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山縣
鄰山縣古屬巴地,因境內有一座山脈叫鄰山(今銅鑼山)而得名。
基本內容
2萬年到1萬年前,鄰山縣地已有人類活動。石制砍砸器、石錛、石斧、骨針、陶網墜及陶紡輪等出土遺物,為當時人類留下的生產、生活器物。1萬年到4、5萬年前,已有原始村落,人們聚居開發。據考證,土著人為「蛇巴」。秦漢時期,「蛇巴」以麻布繳賦,謂賦為宗。宗人由此得名。宗人由遊牧漁獵逐步轉為農耕,商代中晚期即以今渠縣土溪鄉城壩村為活動中心,經濟相當發達,以能釀製名貴的「清酒」,到周代已成為奴隸制國家-----宗國,公元前316年為秦國所滅。 秦國統一蜀、巴、宗後,於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推行郡縣制,置宕渠縣(隸巴郡),治地宗城(今土溪鄉城壩村)。鄰山縣地也屬宕渠縣。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後,仍置巴郡宕渠縣。根據史書記載,宗族古代川東北一帶的土著民族。他們逐步繁衍半大,在大約四。五千年前建立起了原始部落式的「宗人國」。宗族人性喜歌舞,勁勇善射。因作戰時用木板作盾牌,又稱板盾族。當時,宗族人口較少,大多居住在山上以狩獵為生。鄰山為宗人國領地。宗族人是鄰山縣最早的居民。巴人入川,相傳遠古時期,武落鍾離山岑以湖北省長陽縣境內)居住着巴氏樊氏,審氏,相氏鄭氏五個氏族。他們聯合組成一個部落。為爭當部落廩君。他們相約在石穴中比賽擲劍,勝者為長。比賽結果,巴氏務相取得勝利,被大家擁為稟君。巴氏稟君的勢力逐步發展,後來他率五個氏族,順着夷水(今湖北清江)乘船至鹽陽(今湖北恩施),奪得鹽陽女部落的鹽場,並進入四川東部。從此巴人就在這裡定居並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川東地區最大的部落。當時,宕渠、鄰山等地是巴人較為集中的地方。
直至南朝梁大同三年(537),析宕渠縣始置鄰山縣、鄰水縣,屬同時新置的鄰州、鄰山郡所轄。唐《元和郡縣誌》載:鄰山以山為名,「在鄰山縣西四十里,此山重迭,鄰比相次」,故稱鄰山。《四川通志》考證曰:「今有西山,在大竹縣西四十五里,鄰水出焉,蓋即古鄰山也。」隋初郡廢,並縣入鄰水,唐分置鄰山縣,又置鄰州,尋廢州,元時縣省,故治在今四川大竹縣東南四合鄉白鶴林村,按隋志《寰宇記》 《九域志》 皆作鄰山,新舊唐志皆作泠山。
西魏廢帝時,改鄰州為鄰山郡,下設鄰山、鄰水二縣,縣城在金城。唐朝後改郡為州,行政區劃仍實行郡(州)縣二級,鄰山縣縣誌在金城。敬宗寶曆元年(公元825年),大竹縣和鄰水縣同時併入鄰山縣,縣城在金城。以後歷代均有縣治在金城。也曾作為地級市鄰山郡存在過,下轄鄰山縣(四合鄉)、鄰水縣(興仁鎮)、鹽泉縣(童家鄉)、墊江縣(桂溪鎮)四縣,元朝鄰山縣就被大竹和鄰水分割了。鄰山縣縣地包括今天的御臨河流域。縣城金城(四合鄉),至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鄰山縣有很強的區位優勢,在武漢、南充、重慶、古宕渠(今渠縣土溪鎮)四座城市的交輻地帶,是北上京都;南下重慶;西入蜀中;東出巴峽的必經之地, 古代鄰山縣交通發達,有三條官道,即:南北方向有兩條,第一條是重慶通往長安的官道由長壽沿御臨河流域和渠江支流銅缽河北上連接達州、金州(今安康)並連通京城長安;第二條是著名的專為楊貴妃開鑿的荔枝古道,由涪陵入墊江穿越明月山進入鄰山縣,再北上連接今大竹縣城並沿東柳河北上連接當時的宕渠縣、巴州、漢中並連通京城長安;第三條是東西方向的峰門古道,起點是長江邊的忠州,經墊江進入鄰山縣,連接南充並邊通成都(大致是今天的滬蓉高速線路)宋朝大詩人陸游和范成大曾到過鄰山,並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鄰山縣是陸游入川的第一縣,在他到鄰山縣之後就寫下了《鄰山縣道上作》這首詩,表達自己無盡的思念之情。
鄰山縣道上作(宋-陸游) 微雨晴時出驛門,亂鶯啼處過江村。 挽花醉袖沾余馥,迎日征鞍借小溫。 客路一身真弔影,故園萬里欲招魂。 鬢毛無色心猶壯,藉草悲歌對酒尊。鄰山縣(宋-范成大) 山頂噓雲黑似煙,修篁高柳共昏然。 鳥啼一夜勸歸去,誰道東川無杜鵑?[1]
相關視頻
山水這方(鄰山鄰水好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