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鄧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鄧訓
鄧訓
原文名 Xun Deng
出生 公元40年
中國
逝世 公元92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藍精靈
職業 官員

鄧訓,(40—92)東漢護羌校尉,開國功臣鄧禹之子。字平叔,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 鄧訓歷仕郎中、烏桓校尉、張掖太守、護羌校尉,諸羌來者,待以恩信,歸附者甚眾。==人物簡介== 鄧訓,東漢開國功臣鄧禹第6子。少有大志,精於技擊,廣交豪友。初任郎中。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年),拜為護烏桓校尉。章帝元和三年(86年),以謁者至武威平息盧水胡反叛,拜為張掖太守。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出任護羌校尉,駐臨羌。收羅小月氏勇敢豪健少年數百人組成「義從胡」。 繼又派長史任尚率部製革船,渡過黃河,再擊迷唐羌於大、小榆谷,迫迷唐率部西遷千餘里。湟中安定後,留弛刑徒2000多人屯田黃河兩岸,修城堡,興水利。以恩信對待羌人,備受信任和愛戴。四年(92年),因病卒於任所,每天祭奠者達數千人。曾任官地方百姓聞知後,也奔走哭告,追憶恩德。河湟百姓立祠,以示紀念,至今仍保留這種習俗。和帝元興初追封平壽敬侯。

史書記載

鄧訓(40—92)東漢護羌校尉,開國功臣鄧禹之子。字平叔,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女為和帝皇后。歷仕郎中、烏桓校尉、張掖太守、護羌校尉,諸羌來者,待以恩信,歸附者甚眾。 訓字平叔,禹第六子也。少有大志,不好文學,禹常非之。顯宗即位,初以為郎中。訓樂施下士,士大夫多歸之。 永平中,理沱、石臼河,從都慮至羊腸倉,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連年無成,轉運所經三百八十九隘,前後沒溺死者不可勝算。 建初三年,拜訓謁者,使監領其事。訓考量隱括,知大功難立,具以上言。肅宗從之,遂罷其役,更用驢輦,歲省費億萬計,全活徒士數千人。會上谷太守任興欲誅赤沙烏桓,烏桓怨恨謀反,詔訓將黎陽營兵屯狐奴,以防其變。訓撫接邊民,為幽部所歸。 六年,遷護烏桓校尉,黎陽故人多攜將老幼,樂隨訓徙邊。鮮卑聞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八年,舞陰公主子梁扈有罪,訓坐私與扈通書,征免歸閭里。 元和三年,盧水胡反畔,以訓為竭者,乘傳到武威,拜張掖太守。 章和二年,護羌校尉張紆繡誅燒當種羌迷吾等,由是諸羌大怒,謀欲報怨,朝廷憂之。公卿舉訓代紆為校尉。諸羌激忿,遂相與解仇結婚,交質盟詛,眾四萬餘人,期冰合渡河攻訓。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內,勝兵者二三千騎,緣勇健富強,每與羌戰,常以少制多。雖首施兩端,漢亦時收其用。時迷吾子迷唐,別與武威種羌合兵萬騎,來至塞下,未敢攻訓,先欲脅月氏胡,訓擁衛稽故,令不得戰。