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的圖片

邑(拼音:yì)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 ,古字形上部是"囗"(wéi),表示城市;下部為跪着的人形。有土地有人,意思是都邑、城市。邑也作為縣的別稱。上古時,國都也稱作邑。

"邑"是漢字部首之一,用作偏旁時變體為阝(右耳旁)。從"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如都、郡、鄰、邦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邑

拼音; yì

注音; ㄧˋ

平水韻部; 入聲十四緝

部首; 邑

筆畫數; 7+0

統一碼; CJK統一漢字-9091

五筆; KCB

倉頡碼; RAU

四角編碼; 6071₇

鄭碼; JYIA

造字法; 會意字

結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異體; ࡇ�、ਙ�

字級; 一級(0748)

文字溯源

會意字。甲骨文上部是"囗",意指城牆所包圍的城市;下部是一個跪坐的人表示城中按秩序生活的居民--有人居住的城市便是"邑"。金文字形基本沿襲甲骨文。

發展到秦代小篆階段,表示"城市"的"囗"由方到圓,表示跪坐臣服的"人"也變成了"卪",漸漸失去了其造字本義。發展到隸書(圖6、7)和楷書階段,表示疆域的"囗"不變,人卻已訛變為"巴"了。

在發展過程中,這字在秦篆階段還分衍出偏旁"阝"來。這偏旁,在形聲字里,都放在字的右邊作為表意的形旁,表示和地域城鎮有關。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六下】【邑部】於汲切(yì)

國也。從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從卪。凡邑之屬皆從邑。

說文解字注 國也。

注:鄭莊公曰:吾先君新邑於此。《左傳》凡偁人曰大國,凡自偁曰敝邑。古國邑通偁。《白虎通》曰:夏曰夏邑,商曰商邑,周曰京師。《尚書》曰西邑夏,曰天邑商,曰作新大邑於東國雒皆是。《周禮》:四井為邑。《左傳》: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此又在一國中分析言之。

從囗。

注:音韋。封域也。

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從卪。

注:尊卑謂公矦伯子男也。大小謂方五百里,方四百里,方三百里,方二百里,方百里也。土部曰:公矦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從孟子說也。尊卑大小出於王命,故從卪。於汲切。七部。

廣韻 於汲切,入緝影 ‖邑聲緝1部(yì)

邑,縣邑。《周禮》曰:"四井為邑。"又漢複姓,有邑由氏,楚大夫養由氏之後,避仇改焉。於汲切。八。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部】 邑·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0

《唐韻》於汲切。《集韻》《韻會》乙及切。《正韻》一入切,並音浥。

《說文》:國也。《正韻》:都邑也。《釋名》:邑,人聚會之稱也。《史記·五帝紀》: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周禮·地官·小司徒》:四井為邑,四邑為丘。

又《載師》:以公邑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注:公邑,謂六遂之餘地。家邑,謂大夫之采地。

又王畿亦稱邑。《書·湯誓》:率割夏邑。《詩·商頌》:商邑翼翼。

又侯國亦稱邑。《書·武成》:用附我大邑周。《詩·大雅》:作邑於豐。

又於邑,氣逆結不下也。《楚辭·九章》:氣於邑而不可止。《前漢·成帝贊》:言之可為於邑。注:於邑,短氣也。

又邑邑,與悒悒通。《史記·商君傳》: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

又複姓。《廣韻》:漢有邑由氏。

又《集韻》《正韻》並遏合切,音姶。阿邑,與阿匼同,諂諛迎合貌。《前漢·張湯傳》:以智阿邑人主,與俱上下。

又葉弋灼切,音藥。《後漢·杜篤·論都賦》:成周之隆,乃即中洛。遭時制都,不常厥邑。《說文》:從口,音圍,象四境。卪聲。尊卑大小有等,故從卪會意。偏旁作阝,俗從口從巴。非。[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