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鄒憶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鄒憶青

鄒憶青(1938年-2019年10月9日),女,出生於湖南益陽人,中共黨員。著名劇作家,一級編劇。[1]從小喜愛文學、戲劇。196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到中國京劇院從事創作,曾任劇院藝術室主任,主管戲劇創作。2019年10月9日,鄒憶青因病去世,享年81歲。[2]

人物生平

1938年,鄒憶青出生在湖南省益陽縣的一個書香門第。兒時曾跟隨父母輾轉湖南武漢上海

1944年在湖南省益陽縣桃花江光華小學讀書。

1946年到湖北省後在青山小學讀一學期,後在武漢寧波同鄉會某學校繼續讀一學期。

1947年在上海讀高小。

1948年底到湖南省泥江口。

1949年小學畢業。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鄒憶青回到益陽縣的家鄉並休學一年。

1950年秋,鄒憶青考入益陽縣一中,

1951年5月4日,她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曾任益陽縣學聯宣傳部長、學生會女生部長、少先隊輔導員。1953年秋,考入長沙雅札中學(後改為長沙五中)。

1956年秋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五年後畢業,被分配到北京,又由北京市委組織部按其意願分配到中國京劇院從事劇本創作工作。文革期間,曾去紅藝五七幹校勞動兩年,又在幹校小學教學三年。

退休前擔任中國京劇院藝術創作室主任。

1998年退休。

2019年10月9日,鄒憶青因病去世,享年81歲。

人物作品

鄒憶青與戴英祿等人合作編寫近三十部戲劇劇本(京劇崑曲、地方戲曲、歌劇、廣播劇、木偶劇),大都由劇院、團排演或發表出版。

主要戲劇作品中《春草闖堂》(寫於六十年代)已演過百場,並搬演於台灣京劇舞台。《蝶戀花》(寫於七十年代末)影響廣泛,曾有上百個劇團觀摩、移植演出。《李清照》(寫於八十年代)深受知識分子觀眾喜愛。《玉樹後庭花》(寫於九十年代)也曾在港台流傳,並由中央電視台和南京電視台合拍成戲曲電視劇《樂昌公主》,獲廣電部主辦的優秀戲曲電視劇獎。《北國紅菇娘》(即八女投江,寫於九十年代)獲五個一工程獎。《寶馬圓情》(寫於九十年代)獲第五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此外還有《宋慶齡》、《王昭君》、《李鳳姐》、《穆桂英》、《魂斷巴丘》、《晨鐘驚夢》等上演,並有獲文化部主辦會演的劇目獎。

電視連續劇《西遊記》(前後共四十一集),前二十五集曾獲飛天獎金鷹獎。廣播劇《楊柳青青》獲廣播劇獎。以上劇作大都收在《俚雅劇作集》內(共四卷,戴英祿鄒憶青合編,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另有劇本、劇評、散文、傳記文學作品四十萬字發表於《成都舞台》、《廣東戲劇》、《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湖南日報》、《中國戲劇》、《中國京劇》、《戲曲群星》、《劇本》、《中國文化報》、《大舞台》、香港《大公報》及《古今著名婦女人物》、《將帥夫人》、《中國大資本家傳》叢書。[3]

人物紀念

2019年10月9日早,六小齡童發文悼念:「國家京劇院著名劇作家,央視版電視劇《西遊記》編劇鄒憶青老師辭世。《西遊記》的成功是三位編劇對原著的深刻解讀和高屋建瓴的劇作能力體現。願鄒老師一路走好,感恩。」[4]

86版《西遊記》編劇鄒憶青去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