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邸乘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邸乘光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邸乘光,男,安徽亳州人,系全國黨的建設研究會特邀研究員[1];安徽醫科大學人文學院兼職教授;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政治學會理事;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委員,省馬克思主義學會副會長,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省政治學會副會長,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會、省直機關黨建研究會、省社科知識普及研究會常務理事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鑑定專家;省人大地方立法諮詢專家庫成員,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評審專家庫、省社會科學獎評審專家庫、省社會科學研究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專家庫成員[2]

1994、1998年兩次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6、2013年兩次被省直機關工委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1997年度入選省首批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999年度被批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4年被評為"安徽省優秀理論工作者"[3]; 2007年入選省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社科理論類)拔尖人才;201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2011年獲省直機關"五一"勞動獎章;2012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徽省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4]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全國黨的建設研究會特邀研究員;安徽醫科大學人文學院兼職教授

出生日期----1954年9月

出生地點----安徽亳州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山東大學哲學系

參研課題

1.主持的課題: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健全黨員民主權利保障制度研究》。

2.參與完成的國家課題有:《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亳州卷》、《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天長卷》、《百縣市經濟社會跟蹤調查·馬鞍山卷》、《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思想史》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問題研究"等。

3.主持或參與完成的省部級課題有:《鄧小平改革思想研究》、《新時期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問題研究》、《皖江農村文化考察》、《關於機關黨員主體地位落實情況的調查》、《我們黨開展學習的歷史經驗與建設學習型政黨現實意義研究》和《創先爭優與堅持黨的根本宗旨》等。

4.主持和參與完成的省領導下達或圈定課題有:《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研究》、《完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機制研究》、《我省黨政機關黨內民主建設調查研究》、《安徽省保障黨員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情況調查》、《選人用人問題及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等。

5.主持或參與完成的有關部門下達和委託課題有:《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讀本》、《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學習讀本》、《全民創業學習讀本》、《關於黨內選舉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論觀點》、《2010安徽人才發展藍皮書(總論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大繁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作用》、《"大拆違"與加快合肥發展研究》等。

6.主持或參與完成的省社科聯課題有:《"三個代表"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新發展》、《安徽省城鄉公眾社會科學素養與需求研究》、《社會科學普及立法問題研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百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知識百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百問》、《科學發展觀與社會科學知識普及》、《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一項系統工程》、《社會科學知識普及初探》等。

7.主持完成的其他招標課題有:安徽省社會主義學院2010年度招標課題《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理論基礎》、2011-2012年度招標課題《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完善與發展》等。

8.主持或參與主持完成的院重點課題有:《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加快發展研究》、《論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新世紀黨的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實踐》、《用"三個代表"思想統領社會科學工作》、《以人為本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

研究成果

出版合著及參撰著作《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思想史》、《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學習讀本》、《毛澤東鄧小平經濟思想研究與比較》、《當代馬克思主義動力論--鄧小平改革思想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百問》、《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百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知識百問》、《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與實踐》、《新時期黨的思想建設》、《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讀本》、《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手冊》、《公民道德建設知識300題》、《論農村基層政權建設》、《鄉鎮政府工作講話》、《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亳州卷》、《皖江農村文化考察》、《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天長卷》、《邁向和諧的馬鞍山》、《安徽省城鄉公眾社會科學素養與需求研究》、《全民創業學習讀本》等,主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論要》等,編著《鄧小平江澤民論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中國經典誠信故事》等。

邸乘光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科學社會主義》、《社會學研究》、《教學與研究》、《文史哲》、《史學月刊》、《政治與法律》、《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州學刊》、《山東社會科學》、《湖南社會科學》、《青海社會科學》、《甘肅社會科學》、《新疆社會科學》、《探索》、《理論探討》、《理論學刊》、《人民論壇》等數上百家報刊發表論文400餘篇,其中僅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的就有近40篇次。

獲獎情況

研究成果獲獎30餘項次,其中:

