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尉香雪海歌疊舊作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images/d/da/%E9%82%93%E5%B0%89%E9%A6%99%E9%9B%AA%E6%B5%B7%E6%AD%8C%E5%8F%A0%E6%97%A7%E4%BD%9C%E9%9F%B5.jpeg)
《鄧尉香雪海歌疊舊作韻》清愛新覺羅·弘曆的作品之一。
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乾隆帝是中國封建社會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1]以來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乾隆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國庫日漸充實。乾隆時期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再次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最大化,近代中國的版圖也由此正式奠定。乾隆帝在位期間,實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漢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開博學鴻詞科,修《四庫全書》;同時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開始形成於乾隆年間。但是後期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嚴格抵制英國、俄國的侵略性行為,但閉關鎖國政策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
“ |
鄧尉西北山名吾,昔游未到茲到初。 奇峰詭石更幽邃,商邱三字泐匪誣。 虎山橋春水碧漲,光福塔舍利光舒。 湖山表里互映帶,都拱香雪為范模。 循名討實何不可,無妨片刻鳴鑾紆。 萬峰小別化人寺,至理緩問山村途。 彌高亘下真創見,清芬冷韻非時趨。 襄陵湠漫亦奚必,蔚雲浟湙則有餘。 鮫人出珠珠不計,海童邀路路多娛。 香雪非江亦非湖,天高地下物散殊。 惟海為巨為委輸,揚華繁采無復需。 笑我昔年略涉港,嘆觀止矣誠雲疏。 由來於廓渺無際,即今乃見三山孤。 輿圖府志各執異,袁墓光福寧非吳。 袁墓光福寧非吳,墟拘辯枉費工夫。 |
” |
— [清]弘曆 |
寵信和珅
和珅原名善保,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比弘曆小近四十歲。和珅是弘曆從一個三等輕車都尉一手提拔起來的,確有不少長處如相貌出眾,語言才華超群,書法藝術有造詣等:通滿、藏、蒙古、漢語。和珅被重用初期,做過幾件好事,比如查辦雲貴總督李侍堯受賄案,在弘曆心中留下了清正廉潔的印象[2]。皇帝交代的事他都能辦得井井有條。於是和珅平步青雲、恩寵無比。
弘曆晚年十分孤獨,多虧和珅上下溝通,既讓國家機器保持運轉,又使皇帝不至於寂寞。和珅還能幫皇帝辦很多別人辦不成的事,幫皇帝背黑鍋,為老年弘曆的奢侈揮霍提供財源,所以弘曆離不開和珅。於是和珅逐漸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影響皇帝,被人們私下稱作「二皇帝」。和珅十分貪婪,不僅大肆受賄,還公開索賄。地方督撫為了息事寧人,每當給皇帝進貢都着給他帶一份。久而久之,和珅積累起了巨額的家產。
視頻
鄧尉香雪海歌疊舊作韻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古代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三代清帝的作為,究竟是怎樣的? ,搜狐,2021-08-25
- ↑ 乾隆皇帝為什麼如此寵信和珅,和珅究竟有何能耐,搜狐,201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