議者,咸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護。訓曰:「不然。今張紆失信,眾羌大動,經常屯兵,不下二萬,轉運之費,空竭府帑,涼州吏人,命縣絲髮。原諸胡所以難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懷之,庶能有用。」遂令開城及所居園門,悉驅群胡妻子內之,嚴兵守衛。羌掠無所得,又不敢逼諸胡,因即解去。由是湟中諸胡皆言「漢家常欲斗我曹,今鄧使君待我以恩信,開門內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歡喜叩頭曰:「唯使君所命。」訓遂撫養其中少年勇者數百人,以為義從。 鄧訓以德立信 公元88年10月,隴西太守、護羌校尉張紆征伐羌人叛亂,不斷引起新的騷亂。諸公卿推舉張掖太守鄧訓為護羌校尉。鄧訓任職後,羌豪迷唐率領萬餘騎兵進至寨下,但沒有進攻鄧訓,卻加兵於小月氏胡。鄧訓認為張紆失敗是因為恩信不厚的緣故,決定對涼州諸胡以德懷之,派兵護衛小月氏胡,使其不受迷唐的搶掠。迷唐所率騎兵進攻小月氏胡不得,搶掠諸胡也無收穫,只好引軍而退。鄧訓的作法使湟中諸胡非常高興,他們奔走相告,讚頌鄧訓的恩德。鄧訓不僅對諸胡撫養教諭,還採取「賞賂諸羌」的做法,使其相互招誘。在鄧訓的感召下,迷唐的叔父號吾率其部落800戶來降,削弱和孤立了迷唐的叛亂力量。後來,鄧訓率領湟中的秦、胡、羌兵共4000餘人出塞,對迷唐叛軍發起攻擊,鶯谷一戰,把迷唐打得大敗。 羌胡俗恥病死,每病臨困,輒以刃自刺。訓聞有困疾者,輒拘持縛束,不與兵刃,使醫藥療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悅。於是賞賂諸羌種,使相招誘。迷唐伯父號吾乃將其母及種人八百戶,自塞外來降。訓因發湟中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掩擊迷唐於寫谷,斬首虜六百餘人,得馬、牛、羊萬餘頭。迷唐乃去大、小榆,居頗岩谷,眾悉破散。其春,復欲歸故地就田業,訓乃發湟中六千人,令長史任尚將之,縫革為船,置於B236上以度河,掩擊迷唐廬落大豪,多所斬獲。復追逐奔北,會尚等夜為羌所攻,於是義從羌胡併力破之,斬首前後一千八百餘級,獲生口二千人,馬、牛、羊三萬餘頭,一種殆盡。迷唐遂收其餘部,遠徙廬落,西行千餘里,諸附落小種皆背畔之。燒當豪帥東號稽顙歸死,余皆款塞納質。於是綏接歸附,威信大行。遂罷屯兵,各令歸郡。惟置弛刑徒二千餘人,分以屯田,為貧人耕種,修理城郭塢壁而已。 永元二年,大將軍竇憲將兵鎮武威,憲以訓曉羌胡方略,上求俱行。訓初厚於馬氏,不為諸竇所親,及憲誅,故不離其禍。訓雖寬中容觽,而於閨門甚嚴,兄弟莫不敬憚,諸子進見,未嘗賜席接以溫色。 四年冬,病卒官,時年五十三。 吏人羌胡愛惜,旦夕臨者日數千人。戎俗,父母死,恥悲泣,皆騎馬歌呼。至聞訓卒,莫不吼號,或以刀自割,又刺殺其犬、馬、牛、羊,曰:「鄧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前烏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吏執不聽,以狀白校尉徐傿。傿嘆息曰:「此義也。」乃釋之。遂家家為訓立祠,每有疾病,輒此請禱求福。 元興元年,和帝以訓皇后之父,使謁者持節至訓墓,賜策追封,諡曰平壽敬侯。中宮自臨,百官大會。 訓五子:騭、京、悝、弘、閶。