著作:1.《當代馬克思主義動力論--鄧小平改革思想研究》(合著)獲省1993年度"五個一工程"獎;2.《皖江農村文化考察》(合著)獲省第三次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3.《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思想史》(合著)獲省社科獎(2005-2006)榮譽獎。

論文:1.《論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合作)獲中宣部和省1993年度"五個一工程"獎;2.《鄧小平論政治穩定》獲省第三次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3.《我們的根本目標是共同富裕》獲省第五屆"五個一工程"獎;4.《鄧小平的經濟-政治統一思想》獲省第六屆"五個一工程"獎;5.《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的光輝典範》獲"全省鄧小平理論研究文章"一等獎。

調研報告:《關於機關黨員主體地位落實情況的調查》獲中組部2009年度重點課題二等獎。

主要論文

1.《企業黨組織實現其領導的根本途徑》,刊於《大慶社會科學》1986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工業企業管理》1986年第10期全文轉載;

2.《關於正確處理黨政關係的幾個問題》,刊於《淮北煤師院學報》1986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共產黨》1987年第1期、《科學社會主義》1987年第2期全文收入,並摘編《科學社會主義》學術卡片2張(發行號為:KSH1987-141、142);

3.《論思想政治工作若干方面的層次性》,刊於《大慶社會科學》1987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思想政治教育》19867年第7期全文轉載;

4.《關於社會主義制度文明問題的思考》,刊於《山東社會科學》1988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摘編《科學社會主義》學術卡片1張(發行號為:KSH1988-260);

5.《再談正確處理黨政關係的幾個問題》,刊於《青海社會科學》1988年第2期;

6.《簡析"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科學含義》,刊於《大慶社會科學》1988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思想政治教育》1988年第12期全文轉載,《中國共產黨建設全書》第7卷(《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轉摘(P531-533),《中國領導科學文庫》第2卷轉摘(P641-642);

7.《試論社會主義政治的基本特點》,刊於《理論界》1988年第5-6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科學社會主義》1988年第9期全文轉載,並摘編《科學社會主義》學術卡片1張(發行號為:KSH1988-409);

8.《黨政分開與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刊於《南京政治學院學報》1988年第6期;

9.《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民主政治特徵》,刊於《安徽省委黨校學報》1989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科學社會主義》1989年第12期全文轉載,並摘編《科學社會主義》學術卡片1張(發行號為:KSH1990-143);

10.《"黨主立憲制":合適政體還是將錯就錯?》,刊於《社會科學》(上海)1989年第11期;

11.《政治體制改革只能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刊於《西北民族學院學報》1990年第1期;

12.《關於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問題的思考》,刊於《青海社會科學》1990年第3期;

13.《加強黨的制度建設問題的思考》,原刊於《安徽省委黨校學報》1990年第1期,《中國共產黨建設全書》第7卷(《黨的政治建設》)轉摘1700字(P846-847);

14.《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刊於《江淮論壇》1990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共產黨》1990年第10期全文轉載,《黨建寶典》一書全文收入;

15.《正確認識黨群關係的本質》,刊於《科學社會主義研究》1990年第9期;

16.《人類社會歷史上的第一個"廉價政府"》,刊於《科學社會主義研究》1991年第3期;

17.《國際精神與民族傳統相結合的產物》,刊於《史學月刊》1991年第3期;

19.《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現狀與對策》,刊於《社會學研究》1991年第3期,《中國社會學年鑑》(1989-1993)在"研究狀況"《農村社會學研究進展》中兩處介紹了該文的觀點;

20.《關於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目標的思考》,刊於1992年7月13日《光明日報》第3版(科學社會主義"專欄);

邸乘光

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圖片

21.《社會主義民主的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刊於《陣地》1991年第6期,《人權民主自由縱橫談》一書全文收入,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科學社會主義》1991年第12期全文轉載,並摘編《科學社會主義》學術卡片1張(發行號為:KSH1992-117);

