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海(四川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邛海
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古稱邛池,屬更新世早期斷陷湖。
其形狀如蝸牛,南北長11.5公里,東西寬5.5公里,周長35公里,水域面積30平方公里左右;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處34米;
水面標高為1507.14—1509.28米;水位變幅小,集水面積約27平方公里。2002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為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
景區簡介
中文名: 邛海
地理位置: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所屬水系: 長江幹流金沙江支流雅礱江支流安寧河
水域面積: 30平方公里左右34平方公里
最深處: 34米
蓄水量: 3.2億立方米
類 型:斷陷湖、高原淡水湖
景區面貌
邛海,位於四川省西昌市城區東南5公里處。 東接與昭覺縣之間的界山;南為螺髻山北坡低山;北至西昌市區所在的東、西河谷地;形似蝸牛出殼。南北最長11.5公里,西北寬1.5公里,西南寬5.3公里,平均寬2.7公里,東西最寬5.5公里。岸線長35公里。
最大面積為31平方公里,1957年航測為30.1平方公里;《涼山州志》所載面積為29.3平方公里 。由於官壩河、鵝掌河等山溪河大量泥石進入邛海,湖面逐年在縮小。據2010年代西昌市政府制定的《西昌市邛海湖環境保護規劃實施方案》,按湖泊水位1510.3米計,湖面面積27.87平方公里。是四川第二大淡水湖。
邛海為一斷陷湖,屬史前地質構造運動斷陷形成。湖泊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面與西昌市區相連。湖岸東西陡峭、南北平緩,特別是北部與城區之間,有一約50公平方公里的廣闊平原,構成湖盆糧食、蔬菜及其它經濟作物的主產區。
邛海處於則木河壓扭性斷裂帶上,該斷裂帶南起普格縣以南,順則木河,越過瀘山東麓邛海湖濱,沿西昌城西部與安寧河隱伏斷裂交接,其走勢為東南——西北向,延長75公里以上。此斷裂活動頻繁,最易引發地震。邛海處在西部氂牛山與東南部螺髻山的谷地中。兩山之間的支脈瀘山又成為邛海與安寧河的分水嶺。
氣候特徵
邛海地區屬於中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氣候區,素有小「春城」之稱,蘊藏着豐富的氣候資源, 氣候特點是:冬暖夏涼、四季如春。
全年93%的雨量集中於夏半年。雨季夜雨率高,夜雨量占全年雨量的75%左右。白天盆周山區氣溫較低受熱慢,空氣下沉,不利水汽凝結,少雨,午後盆區氣溫迅速升高,夜間盆周的空氣沿山坡抬升,有利水汽凝結,因而多雨。
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境內海拔高,緯度低,太陽高度角大,晴天多,日照時數多,紫外線強,風速大,水汽蒸發大,濕度小,霧日極少,能見度好。冬春時節常常是天高氣爽,白天風和日麗,夜晚清風皓月,有「月城」之稱。
四季不明顯、乾濕季分明。境內12月至次年3月為乾季,6-9月為雨季。乾季,氣候乾燥,日間午後氣溫高,日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午後地面風較大。雨季,降水集中,雨量充沛,日溫差小,多陰雨、夜雨。加之此季節,空氣層結很不穩定,對流旺盛,雷暴冰雹頻繁。由於季風的強弱和進退的時間不一,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常遭受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
