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撩人的年味兒(孫守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那撩人的年味兒》是中國當代作家孫守名的散文。
作品欣賞
那撩人的年味兒
年節是味道,是情結,是傳統,是文化,它穿越千年,行走於鄉村街頭巷尾中和都市高樓大廈間。只要滾燙的血脈里氤氳着華夏民族的情感,你就永遠也低擋不住那撩人的年味兒。
童年時節,每至除夕,全家人總愛圍桌而坐,邊吃邊聊邊守歲。爆竹聲漸漸稀少,我的眼光開始迷離。這時父親常拿「年」這種怪獸來嚇唬我。說「年」其實是面目猙獰、兇惡強悍、生活在荒原中的野獸,專吃各類飛禽走獸,小至瞌睡蟲大至活人,如若一眨眼,就可能把你的頭咬去。這話奇效無比,我立馬警醒起來,睜大了眼睛。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了關於「年」的傳說,也對它產生了一種敬畏之情。
我在鄉村度過了二十二個年節,靈魂深處對年的理解全是那時的記憶。買爆竹,送灶神,貼門神,祭祖禮,送火神,趕廟會,聽大戲,拜大年,吃五花八門的年夜飯,走親訪友……這些活靈活現的場景就像「年」這棵大樹上的枝枝節節,實在讓人心馳神往,情醉神迷。總之,鄉村的年味兒濃,濃得化不開,讓人能賞玩到十足,體悟到深透。
城裡也有年味兒,只不過像天邊飄飛的雲朵,淡淡地來,又淡淡地去,讓人不會產生太多的情趣。不串門,不寒暄,大街小巷空空蕩蕩,只有寒風夾雜着從鄉村飄來的火藥香味兒穿巷口而出,清閒得很,縹緲得很。當然,聚餐是有的,公園裡也能走出零星的三五個人,但這些與熙熙攘攘趕廟會和浩浩蕩蕩拜大年,自不可同日而語。
但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總有貼門神的習俗。這種習俗大約可追溯到隋唐時期,據說,唐太宗李世民得了種怪病,夢中常聞鬼哭神嚎,弄得他夜不成寐,焦慮萬分。大將秦叔寶和尉遲恭聞知此事,全身披掛,分站門之兩旁為之守護,這種方法果然靈驗,李世民不久就大病痊癒。為感激這兩位將軍,他令人畫影圖形,張貼宮中大門的兩側。從此,民間「貼門神」開始大行其道。這只不過是種傳說,但卻能很好地表達人們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春聯,大概起源於桃符,貼春聯當然也是表達一種喜慶之意。相傳後蜀主孟昶曾寫過「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可算作我國最早的春聯。每到年節,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這種美好的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
說到春聯,還流傳着許多趣聞軼事。當年暫居於浙江紹興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在夫人的勸說下,寫了一副「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歲新景」的對聯張貼於門外,半盞茶工夫不到就被人揭走。他只好再寫「鶯啼北星,燕語南郊」,還是不能留住。這下急壞了夫人,王羲之急中生智,又寫道「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樣一副不吉利的對聯沒有人再揭,第二天大年初一他又在上下聯各加三字,變成「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這真令人拍案叫絕不止。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域過年的習俗當然也各不相同。老舍回憶中就說北京那地兒的小孩子喜歡三件事,一是買雜拌兒,二是買爆竹,三是買諸如風箏之類的小玩藝兒。第一種買雜拌兒,其他地方的孩子們恐怕只能望之而興嘆了。到了河南,閻連科曾在文中說,走親戚的禮肉,一條條掛在半空,這真是一種奇觀。浙江要吃醬肉棕子、魚乾,還有噴香的煮芋艿(張抗抗《故鄉在遠方》),福建則要做白糖年糕、紅糖年糕,還有「炸棗」和「五香腸」(斯妤《除夕》)……雖說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終究年味兒沒有變,這都能讓人產生悠長深遠的回味之情。
年節還是一種人生的體悟。異鄉遊子,每到年節總有憂思憂愁縈繞心頭,這種羈旅鄉愁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番滋味。唐代的高適就有一首《除夜作》,他寫道:「旅館寒冷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一個「愁」字把詩人慾歸不能、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當然不是王安石的《元日》詩所能比擬的。蘇軾被宋哲宗貶謫到惠州,他在那裡度過第一個春節時悲感交集,賦詩一首,記下了他感傷的情懷。他說:「前年侍王輦,端門萬枝燈。牙旗穿夜市,鐵馬響春冰。今年江海上,雲房寄山僧。亦復舉膏火,松間見層層。」今昔對比,一盛一衰,一榮一枯,人生感慨,全寄寓在漂泊江海獨處禪房的心境中。
年節怎樣去過,純是一種心境,來不得半點強求。錢鍾書過年,謝絕來客,潛心讀書;馮驥才過年,「閉關」與筆墨獨家對話,這不都是一種情致嗎?你也可以與家人獨處,盡享天倫之樂;也可以雲遊四海,浪跡天涯;更可以圍爐煮茗,捧書夜讀……只要你覺得幸福。
「爆竹聲聲一歲除」,其實,年節對我們來說,既是淺淺的劃痕,又是重重的一筆。過了不惑之年,歲月變得急促而沒有節奏,稍不留神,那流水般的日子就會從你的指間溜走。把握當下,惜時如金,多做些有益於他人的事,當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其實,在濃濃的年味中能生出如此的感想,應當說是有價值和意義的。
年節是味道,是鄉愁,是溫馨,是幸福,是文化,是一首洋溢着濃濃思緒的戀曲。只要你是中華兒女,無論你身處何地,都躲不開那撩人的年味兒。
作者簡介
孫守名,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