22.《也談社會主義條件下的"主人"和"公僕"》,刊於《真理的追求》991年第12期,《文摘報》1992年2月16日"理論園地"版轉摘該文論點;

23.《人民當家作主是一個馬克思主義原則》於《青海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新華文摘》1992年第1期選目,《甘肅社會科學》1992年第3期作"論點摘編";

24.《三談正確處理黨政關係的幾個問題》,刊於《西北民族學院學報》1992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2年第4期選目;

25.《工人階級內部統一戰線的歷史考察》,刊於《科學社會主義研究》1992年第2期;《鄧小平思想寶庫》一書轉摘。

26.《鄧小平論黨群關係問題》,刊於《聊城師範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2年第6期選目,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共產黨》1992年第7期全文轉載,《鄧小平思想通覽》一書轉摘;

27.《鄧小平論政治穩定》,刊於《人民論壇》1992年10月號,《新華文摘》1993年第2期在"論點摘編"欄以《鄧小平論政治穩定的基本內涵》為題轉摘,《安徽日報》1993年3月31日在"精品屋"欄以《鄧小平論政治穩定的基本內涵》為題轉摘;

28.《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內在屬性》,刊於《理論導報》1993年第1期;

29.《論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合作,署名"宛申"),刊於1993年6月28日《人民日報》;《安徽日報》6月28日全文轉載,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科學社會主義》1993年第7期全文轉載,並摘編《社會主義研究》學術卡片1張(發行號為:SY1994-64),《新華文摘》1993年第8期選目;《學習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文庫》一書全文收入,《鄧小平理論研究文庫》一書全文收入;

30.《毛澤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思想探要》,刊於《黨史研究與教學》1993年第6期;

31.《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思想論綱》,刊於《探索》1994年第1期;

32.《試論鄧小平理論的基本特點》,刊於《教學與研究》1994年第1期;

33.《試析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論述的特點》,刊於《科學社會主義研究》1994年第2期;

34.《建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學構想》,刊於《文史哲》1994年第3期,《新華文摘》1994年第9期選目,《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4年第4期以《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學的研究對象和理論體系》為題轉摘,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社會主義研究》1994年第7期全文轉載,並摘編《社會主義研究》學術卡片1張(發行號為:SY1995-60);

35.《簡析鄧小平政治穩定觀的基本特點》,刊於《科學社會主義》1994年第4期,《新華文摘》1994年第11期以《鄧小平政治穩定觀的基本特點》為題轉摘;

36.《黨的政治建設三原則》,刊於《求實》1994年第10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共產黨》1994年第12期全文轉載;

37.《論鄧小平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及其貢獻》,刊於《西北民族學院學報》1994年第4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5年第2期選目;

38.《鄧小平論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選擇》,原刊於《喀什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1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5年第5期選目;

39.《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核心》,刊於《甘肅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

40.《簡論鄧小平的實事求是觀》,刊於《新疆社科論壇》1995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共產黨》1995年第7期全文轉載,《鄧小平理論大詞典》介紹該文觀點;

41.《我們的根本目標是共同富裕》,刊於《雲南學術探索》1995年第3期;

42.《簡論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刊於《黨員生活》1995年第4期,《社科信息》1995年第8期以《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為題轉摘;

4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三題》,刊於《理論建設》1995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社會主義研究》1995年第8期全文轉載,並摘編《社會主義研究》學術卡片1張(發行號為:SY1996-159);

44.《巴黎公社廉政建設的基本實踐》,刊於《學術界》1995年第3期;

45.《法制化:理順黨政關係的根本出路》,原刊於《政治與法律》1995年第5期,《社科信息》1996年第1期如題轉摘;

46.《鄧小平的社會主義與愛國主義統一觀》,刊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1995年第5期;

47.《毛澤東民主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刊於《青海社會科學》1995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社會主義研究》1996年第2期、《毛澤東思想研究》1996年第2期全文轉載;

