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郁李仁炮製方法與標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郁李仁炮製方法與標準

【藥材來源】

郁李仁為薔薇科植物歐李Prunus humilis Bge.、郁李Prun,us japonica Thunb.或長柄扁桃Prunus peduncutata Maxim.的乾燥成熟種子。前二種習稱「小李仁」,後一種習稱「大李仁」。夏、秋二季採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及核殼,取出種子,乾燥。

【古代炮製方法】

宋代有「湯浸去皮尖,微炒」(《聖惠方》),焙法(《藥證》),酒浸、麩炒(《總錄》),「湯去尖皮,熬紫色」(《普本》)等炮製方法。元代用火炮(《世醫》;)。明代沿用炒法外,又有蜜制(《入門》)、制霜(《仁術》)、陳皮炒(《準繩》)、面炒(《濟陰》)等法。清代亦沿用炒法,並增加了酒炒(《得配》)的方法。

【現代炮製方法】

  1、郁李仁: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2、炒郁李仁:取淨郁李仁,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深黃色,有香氣逸出,取出晾涼。用時搗碎。

【飲片性狀】

小郁李仁呈卵形,長5~8毫米,直徑3~5毫米。表面黃白色或淡棕色,一端尖,另端鈍圓。尖端一側有線形種臍,圓端中央有深色合點,自合點處向上具多條縱向維管束脈紋;種皮薄,子葉2,乳白色,富油性;氣微,味微苦。大郁李仁長610毫米,直徑5~7毫米,表面黃棕色。炒郁李仁表面深黃色,有香氣。

【質量標準】

郁李仁水分不得過6.0%,酸值不得過10.0,羧基值不過得3.0,過氧化值不得過0.050,含苦杏仁苷不得少於2、0%。

【炮製目的】

郁李仁味辛、苦、甘,性平。歸大腸經、小腸經。具有潤腸通便,利水消腫的功能。   生品通便、行氣、利水的作用較強。用於腸燥便秘,水腫脹滿,小便不利;亦用於食積氣滯,濕腳氣,取其行氣通便,利水消腫的作用。炒郁李仁與生品作用基本相同。因生品作用較猛,通便前常有腹部隱痛,炒後藥性較緩,適於老人、虛人及產後便秘。

【應用選擇】

  1、生用   (1)大便秘結:常配伍柏子仁、杏仁(炒)、桃仁、松子仁、橘皮,為丸服,能潤燥通便,用於津枯便秘,大便燥結,如五仁丸(《中藥成藥製劑手冊》)。若胃腸燥熱,大便秘澀,則常與朴硝(研)、當歸(切,焙)、生干地黃(焙)同用,能瀉熱清腸,潤燥通便,如郁李仁飲(《總錄》)。若氣滯便秘,可於五仁丸內加炒檳榔、青皮。   (2)水腫脹滿:可與檳榔、白朮、茯苓、甘遂、陳皮為末,薑湯送服,用於水腫脹滿,小便不利,有利水消腫作用,如郁李仁散(《世醫》)。若將郁李仁去皮研爛,配粳米、蜜、生薑汁煮粥食之,能利水消腫,治腳氣腫滿,喘促,大小便不利,如郁李仁粥(《聖惠方》)。   2、制用虛人便秘:用法與生品相同。常用於老人、虛人及產後便秘。因患者常常血虛津少,故在潤燥通便方中加入當歸、生地、肉蓯蓉等養血潤燥的藥物;若兼有熱象,津枯較甚者,可在方中加生地、玄參、瓜蔞仁等養陰清熱,潤燥通便的藥物。

【附】

  1、近代的炮製方法還有制霜、硃砂制、蜜制等。   2、文獻摘錄「拌麵作餅,微炙使黃,勿令太熟,空腹食之,當得利,未利再進,以利為度,如利不止,以醋飯止之……湯浸去皮尖及雙仁者,研如膏」(《通玄》)。「去驚風酒炒」(《得配》)。

【總結】

郁李仁古代雖然有多種炮製方法,但其中以炒法為歷代普遍採用。而制霜和蜜制近代也有個別地區沿用。此外,湯浸去皮和研碎比其他炮製方法都早,在唐代就有記載,而且一些古方中也要求湯浸去皮炒用。還有一些輔料制的方法雖然現已不用,但仍有研究價值,如《用藥心得十講》載:「因受驚而失眠,經服一般安眠藥無效者,可在辨證施治的基礎加入酒煮郁李仁(把郁李仁用黃酒煮10分鐘,去酒)15~30克,往往有效」。這說明已被遺棄的某些古法還有發掘的價值。   現今臨床上以生用為主,其原因是郁李仁屬潤下藥,作用並不猛烈,一般人均能耐受,生用取其效捷。但身體較差者,炒用性緩,不傷正氣。 [1]  

【炮製方法】

1.郁李仁《必效方》:「微湯退去皮及並仁者。」《本草蒙筌》:「碎核取仁,湯泡去皮,研爛方用。」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2.炒郁李仁《太平聖惠方》:「湯浸去皮、尖,微炒。」《普濟方》:「湯浸去皮尖雙仁,炒於,研如粉。」現行,取淨郁李仁,文火炒至表面深黃色,有香氣逸出,取出。用時搗碎。 3.蜜郁李仁《雷公炮炙論》:「先湯浸,然削上尖,去皮令淨,用生蜜浸一宿,漉出,陰乾,研如膏用。」現行,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加入淨郁李仁,拌勻,悶潤,文火炒至不粘手為度。郁李仁每100kg,用煉蜜12kg。

【飲片性狀】

小郁李仁呈卵形,長5~8mm,直徑3~5mm,表面黃白或淡棕色,種皮薄,子葉2,乳白色。氣微,味微苦。大郁李仁長6~10mm,直徑5~7mm,表面黃棕色。炒郁李仁表面深黃色,有香氣。蜜郁李仁具蜜香氣。

【質量要求】

酸值不得過10.0;羰基值不得過3.0;過氧化值不得過0.05。

【炮製作用】

郁李仁性味辛、苦、甘,平。歸大腸、小腸經。具有潤燥滑腸,下氣,利水之功。生郁李仁用於腸燥便秘,水腫脹滿。如治療津枯便秘的五仁丸(《中藥成藥製劑手冊》)。炒後藥性較緩,適於老人,虛人及產後便秘。用法與生品相同。如治水腫胸滿氣急的郁李仁湯(《聖濟總錄》)。現今臨床上以生用為主,其原因是郁李仁屬潤下藥,作用並不猛烈,一般人均能耐受,生用取其效捷。但身體較差者,炒用性緩,不傷正氣。

【炮製研究】

唐代《千金翼方》去皮,熟研。宋代《太平聖惠方》湯浸去皮尖,微炒。《聖濟總錄》酒浸去皮;場浸去皮尖麩炒。明代《醫學入門》凡使,湯浸去皮尖,生蜜浸一宿,研如膏用。《仁術便覽》泡去皮,壓去油研。古代雖有多種炮製方法,但其中以炒法為歷代普遍採用。而制霜和蜜制也有個別地方沿用。 [2] ==【炮製方法】==  篩去泥屑,淘淨,揀淨雜質和碎殼,曬乾,用時搗碎。雷公炮炙論》:「凡採得(郁李仁),先湯浸,然,削上尖,去皮令淨,用生蜜浸一宿,漉出陰乾,研如膏用。」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