締造民族和諧

【原文】鄧訓,鄧禹第六子也,樂施下士,士大夫多歸之。時護羌校尉張紆誅燒當種迷吾,諸羌謀報怨,公卿舉訓代為校尉。羌眾四萬餘,期冰合度河攻訓。先是,小月氏胡,每與羌戰。諸羌未攻訓,先欲脅月氏胡。議者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訓乃令開城,及所居園門,納胡妻子,嚴兵守備,羌掠無所得。諸胡言:「漢家常欲斗我,今鄧使君待我以恩信,開門納我。」咸歡喜叩頭,曰「唯使君所命」。胡俗恥病死,每病困,輒自刺。訓使醫療之,小大莫不感悅。因發秦胡羌兵,掩擊迷唐,唐遠徙數千里。燒當豪帥款塞納質,威信大行。年五十三卒於官,戎莫不吼號,或以刀自割,曰:「鄧使君死,我曹亦俱死耳。」前烏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城郭空。家家為訓立祠,每有疾病,輒此請禱求福。(出《漢書鄧禹傳》) 【考】護羌校尉:漢朝官職,掌管西羌事務,轄今甘肅、青海等地,晉改稱涼州刺史。 小月氏(ròuㄖㄡˋzhīㄓ):月氏本遊牧於敦煌、祁連間,東漢時,一部分向西遷移,稱大月氏;未遷者入祁連山,與羌人雜居,稱小月氏。 【譯文】鄧訓,字平叔,南陽新野人,是東漢名臣鄧禹第六個兒子,喜歡布施恩德,與士卒同甘共苦,士大夫多願歸附聽命。當時的護羌校尉張紆誘騙誅殺羌族中的燒當部落首領迷吾,激起民族矛盾,羌族各部落聯合準備報復,張紆被撤職。朝中公卿皆推舉鄧訓接任校尉重任。羌兵四萬多人,計劃等湟水結冰時渡河攻打鄧訓。以前小月氏胡常常和羌人交戰,羌人攻打鄧訓之前,就打算先攻打月氏胡。漢朝官員都認為羌胡戰爭對朝廷有利,可坐得漁翁之利。鄧訓卻下令打開城門,甚至自己住所的大門,收留胡人老幼婦孺,派重兵保護,羌人擄掠一無所得。胡人都說:「漢朝過去常想要欺壓我們,現在鄧使君用恩德誠信對待我們,打開城門接納我們」,都歡喜頂禮,說「聽憑使君號令」。 胡人的風俗恥於病死,每當病重,往往自殺。鄧訓聽說有人病重,就把他們綁起來,兵刃拿走,以免自殘;派醫生治療,救活很多人,老幼無不感動悅服。於是鄧訓派遣漢、羌、胡聯軍四萬人,襲擊迷吾之子迷唐。迷唐大敗,遠走數千里;燒當部酋長叩關投降,送來人質,鄧訓威信大震。 鄧訓五十三歲時在任上去世,古湟中天降大雨;各少數民族軍民無不悲號痛哭,甚至拿刀自殘,又殺死家中的牛羊犬馬,說,「鄧使君死了,我們要和他一起死!」每日到靈前祭奠的人達到數千人。此前鄧訓曾任烏桓校尉(今大興安嶺中部),烏桓將士聽到鄧訓死訊,紛紛奔馳趕赴送葬,以致烏桓城為之一空。西羌百姓家家為鄧訓立祠堂、供牌位。他們每當生病,就在他的祠堂或靈位前祈禱求福。後來西寧建城隍廟供奉鄧訓,世世不絕,至今近兩千年。並由於他對青海文化、生產的傑出貢獻,被譽為照亮青海人民走向文明的啟明星。 【析】鄧訓故事,令人盪氣迴腸;鄧訓德行,感化兩千年前不同民族,同樣感動兩千年後不同族群。至誠慈悲博愛乃一切眾生本具性德,亦一切眾生渴望希求者。至德感召,無不可感化者,鄧訓即明顯範例。無論求福、修身,皆可效仿。《感應篇》曰: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鄧訓躬修至德,生榮死哀;其女鄧綏母儀天下,德才兼備;其子鄧騭位極人臣,家族繁盛,世世顯達,終漢朝不衰。雖在世未為子孫求福,實善為後代求福矣。此亦因果自然之理,雲谷禪師所謂「有十世百世之德者,必有十世百世子孫保之」,修善因必感善果,誠不謬矣。 古今中外,民族矛盾、宗教種族衝突不斷,至今尤烈,似不可弭。今觀鄧訓,可知非不能也。感化不溥,皆己之德行未充,人我猶存,恩信不及。佛言,一切眾生同具佛性,法身不二,本無界限差別,何來對立人我?更何來衝突戰爭?皆因迷惑、分別執着、自私自利為祟,自設界限,妄分敵友,高己凌人,甚至如張紆欺詐矯慢,激化矛盾,身敗名裂,諸般衝突由茲而起。欲消除化解,當效鄧訓,德風所至,靡不驗者。 然擴充之,則不僅於此。如局於人類,六道三界必仍有爭;局於地球,星際猶難靖寧。是知唯佛法言至究極,方能消弭衝突,化解怨恨,達究竟圓滿。稍存執着,即有界限,不和生矣。故修行從破執着下手,治國平天下亦由破執着、除煩惱而來。想鄧訓如稍存敵我對立之念,豈肯開門納胡,愛之如子?又豈能得羌胡敬逾父母,感戴千秋? 日本江本勝博士之水實驗證明,礦物亦有見聞覺知,而無語言、文化之障礙,與佛法如出一轍。是以我淨宗導師淨公上人奔走世界各地,呼籲放下對立,廣施愛心,促進和平;且曾在新加坡成功聯合九大宗教,證明德之所至,無不可感,導師懿範,與先賢輝映古今,足證性德亘古不變,依之而修,果報同然。為弟子、為後世者當奮起矣,何障不可消,何怨不可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