48.《加強對市場經濟條件下黨的建設問題的研究》,刊於《科學社會主義》1995年第6期;

49.《為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鳴不平》,原刊於《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6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哲學原理》1996年第8期全文轉載,並摘編《哲學原理》學術卡片1張(發行號為:ZHE1997-125);

50.《解放思想是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刊於《理論研究》1996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摘編《社會主義研究》學術卡片1張(發行號為:SY1997-98);

51.《正確認識和把握鄧小平理論的主題》,原刊於《學理論》1996年第3期;

52.《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刊於《理論建設》1996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社會主義研究》1996年第12期全文轉載,並摘編《社會主義研究》學術卡片1張(發行號為:SY1997-269);

53.《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刊於《江淮論壇》1996年第5期;

54.《鄧小平的經濟-政治統一思想》,刊於《實與虛》1996年第12期;

55.《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不動搖》,刊於《理論前沿》1997年第20期;

56.《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正確理解和貫徹十五大精神》(合作),刊於《科學社會主義》1997第6期;

57.《鄧小平理論在新的實踐中的豐富和發展》,刊於《理論建設》1998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鄧小平理論研究》1998年第6期全文轉載,南方醫科大學精品課程《鄧小平理論概論》將該文列為參考文獻(文章類);

58.《論鄧小平同志的兩大歷史性貢獻》,原刊於《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

59.《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正確指針》,刊於《喀什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60.《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的光輝典範》,刊於《江淮論壇》1998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共產黨》1998年第8期全文轉載,中共山東省委黨校《研究動態》1998年第7期轉摘;

61.《鄧小平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刊於《安徽農業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鄧小平理論研究》1998年第12期全文轉載;

62.《簡述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理論的重大貢獻》,刊於《青海社會科學》1998年第6期(CSSCI);

63.《中國改革的基本經驗初探》,刊於《合肥教院學報》1999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社會主義研究》1999年第7期全文轉載;

64.《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的歷史條件》,刊於《安徽史學》1999年第3期;

65.《新世紀黨的建設的綱領性文件》(署名"安徽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執筆),刊於《江淮論壇》2001年第4期(CSSCI、北大核心);

66.《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實踐》(署名"安徽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執筆),刊於《江淮論壇》2002年第4期(CSSCI、北大核心);

67.《用"三個代表"思想統領社會科學工作》(署名"安徽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執筆),刊於《江淮論壇》2003年第4期(CSSCI、北大核心);

68.《"三個代表"與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刊於《安徽史學》2003年院慶20周年專輯。

69.《"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個科學體系》,刊於《江淮論壇》2003年第6期(CSSCI、北大核心);

70.《以人為本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署名"安徽省社科院鄧研中心課題組",本人執筆),刊於《江淮論壇》2004年第6期(CASS、CSSCI、北大核心),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政治》2005年第2期全文轉載;

71.《關於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問題的思考》(上、下),刊於《合肥學院學報》2005年第2、3期;

72.《關於加強黨的執政理論建設的思考》(署名"安徽省社科院'黨的執政理論研究'課題組",執筆),刊於《江淮論壇》2005年第4期(CASS、CSSCI、北大核心),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共產黨》2005年11期全文轉載;

73.《鄧小平"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與發展》,刊於《安徽史學》2007年第3期(CASS、CSSCI、北大核心);

74.《黨員主體地位的內涵、本質和特徵》,刊於《黨政幹部學刊》2007年第10期;

75.《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刊於《江淮論壇》2007年第6期(CASS、CSSCI、北大核心);

76.《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特點》,刊於《中共青島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社會主義論叢》2008年9期全文轉載;

77.《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鄧小平理論的創立》,刊於《安徽史學》2008年第6期(CASS、CSSCI、北大核心);

78.《科學發展觀也是一個科學體系》,刊於《中共青島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第8期;

79.《黨員主體地位與黨內民主建設》,刊於《甘肅理論學刊》2009年第6期;

