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那一場與怨恨無關的親情(楊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那一場與怨恨無關的親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那一場與怨恨無關的親情》中國當代作家楊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那一場與怨恨無關的親情

常常一個人在想,古人都能以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去看待親情。以天下男女皆兄妹去看待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可是,在我們這個家族裡,父親兄弟姐妹間做到了嗎?我們兄弟姐妹間做到了嗎?父輩們,如果想要去尋找那份大手拉小手的親情的感覺,也許在今生已經不能重溫曾經的那份溫暖了,因為他們兄弟姐妹之間已經越走越遠了。其實在我自己看來,父輩們彼此沒有做到,也許我們兄弟姐妹間更沒有做到。因為尊重和包容是彼此的心靈回應!無論是親友愛情,需要一家人共同去努力。這麼些年來,從父親和我們兄弟姐妹的身上讓我明白,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每個人的心都一般大小,所謂的心大,原來是被委屈和忍讓撐大的,兄弟姐妹之間,年齡大的需要去包容着年齡小的之任性,年齡小的就應該知道那是一種疼愛和包容,不能錯誤的理解為那是家人給自己應給的幸福和權力。

坐在我家對門的四爺,是爺爺最小的兄弟,所以我們都叫他四爺。其實,爺爺兄弟一共六人,老三很小的時候,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年代因病去世了,老四也因家境貧窮送給了固原蘇氏人家,他的兒孫們現居固原小口。自然爺爺也就排行老三了,坐在在我家對門的也就是四爺了。他的兒女們,也是我的姑姑叔叔,在我的眼裡,他們兄弟姐妹間的和睦和彼此的尊重,真的讓人好羨慕。無論是家裡任何的大小事都會在節日裡聚到一起,又說又笑,姐是姐,妹是妹,彼此尊重,小的從來不會在大的面前耍脾氣使個性。二十多年來,也從沒聽到他們兄弟姐妹間的爭吵。這也許與四爺曾經是教師的原因有關吧,教育有方。看着開開心心的一家人,血濃於水的親情,讓人眼饞,真是羨慕嫉妒。夢境中多希望我的父親兄弟姐妹和我的兄弟姐妹也是如此,該多好呀,可是這些在父親和我的兄弟姐妹間從來沒有看到過。

我的爺爺,是他們兄弟當中的老三。爺爺其實就是曾經我讀過的那本左側統先生的《骨瀟》里某篇文章的主人公,在他的筆下我第一次讀到了爺爺的倔強和固執。記得曾經在他的筆下,稱爺爺是扁頭支書。我也不知道是爺爺的外號還是美稱,如果左側統先生還活着,可能扁頭支書的故事也許還會在他的筆下繼續。

在我的記憶里,爺爺最大的特點,是一個他說是,你不能說否的人,無論對錯。要不順着他的意思他會和你急。如果他說1加1等於3,你為他鼓掌,你仔細留神會發現 ,他的眉毛都會跟着臉的神經在一動一動的。爺爺一共有七個孩子,老大是我的父親。在我從小到大的記憶里。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兄弟姐妹間很少來往,印象中,彼此有時候很長一段時間不說話,甚至於幾年,或者多年。看的出來,在親情的感覺里純屬於一種敷衍,找不到親情的溫暖,有時候感覺都好像不是兄弟姐妹,好像是仇人一般少了些言語。多年來,兄弟之間甚至於「刀光劍影」。這也許是爺爺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會在女兒女婿面前說兒子的這不好,那不好的原因,造成了父親和姐妹們之間的長期隔閡的原因吧。或者都是父親那輩兒兄弟姐妹間的文化都不是太高,一直糾結於家庭小事的糾纏中。我也找不出任何的原因,他們為什麼那麼生疏,甚至於他們的關係處於敵我矛盾的狀態中。本來長期看起來不太和睦的親人之間,由於奶奶的離世後,兄弟姐妹間又多了些疏遠很少來往,我估計他們之間親人之間也許彼此都不知道兄弟姐妹的電話。

到了我們這輩兒,父親還是延續了爺爺的教育方式。一意孤行,任何的錯都是老大的。我的弟弟初中還沒有畢業就輟學了,兩個妹妹,小學也沒有上完。無論是對錯,在父親的眼裡,他很少去教育弟弟妹妹對大哥的不敬,也很少當着面去訓斥他們。相反,挨罵的永遠是老大。面對父親這樣長期對家庭瑣事的處理,自然,老大在他們的眼裡說話,就從沒被兄弟和妹妹洗耳恭聽或是尊重過,從來沒有尊重可談,有時候,兄弟妹妹的電話打進來的話語,讓人感覺成了一種機械式的命令,沒有一點兒,長兄如父的尊重。所以我選擇了儘量的去和他們少說話,別讓弟弟妹妹誤解,畢竟他們的文化有限,偶爾會把我想要表達的意思誤解,所以我怕了,我怕和他們說話,一句細小的話語,在他們小學文化的理解中怕被扭曲,隨即會在父親那裡會成為是對他們的不包容。也許只有時間會慢慢的磨練他們的不成熟,時間告訴我,他們總有成熟的那一天,因為我也曾經年輕過,混蛋過。

小時候可以任性到有去把天捅破的妄想,經過這麼多的人情世故,才發現,人原來不光是為自己活着,還要在現實的社會裡,去違背你本來倔強直爽的性格去做人,做事。父輩兄弟姐妹間緊張的關係在我們兄弟姐妹間不能在重演。我多想,找回童年時大手拉小手的感覺,找回小時候兄弟妹妹多吃一塊糖的溫暖。在父母的晚年裡,包容父輩的教育方式帶給兄弟姐妹間的目無兄長,努力的試着別讓這種親情間的隔閡在繼續,或者在我的孩子身上延續下去,希望我的兒女讓他們像四爺爺家的兒女們一樣,大手拉小手永遠的走下去,相依為命。因為慢慢成熟的我知道,人生真的很短,下輩子我們不一定還是親人,活在今生,且行且珍惜。

無論是父親兄弟姐妹之間,我和兄弟姐妹之間的隔閡,那只是一場與怨恨無關的親情,只不過是人生慢慢長大的的一個過程,一個親人之間不成熟的過度。也許在彼此親人離世的那一刻會留下一串傷心的淚,其實經歷過生離死別的我知道,那串淚不光是一份疼愛,更是一份良心的懺悔,懺悔曾經年少時的輕狂和任性。或者更確切的說,那是一份長大,可是已經晚了,淚水彌補不了曾經遺失的那份親情,學會感恩,學會包容,且行且珍惜,別讓遺憾留在懺悔的淚水中那是一場與怨恨無關的親情,試着去溝通和交流……

[1]

作者簡介

楊劍,男,寧夏吳忠紅寺堡區,文學愛好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