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看上去像什麼(閒敲棋子落燈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那看上去像什麼》是中國當代作閒敲棋子落燈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那看上去像什麼
一
「別轉過身,你將引來悲傷/時光宛如海洋,但在海岸邊停滯/你或許明天便見不到我……」聽鮑勃·迪倫的歌,讓夜晚重歸孤獨與靜默。
「你們是我的舊時光,見到你們,不說話,就那麼一起呆着也好。」你盼回來,回到親切的從前。
「沒有遠大前程,我們只有自己。生活中沒有狄更斯,只有眾生芸芸。」你想說什麼?
「我」與「世界」相接的地方,在何處?
二
「下雨,下雨,從早晨下起……如此美好的六月,我得待在……雨打在窗台上,噼噼啪啪,仿佛不停打開無數的小柜子、小箱子、小盒子——無意識而有目的地,在黑夜中,在院子裡,我那棵婀娜的合歡樹以其特有的方式沐浴着雨水,順從地發出持續的沙沙聲。」
「我在街上構思,接着午餐時(有肝和土豆泥、李子蜜餞)和午餐後,去薩克家(3點)前,也在構思。天下着雨,很高興我穿了深藍色外套、黑皮鞋、雨衣,在電車上,我構思完了全詩,順序如下……」
讀《致薇拉》,納博科夫寫給妻子薇拉的信,不曾忽略生活中每一個新鮮有趣的細節。
他告訴妻子一日三餐吃了什麼,自己的穿着裝扮,做了什麼,寫了什麼,有什麼新發現,遇到哪些人。妻子不在身邊時,他的思念,他的夢境,他關於寫作的種種想法,他朗讀自己的作品,小說或詩歌,現場聽眾的表情、反應與評價……事無巨細,哪怕最細微的感受,他都會說給妻子聽,啟動所有感官,他全身心與妻子交流。
三
葉子沒有顫動,窗外沒有一絲風,雨消失了一整天。
有點好奇你如何構思一個故事,每天按照怎樣的寫作軌跡運行?我這樣天馬行空,永遠沒辦法完成一部小說。
只是例行公事記日記,記下每天遇到想到的人和事,記下思想的流動,小鳥的啁啾,季節的變化,江水的潮湧潮落,城市與人的交流,天氣的陰晴冷暖,身邊的發生,這些遠遠不夠。
一天中的某段時間,想完全沉浸於寫作中,忘卻身邊世界,真正走進那片絕對孤獨之境。
人先是與自己對話,而後才是與他人與世界的對話。靜下心等等自己,而不是驅趕自己。
生命終會消亡,有沒有想過以何種方式不朽?
那是天才們思考的事,我在意的是能不能把飯菜做的更可口。
四
有些書在對的時候讀到,讀一本就收穫一本。
也許你不能很快說出自己讀到什麼,但你能感覺到通過這樣一場精神洗禮般的閱讀,自己身上發生了一些改變。
我在聽你講你的閱讀體驗。
「我現在還沒有理清自己的思想,不能馬上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全部說出來,但《約翰·克利斯朵夫》、《局外人》、《西西弗斯的神話》、《鼠疫》這些作品真的對我產生了影響。當下的生活困擾我們的,不單是對過度物質化的不滿足,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匱乏。羅曼·羅蘭和加繆都塑造了獨特的「這一個」,通過尋訪約翰·克利斯朵夫與莫爾索的生命軌跡,我們了解到什麼?這一生,我們曾經歷的和我們將要經歷的便構成我們整個人生。通過閱讀中的鏡像視角,通過這種方式,其實我們是在觸摸自己的生命,告訴自己,不要怕,要緊緊擁抱它;不要怕,不要拒絕生活,就算遭遇坎坷和不幸,也不要拒絕生活。」
五
我們是詩歌的孩子,是美和善的孩子,而不是惡的孩子。
看動畫短片《丹麥詩人》,作品追溯生命的源頭,詩歌的源頭,人從何而來,詩歌從何而來,追尋生命的偶然與奇蹟。
寫不出詩的詩人去他鄉尋找心靈震撼。他在旅途中找到所愛的人,而所愛的人就要出嫁。
上天如何讓我們遇見,一生僅有一次的重逢?永遠不剪的長髮,只為所愛的人而留。幾經歲月輾轉思念無盡處,他們終於又找到彼此。
喪失靈感後精神苦悶的年輕丹麥詩人凱爾·格魯森乘船從丹麥到挪威,他要去尋訪一位挪威女作家,想從她那裡重新獲得靈感啟示。一路行程中有幸福與不幸,富有與貧窮的目睹,更有與愛的邂逅,也遇見了奇美的月夜星光。
這是詩人的詩歌之旅,也是詩人的生命之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