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鄧稼先簡介:「兩彈一星」功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鄧稼先簡介:「兩彈一星」功勳,歷史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鄧稼先

鄧稼先,傑出的科學家,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為了祖國的強盛,為了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奮鬥數十年,為中國核武器的研製做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中國的「兩彈」元勛。


鄧稼先於1924年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後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成長起來的鄧稼先,高唱着「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的西南聯大校歌走上科學之路。為了實現科技強國的夙願,他將個人的事業與民族興亡緊密相連。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他就毅然回國。


回到祖國懷抱後的鄧稼先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工作。新中國啟動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國防尖端科研試驗工程後,鄧稼先成為從事這項事業的眾多科技人才中的一員。他以滿腔熱忱投入工作,並迅速成長起來。1956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


鄧稼先參加、組織和領導了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型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均做出了重大貢獻,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原子彈氫彈研製試驗過程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他進而開始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


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實驗工作在鄧稼先的直接領導並參與下完成。由他和周光召共同完成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研究總結》一書,成為國內第一部有關核武器理論設計的開創性基礎巨着,是培養科研人員入門的必備教科書。


鄧稼先用自己的一生,實踐着科技強國的抱負和夢想。他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新一代優秀知識分子的光輝榜樣。


199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追授鄧稼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08年,鄧稼先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組織評選的中國十大傳播科技優秀人物。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鄧稼先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為了培養年輕的科研人員,鄧稼先在從事領導研究工作的同時,還先後撰寫了有關《電動力學》《等離子體物理》《球面聚心爆轟波理論》等許多講義,並着手編寫了《量子場論》和《群論》等教材。


鄧稼先雖長期擔任核試驗的領導工作,卻本着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精神,在最關鍵的時候出現在第一線。核武器插雷管、鈾球加工等最危險的時刻,他總是堅持要直接站在操作人員身邊。這種忘我的大無畏精神,使廣大科研人員感受到莫大的鼓勵。


從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干起,鄧稼先先後擔任了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等多項職務。他還是中科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中國核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


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在擔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職務時病逝於北京。他臨終前所關心的仍是如何發展我國的尖端武器,並語重心長地說:「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視頻 

兩彈一星元勛 鄧稼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