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汝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鄒汝平 |
![]() |
鄒汝平,男,漢族,1962年9月19日出生於山東省威海市,多用途導彈工程技術專家[1],中國工程院院士[2],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中國兵器工業第二〇三研究所研究員。 1979年至1983年,鄒汝平在北京理工大學學習;1983年,進入西安現代控制技術研究所工作;2005年,博士就讀於國防科技大學;2009年,擔任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院長;202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鄒汝平長期從事多用途導彈技術研究和裝備研製工作 。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兵器工業第二〇三研究所研究員
出生日期----1962年9月19日
出生地點----山東省威海市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畢業院校----國防科技大學
人物經歷
1962年9月19日,鄒汝平出生於山東省威海市。
1976年至1979年,就讀於威海一中。
1979年至1983年,在北京理工大學學習。
1983年,進入西安現代控制技術研究所工作。
2005年,博士就讀於國防科技大學。
2009年,擔任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院長[3]。
2021年11月18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截至2019年1月,鄒汝平主持完成「紅箭-10」項目,在研製過程中誕生了上百項發明專利,200餘項國防專利,完成從技術方案的論證確定、性能評估、數據分析、技術攻關到靶場試驗,幾乎所有關鍵的重要技術分析決策;先後主持完成車載多用途導彈、機載空地導彈、彈炮一體防空導彈以及遠程制導火箭的工程研製 。 學術專著&發明專利
據2022年9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鄒汝平出版專著2部;授權發明專利49項 。
科研獲獎
截至2022年5月,鄒汝平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項、國家重大需求領域科技進步獎多項 。
2017年度,紅箭-10」項目,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4]。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授予單位 |
2016年1月 | 2015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創新人物 |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
2017年5月27日 | 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 |
2018年11月 | 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工程建設技術獎」 | 何梁何利基金會 |
2018年12月25日 | 第三屆央企楷模 | 國務院國資委 |
2020年11月 | 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5] | 中國工程院 |
2020年11月 | 全國勞動模範 | 黨中央、國務院 |
- |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 | 中國傑出青年科技創新獎 | 團中央、科技部、全國青聯 |
- | 國防科技工業傑出人才獎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
- | 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
社會任職
鄒汝平兼任北京理工大學顧問教授 。
人物評價
鄒汝平是中國光纖制導導彈技術和裝備的主要開拓者,也是直升機、無人機空地導彈的主要開拓者之一,為中國陸軍精確打擊武器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工程院評)
鄒汝平是中國制導兵器領域的領軍人才,取得了重大的、具有開拓性和里程碑意義的技術進步,為裝備技術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英才網評)
他(鄒汝平)是一個正直的人,真正幹事、心無旁騖的人。他技術思想過硬,在技術上你騙不了他。跟着他干比較舒心,出了偏差,他也不會記仇。(「紅箭-10」常務副總師張延風評)
參考來源
- ↑ 鄒汝平 , 智庫專家網
- ↑ 鄒汝平 ,中國工程院
- ↑ 仰之彌高 鑽之彌堅 他們是領航科學的華夏巨擘 ,騰訊, 2021-11-19
- ↑ 鄒汝平 ,群眾新聞網
- ↑ 兵器工業集團鄒汝平獲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網易,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