆下鳳凰古城雖然依舊是相同的青磚古瓦,老巷舊陌,石橋流水烏蓬船,街兩邊林立的商鋪,充滿煙火氣息,那種對生活的嚮往愛的渴望和堅守,令人唏噓感嘆。只是當下不同的是自己早已變了形容,再次閱讀鳳凰,就要細心用心去感受那種原始的、民俗的、強悍的、粗獷的美。而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窗外巷陌里,摩肩接踵的人也擁擠成嘈雜,在一聲高過一聲的討價還價聲里,我的目光擠過一座座人行天橋,一條條巷,感慨自己嚮往的從文先生筆下的煙雨水鄉,極美的景致,已被眼前現代人的大圍聚打破了,再也代入不了想要的感覺。

我關上門窗,拉上窗簾,煮上一壺毛尖茶,點上一小節沉香,播放輕音樂,端坐在書桌前,放空自己,與《邊城》再一次對話,沿着從文先生的筆跡重返鳳凰古城,來到沱江邊上。

就在此時,我的好友——傑仔給我直播他在湘西自治州鳳凰古城的行程,說也讓我跟着他一起遊歷鳳凰古城,了我心中不成行的遺憾。

傑仔說坐船游沱江——坐船游古鎮,是鳳凰旅行的精髓之一,如果你不經歷這一趟體驗,就好像沒來過鳳凰一樣。悠悠江水,一葉扁舟,穿過虹橋,那些雕琢玲瓏,飛檐峭山的歷史古建築——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依次展現於你我眼前,給本就古韻濃郁的鳳凰城更添幾份沉鬱與厚重。

雖然撐船的艄公還穿着舊衣,喊着舊調,但滿河滿船舉着手機錄視頻,拍抖音的人,早已把這一趟最經典的古風舊韻,也改了形容。看着傑仔抖音上這些時,我仿佛看到了從文先生為此皺皺眉頭,搖搖頭,像是在嘆息什麼,又像是在自我安慰點點頭說什麼。我本想問從文先生,在邊城渡口,一個叫翠翠的女子,還在等待她的愛情嗎。可我見到從文先生退縮隱到人群後頭去在思索什麼,就放棄這個想法,就讓這份純情一直活在他的文字里。

在書里,我看見沱江江邊的水車了。那布滿歲月滄桑的木輪,隨着水流的衝擊緩緩地轉動着,仿佛在彈奏一曲遠古的傳說。屏息靜聽,我都能聽到從文先生筆下那水車吱吱呀呀的轉動聲和嘩嘩的水聲,傾聽它娓娓講述着鳳凰古城、沱江的今古奇觀,趣聞異事和歲月的變遷。而傑仔的視頻裡頭,水車旁邊卻見不少遊人舉着很多半土半洋的廣告牌和旗子,還有一些不可言說的所謂行為藝術。滿懷期待的傑仔沿江一路遊玩下來,鏡頭裡邊儘是這些什麼燒腦的古靈清怪的服裝,傑仔的熱情一下子被這麼如此「美麗」給澆滅了。

於是傑仔棄船上岸,帶着失望獨自一人走走停停。他路過一家藍印花染布坊,店內掛滿了各色藍印花布,店角一架老織布機上,尚有未織完的布懸着。店主人五十多歲,身着藍印花旗袍,長發挽髻,低聲細語的給客人介紹着,不時對新進店的客人恪首。還有幾個小孩子正在認真地學習如何織布如何調顏料上色,看他們十分入迷投入的身影——傑仔站在那裡好久不捨得離去,不禁感慨,整個鳳凰古城像這麼一個店還尚存一絲古舊之意的地方大概不多了吧。

我也合上書,轉念再想,都隔着幾十年的光陰了,這世上有什麼不在變呢?從文先生倘若看到那幾個孩子那份執着追求優秀文化遺產的勁兒,他也該比較安慰了吧。

於是我給傑仔發個語音:這世界大而嘈雜,好時光總是與好心情相伴,你懂的,美好才會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抑或失望和黯淡里長出來。好了,旅遊,本就是一場鬆散的奔赴——即使去看一場爛漫絢麗的煙花秀,煙花一散,留下的,也有無盡遺憾。所以,你我放開身心,融入當下,何妨全心行!

於是傑仔又熱情滿格地衝着我打個OK的手勢,走,我帶你去沈從文先生故居看看。

傑仔繼續他的鳳凰古城之行,他穿過和暖的酒街,尋覓那條耳聞而未曾目見的中營街——沈從文故居。他到達時已過中午時分,秋風早已拂過烏木金字的匾額,陽光變得溫柔起來。典雅的湘西四合院,古樸的書香人家。靜時光陰滄桑斑駁,動時光影喧譁游離,民國時期的舊影,便呈現眼前。幽靜而悠悠的禪意中,傑仔跨過故居大門,仿佛也把我進入一個清平世界。此時任何語言都是那樣的多餘,傑仔儘可能的慢,再慢一些,他好像明曉我的心思,每走一步都停頓一會兒,不像其他遊人,只是擺個姿勢拍個照,就匆匆別過。傑仔也是明白的,任何一部作品一座名勝古蹟建築那是作者建造者一輩子的心血,而自己卻是用不到一分鐘就潦草完事了,那是對藝術的褻瀆與輕蔑乃是犯罪。所以傑仔儘量地慢下來,他的行為舉止在那人流當中顯得格外的另類,引來不少的側目相看。傑仔沒理會這些繼續按自己的步子用心去行走和聆聽一磚一瓦一草一木。