80.《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大繁榮》(署名"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執筆),刊於《理論建設》2010年第2期;

81.《關於機關黨員主體地位落實情況的調查》(署名:安徽省社科院馬列所課題組,主持,執筆之一),刊於《江淮論壇》2010年第4期(CSSCI擴展、北大核心),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共產黨》2010年11期全文轉載;

82.《社會和諧與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刊於《學習論壇》2010年第8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10年12期全文轉載;

83.《政治體制改革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刊於《唯實》2010年第11期;

84.《中國共產黨開展學習活動的歷史經驗》(合作,主持,執筆之一),刊於《北京黨史》2011年第1期,《紅旗文摘》2011年第3期轉摘;

85.《積極推進機關黨內民主建設》(合作,主持,執筆之一),刊於《中州學刊》2011年第1期(CASS、CSSCI、北大核心);

86.《改革完善黨內選舉制度的對策與建議》,刊於《學習與實踐》2011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共產黨》2011年5期全文轉載;

87.《關於我省保障黨員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的幾點建議》(合作,主持,執筆之一),刊於《咨政》2011年2月28日第8期,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王明方同志2011年3月20日批示;

8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基本觀點》,刊於《學習論壇》2011年第3期(北大核心);

89.《中國共產黨建設學習型政黨的現實意義》(合作,主持,執筆之一),刊於《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90.《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理論的創新發展》(合作,主持,執筆之一),刊於《中共雲南省委黨校學報》2011年第3期;

91.《陳雲對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貢獻》,刊於《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92.《着力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刊於《湖南社會科學》2011年第4期(CASS);

93.《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刊於《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

94.《關於改革和完善黨內選舉制度的思考》,刊於《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第5期(北大核心);

95.《陳雲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經驗》,刊於《江淮論壇》2011年第6期(CSSCI擴展、北大核心);

96.《黨內的選舉及變革》,刊於《北京日報》2012年2月27日,2012年3月7日《報刊文摘》以《黨內選舉制度是如何形成的》為題轉載,2012年3月12日《中國組織人事報》以《黨內選舉制度的曲折發展歷程》為題轉載,2012年3月14日《揚子晚報》以《黨內選舉制度是如何形成的》為題轉載,《黨的建設》2012年第4期以《黨內選舉制度是如何形成的》為題轉載,《共產黨員》雜誌2012年第7期以《近年來,黨內選舉制度有哪些新探索?》為題轉摘,《黨政論壇(幹部文摘)》2012年7月號下以《黨內選舉制度是如何形成的》為題轉載,2012年8月16日《新華澳報》(中華大地版)以《中共黨內選舉制度形成的經過》為題轉載;

97.《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刊於2012年3月2日《中國社會科學報》;

98.《在深化改革中推進選人用人科學化》(合作,主持,執筆之一),刊於《中州學刊》2012年第2期(國家社科基金資助、CASS、CSSCI、北大核心);

99.《辨證地理解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於《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12年7期全文轉載;

100.《中國共產黨黨內選舉制度的歷史考察》,刊於《學習與實踐》2012年第3期(CSSCI、北大核心);

101.《哲學社會科學知識普及的地位與作用》,刊於《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12年第1期(CSSCI擴展);

102.《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二個宣言書》,刊於《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103.《南巡談話:鄧小平理論形成體系的重要標誌》,刊於《學習論壇》2012年第4期(北大核心);

104.《從"關門選拔"到"開門競選"》,於《中國青年報》2012年04月30日02版,《民族日報》2012年5月3日轉載;

105.《公開選拔已成中共幹部選拔重要路徑》,刊於《瞭望中國》2012年第14期;

106.《牢牢把握黨內民主建設的核心和根本》(合作,主持,執筆之一),刊於《新疆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CASS、CSSCI),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主編的作為"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課題組成果、"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和"中央編譯文庫"的《中國的民主治理:理論與實踐》之《黨內民主》卷全文收入(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