過渡季節氣候多變。境內的4-5月和10-11月是冬夏氣流更迭的季節,稱為過渡季節。4-5月是乾季向雨季轉換,既具有乾季氣候特徵又具有雨季的一些氣候特徵。 [3]
生物資源
據調查,邛海地區鳥類(主要指留鳥)共32種,隸屬9目19科。優勢種為大山雀、麻雀、紅頭長尾山雀;普通種留鳥為普通翠鳥、大嘴烏鴉、烏鶇、鵲鴝;主要分布在湖邊濕地環境中。 [15]
邛海水面的鳥類主要有白鷺和海鷗及其他野生鴨類(以野生黃鴨為主)。
邛海地區水生植被22種,涉及15個科18個屬,具體各類有:水竹、蘆葦、蘆竹、菖蒲、荷花、茭白、水蔥、茡薺、水生美人蕉、茨菰、睡蓮、野茭、荇菜、空心蓮子草、浮萍、鳳眼蓮、金魚藻、輪葉黑藻、馬來眼子菜、苦菜、菹菜等。 [16]
邛海魚類豐富,有40多種魚類。土著魚類20餘,外來魚類20餘種,邛海魚類組成包括長江系的石爬鮡,紋胸鮡,鱸魚,白甲魚,存量較少;
存量較多的包括邛海鯉魚,邛海白魚,邛海紅鮊,白鰱魚,草磅,花鰱魚,白條魚,細鱗,青班,雞魚,廉尖,石蚌。邛海白魚、邛海鯉為邛海特有種。
景區文物
人文景觀
邛海不僅景色秀美,湖畔還有邛海公園、觀鳥島濕地公園、邛海賓館、新沙灘漁村、蓮池、月亮灣、陽光度假村、蘿莎玫瑰園、天下第一缸、青龍寺、老海亭遺址、核桃村觀賞園和省體委水上運動學校等景點。
光福寺
是瀘山宗教建築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氣勢最恢宏,香火最興旺的佛教建築群。 光福寺大殿前有一巨型照壁,照壁寬14米,高12米,正面篆書「川南勝境」四個大字,背面為明朝正德年間狀元楊升庵在火把節夜宿瀘山時,在此吟出的名句《瀘山觀火炬詠懷》:「老夫今夜宿瀘山,驚破天門夜未關。誰把太空敲粉碎,滿天星斗落人間」。[2]
青龍寺
在西昌邛海東岸,始建於明萬曆45年(1617年),主要奉祀青龍王。 寺廟內有甘雨亭、彌勒殿、龍王殿、供奉「東方三聖」的藥師殿,以及供奉「西方極樂世界三聖」的主殿三聖殿。附屬建築有觀景平台和小青河野趣露營休閒區等。 [25]
濕地景觀
觀鳥島濕地公園,
位於邛海西岸北端、觀海路東側,北連小海,南接邛海賓館的釣魚台和映月潭,形成了2100米的海岸線濕地。是依託邛海鳥類繁多的天然優勢資源而專門設置的一個濕地公園,供大眾遊憩的綠色空間。 [3]
夢裡水鄉濕地,
位於邛海西岸北端,南接觀鳥島海門橋,北至海河,東連邛海,西至濱海綠道, 濕地總面積2600畝,
四區:百花洲錦繡區、蘆花盪群島區、閒雲野鶴遊覽區、白鷺灘觀鳥區。
兩帶:陸上親水觀光帶、葦間行船觀光帶。
三入口:
北端海河入口,中部瀛海亭主入口、西南面白鷺灘入口。於2011年6月29日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26]
煙雨鷺洲濕地公園,
處於城景結合部,將城市與邛海的距離縮短至1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總占地面積3530畝,其中水域濕地面積947畝,陸域濕地面積2583畝, 主要呈現「一湖三河多濕地,一帶九園十八景」的特色景觀。 [26]
西波鶴影濕地
北起邛海公園,東連邛海岸線,西至107省道,南達邛海灣國際大酒店,總面積1750畝,南北長5公里。
夢尋花海濕地
位於邛海東北岸,西起小漁村景點(與邛海濕地三期相連接),東至現狀環海路,北至規劃環湖路以北的林帶邊緣,南至青龍寺以南900米(與邛海濕地六期相連接),規劃面積8341畝,其中水域濕地面積2329畝,陸域濕地面積6012畝。
夢回田園濕地
位於邛海南岸,海南鄉境內,東西長約6公里,西起邛海灣酒店與邛海四期濕地(西波鶴影)相接,東至核桃村張家果園與邛海五期濕地(夢尋花海)相連,南以環湖路為界,北臨邛海岸線, 建有鵝掌河、大溝河、龍溝河、紅眼河、踏溝河等五大自然生態廊道,並設置蘆盪觀魚、壟間清池、稻香村屋、古岸踏歌等八大景觀 [26]
視頻
秀美邛海濕地公園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