我得以這種方式瞻仰沈從文先生故居,那得多謝杰仔的執着與認真。從文先生故居,整潔的中堂,溫馨的臥室,安靜的書房,鏤刻的門窗,雕花的靠椅,回形邊的木桌……方形天井古意新象,透過屋檐,便可看見天空的雲朵,樹蔭細密的碎金,還有主人兒時讀書寫字的身影。後院斜倚的一樹桂花,深掩金粉的寧靜,像先生的文字。

隨着傑仔的視角與解說,我看到了正廂房,從文先生半身塑像端坐堂中,溫善的目光,寂靜微小的心聲,卻可通過空字符串傳遞應答。壁上條幅、畫像的褐色邊框光致而古舊,猶如一本本袖珍詞典,濃縮一個時代的影像,徐徐打開。臥室的架子床藏風聚氣,老套的布紋被單、厚紗蚊帳,泛着綿軟可親的手洗感。床頭櫃及踏板已是古董。牆上的鏡框裡,鑲嵌着從文先生和兆和女士的照片。先生高額頭,喜眉笑眼,黑黢的頭髮愈發顯得俊朗。依偎他身旁的兆和女士,神情低低的,眼底含着珠光,清媚天然,淺淺一笑已春風無邊。陽光的影子慢慢從他們身邊移開,空氣里纏綿着金絲,古舊經由暖暖一照,很多細節都復活了。

感謝杰仔,感慨現代高科技的發達,讓身在幾百公里之外的我,能夠如此近距離接觸從文先生,再撫摸手上從文先生的《邊城》,內心毫無波瀾,只是一個勁地祈禱時間再慢些。傑仔像是讀懂我的心思,他不顧別人異樣的目光與埋怨,儘可能地靠近再靠近一點點,你看那裡。

我順着傑仔的手指尖望去,書房的玻璃櫥櫃擺放先生各個時期出版的書籍單本。線裝、豎版、油印、現代的皆有,看起來十分單純。然而澀暗發黃的紙面紋理所泛起的古典美,以及曾經帶給讀書人的感動,卻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淡漠。正是這些散珠般有時間和空間秩序的作品,串成了一張完整的拼圖,並連接各個時段的美好而銘心的故事。它帶給讀者時過境遷的回味,以及灰暗的時間和蒼涼,還有背後的孤獨感。那本舊版的《邊城》,靜靜地躺在簡樸的書櫃裡,勿需翻動,只輕輕看一眼,思緒就凌波而來。它益智年少之心,也慰藉桑榆晚景。我禁不住叫出聲來,啊!原著,內心一番激動,猛地站了起來,湊近屏幕,巴不得穿越過去。傑仔也定住了,一臉的凝重與虔誠,眼裡有光即可影。

傑仔不舍地退出正廂房,來到庭院,庭院的櫟樹紅葉滿冠,以自己創造的紅安撫覆霜的根須,像先生的晚年沉心表達的秋意。傑仔倚門回望,他身後的青磚斑駁陸離,那是與先生相同的年歲和色調吧。

感恩《邊城》創造的鄉土田園,感恩鳳凰古城延續《邊城》的詩意世界,並葆存沈從文先生離開時的「衣冠簡樸古風存」,讓我從《邊城》的天地,以及那些雋永文字和景物里,讀懂作者的淡定與豁達、身歷滄桑的自成高格。人們常說,遇見就是天意,擁有就是幸運

再讀《邊城》時,已是中年,依然會心動、會感慨,那獨具特色的湘西風情,翠翠那無有結局的期盼與等待。讀完沈老的《邊城》,我一直存在一個疑問,沈老作為一個飽經滄桑的老者,對人世的感悟應該是很深刻的才對,至少應該寫出路遙《平凡的世界》或者像麥加的《人生海海》將世間人心的險惡與複雜描述個淋漓盡致,而我們從《邊城》中看到的卻是一個世外桃源般的質樸小城中的一個簡簡單單的青春期的女孩翠翠的婚戀之事。和蕭紅的《呼蘭河傳》比起來,基本是完全相反的兩座城市,我想其中的一個原因可能是民俗不同,或許是他們從小見到這個世界的角度不一樣,當然更可能還是因為兩本書要表達的宗旨是不一樣吧。

傑仔在自己的旅遊記錄小片裡說,其實每個地方都有獨屬自己的紀念和記憶,唯有靜下心來尋找,才能發現一座城市背後的意義。就像腳下這條路,留下多少文學朝聖者的腳印,只有路知道。記得一句禪語:你來過,風會記得。

傑仔離開從文先生故居,天空竟然下起小雨,雨珠細密地滴落鏡頭前,如悄然流淌的眼淚。傑仔在從文先生故居前輕輕地說了一聲,鳳凰,明年秋天我們再見!

跟着傑仔的鏡頭我開了眼界。鳳凰古城好玩的多着呢,只要用心,你會發現美與愛無處不在。再讀從文先生的《邊城》打開了我文學心智,明了自己生活的方向。

傑仔的約定,也是我的約定。明年的秋天之約,就像一盞夜行燈,也照亮去鳳凰的路,照亮未來的日子。

願鳳凰,邊城,這個秋天的約會長久而持續。[1]

作者簡介

覃敏善,壯族,筆名山子,廣西大化縣人。自由撰稿者,酷愛文學與閱讀,在工作之餘喜歡用文字點綴自己的生活,偶有小說、散文、詩歌散見各級報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