107.《中國共產黨執政的首要歷史經驗》,刊於《聊城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108.《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基本經驗》,刊於《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

109.《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思想淵源》(合作,主持,執筆之一),刊於《黑龍江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政治》2012年11期全文轉載;

110.《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刊於《湖南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CASS、CSSCI、北大核心);

111.《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創設和確立》,刊於《合肥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12年12期全文轉載;

1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色"的新概括》,刊於《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

113.《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形成與發展》,刊於《安徽史學》2012年第5期(CASS、CSSCI、北大核心)。

114.《着力推進黨的"生命工程"》,刊於《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2年第10期(CSSCI、北大核心),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共產黨》2013年第3期全文轉載;

115.《"黑灰收入"拉大貧富差距》,刊於《瞭望中國》2012年第33(總188)期;

116.《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的理論創新》,刊於《鄧小平理論研究》2012年第4期;

117.《改革開放以來幹部選拔路徑的演變》,刊於《創新》2013年第1期,《黨政論壇(幹部文摘)》2013年4月號(下)、5月號(下)分兩期轉載;

118.《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綱領性文獻》,刊於《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119.《黨的十八大報告理論創新之研究》,刊於《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120.《為什麼要着力提高黨員隊伍質量》,刊於《北京日報》2013年2月25日;

121.《深刻把握"八項規定"的精神實質》,刊於《海南日報》2013年2月26日,《重慶行政(公共人物)》2013年第2期全文轉載;

122.《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不動搖》,刊於《寧夏黨校學報》2013年第3期;

123.《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新部署》,刊於《理論探討》2013年第2期(CASS、CSSCI、北大核心);

124.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幹部選拔路徑的演變,刊於《理論學刊》2013年第3期(CSSCI、北大核心);

125.《科學發展觀與哲學社會科學知識普及》,刊於《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13年第1期(CSSCI擴展);

126.《深化對黨的十八大創新理論的研究》,刊於《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3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共產黨》2013年第8期全文轉載;

127.《十八大報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的新高度》,刊於《武漢科技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

128.《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完善與發展》,刊於《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3年第3期(CSSCI擴展、北大核心),《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10期作"論點摘要";

129.《社會主義:功能、目標與核心價值觀》,刊於《學習論壇》2013年第5期(北大核心),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13年第9期全文轉載;

13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新部署》,刊於《湖南社會科學》2013年第3期(CASS、CSSCI、北大核心);

131.《要更加注重提高黨員隊伍的質量》,刊於《中州學刊》2013年第7期(國家社科基金資助、CASS、CSSCI、北大核心),《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9月16日在文摘版"動車速覽"欄摘發觀點,《光明日報》2013年9月21日在"理論·政治"版作如題"論點摘編",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共產黨》2013年第10期在"論點摘要"欄作如題摘編,《汕頭日報》2013年10月21日在"理論與實踐"版"論點"欄作如題摘編;

132.《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綱領》,刊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叢》,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3年7月版;

133.《統一思想的武器 推動工作的指南》,刊於《寧波日報》2013年8月27日;

134.《正確認識和把握黨員數量與質量的關係》(署名"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執筆),刊於《理論建設》2013年第4期;

135.《科學發展觀的新定位及其重要意義》,刊於《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13年第5期;

13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仍需進一步凝練》,刊於《合肥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5期;

137.《注重黨員質量是馬克思主義重要建黨原則》,刊於《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3年第5期;

138.《馬克思恩格斯使用"黨性"和"人民性"概念的考察》,刊於《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0月28日;

139.《牢牢把握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刊於《寧夏社會科學》2013年第6期(國家社科基金資助、CSSCI);

140.《毛澤東社會主義民主思想探要》,刊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3年第6期(CASS、CSSCI、北大核心)。

參考來源

  1. 邸乘光 ,奇葩調皮網, 2022-02-24
  2. 邸乘光(退休) ,安徽社會科學院, 2014-06-04
  3. 邸乘光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 2021-05-09
  4. 邸乘光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