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那年麥收(梁衛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那年麥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那年麥收中國當代作家梁衛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那年麥收

芒種後的第三天,一人騎共享單車在羊益路上急馳,羊益路兩旁一望無際的麥田向天邊湧起金色麥浪,已有收割機在大田裡收割作業。望着眼前的麥收場面,故鄉二十幾年前麥收的場又浮現在眼前。二十幾年前的夏天昌濰大平原上的麥子熟了,滾動着一望無際金色的麥浪,於是家鄉石門董村的麥收開始了,那可是一場又一場的男女老少齊上陣的大會戰,從而在我心中留下了一道麥收靚麗風景!

麥收前夜,石門董村家家戶戶傳出了霍霍的磨鐮刀聲,那鐮刀親吻着磨刀石,「沙沙沙」的回聲從一個個農家小院裡傳出,迴蕩在石門董村寂靜的上空。隨意走進一家農家小院就會看到,鐮刀磨掉了久積的銹垢後,鐮刀鋒利雪亮。人們把鐮刀一個個插別在廂房或牆縫上。第二天伴着生產隊裡急急的上工鈴聲,大家急促地開門從東家院裡、西家胡同里一齊奔來,大家推着手推車,腰裡還斜插着鐮刀,頭上扎着頭巾,也有挎着籃子的……就這樣大隊人馬迎着火紅的朝陽,風風火火地奔向那一片片湧向天金燦燦麥浪的麥田,奔向了那一望無邊的麥地。

在遼闊無垠的麥田里麥收大戰展開了,從清晨開始,伴着乾熱風成片成片的麥子收割倒了,綑紮成捆後用拖拉機運到大隊、小隊的場園打場,把麥粒麥皮麥秸分離後、麥粒裝麻包運進糧倉交公糧。誰知麥收的第二天陰天,清早起來天邊湧來滾滾烏雲,那就要搶收搶糧啦!是真正的搶收麥子大戰,那搶收麥子大戰還有驚險的名字就叫做「虎口奪糧」,成了那時「三級幹部」的「口頭禪」。在這場不同尋常的搶收麥收大戰中,魏相坡隊長是麥收總指揮,他的臨陣指揮關乎到了麥收「戰況」 !好在有驚無險,大片烏雲被夏日的乾熱風吹跑了,陰沉沉的天烈日高照,人們在烈日下加快了麥收的步伐……

家鄉石門董的麥收一般男勞力割麥,每人把着6列,割到頭才能歇息;女勞力捆麥運麥,於是每人女人跟着一個男勞力,捆好,別漏下麥子;還有人將成成捆成行的麥子裝上拖拉機拉走;我們這些放了暑假的小學生們則揀拾麥田裡的麥子,捆成捆背回場園記工分……那火熱的麥收場面撼動着田野,至今還迴響在耳旁。

隨着相坡隊長的一聲令下,全體收麥人布開了陣勢,各人拉開了架勢。只見男人們在麥地頭清一色地「一」字排開,一如整齊列隊衝鋒陷陣的士兵,一把把鐮刀如同割扯着一塊巨型的金色綢緞,瞬間就豁開了一道道口子,金黃的小麥在不停地後仰。婦女們緊隨其後,手忙捆麥,兩腿騰挪,捆着一個個麥捆,收穫在心裡。放麥假幫助搶收的學生,心裡還惦記着老師的教誨,快揀快拾,捆成捆背回場園。

鐮刀「唰唰唰」 地響,身上使上了勁,你追我趕割麥上前,見後來的人追上了前面的人就割得更快了,又落下了後面幾個身頭,身前的麥子在搖晃後仰,割麥人在一個勁地往前上,一個個揮汗如雨般在滾滾麥田裡比試着割麥向前,整個麥田裡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處處氤氳飄蕩着濃濃的麥香。

然後是鍘麥、梳麥、碾麥、揚麥……場園上演繹着打麥場上火熱的景象。「咔嚓、咔嚓」的鍘麥聲、「啪啪」的梳麥聲、「咕嚕、咕嚕」碾麥聲、「唰唰」的揚麥聲……演繹着打麥場上的大合唱。麥根瞬間分離,草是草,糧是糧。拉碌碡的魏光風叔,袒露着黑瘦泛紅的脊樑,倒背手拉着圓滾滾、實嘟嘟的碌碡,在吱吱呀呀、嗚嗚嗚地打圓場,碌碡的一圈又一圈裡,碾壓出的是交公社的公糧和莊戶人的口糧。姥爺董子真迎風而站高舉起揚場杴,划過的道道弧線多麼漂亮,留下了唰唰落地的小麥,飄飛了麥芒。打剩的麥秸啊,堆得如座座小山一樣。

如今的石門董村的麥收麥田裡是一番喜人的景象,一台台收割機魚貫開進了麥田,隆隆的機聲如凱歌般嘹亮,收割機取代了大隊人馬,取代了鐮影刀光,儼然成為一個個移動的打麥場, 收割、脫粒、裝袋、拉走,輕輕鬆鬆就收穫了麥子,收穫希望。麥子熟了令人想往。是啊同是金黃的田野,同是滾滾麥浪,卻凝聚着不一樣的時光,收割機收割着翻騰起的滾滾麥浪,但二十幾年家鄉石門董村的麥收景象使我難忘![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