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鄭州文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鄭州文廟始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年間,乾隆三年曾經大規模修建,光緒二年遭火焚。解放後倖存有清代建築大成殿,因有較大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中國現存第二古老的孔廟,僅次於山東曲阜孔廟。

1963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

文廟簡介

鄭州文廟位於東大街東段路北,市第一人民醫院東200米,始建於東漢,殿宇廊亭200餘間,占地約5萬平方米,東西有過街牌坊各一座。2004-2006年鄭州市人民政府撥款3000萬元,占地14畝,建殿宇廟亭18座80餘間,布局合理,建築典雅,文廟內大成殿前懸掛起了2557斤重的大成鍾,寓意孔子誕辰2557年,2006年12月31日夜舉行撞鐘儀式,標誌着在鄭州消失百餘年的文廟鐘聲將再次響起[2]。文廟內開辦有「先鋒國學大才班」,國學經典教育與現代課程融為一體,讓孩子們從小受到傳統文化的啟蒙教育。

史料記載

山東曲阜的孔廟南京夫子廟北京孔廟吉林文廟號稱中國四大文廟。論格局,論規模,鄭州文廟在這「四大兄長」面前的名氣自然會略遜一籌,但若論文廟的歷史,鄭州文廟卻並非「晚輩」。鄭州文廟建於東漢時期,距今已有1900多年。漢明帝劉莊年號永平,在位17年,即公元58年至公元75年,因此,鄭州文廟的落成時間應該在這17年間。在建於元代大德六年(1302年)的北京文廟、落成於宣統元年(1909年)的吉林文廟和景祐元年(1034年)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南京夫子廟面前,鄭州文廟的歷史僅次於山東曲阜文廟(公元前478年)。也就是說,1900多年前的鄭州就頗有「尊師重教」之風,而且已經擁有學校和相當數量的知識分子。

歷史

鄭州文廟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年)。千百年來,鄭州文廟幾經興毀。元順帝至正六年(1346年),文廟得到重建。明、清兩代,又經多次重修。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文廟又遭大火,幾乎「毀壞殆盡」。後來「災事上聞,部議重修,按畝捐款,土木大興,歲兩度始克告成」,但是整體規模已無法恢復。

中華民國初年及抗日戰爭時期, 文廟內數次駐軍,建築復遭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鄭州文廟所屬土地及房屋被劃歸鄭州電力學校所有。1955年,學校對大成殿進行了局部維修。1963年6月,大成殿作為清代古建築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期間,遺存的欞星門、泮池被毀。僅有大成殿和戟門倖存。2004-2006年,鄭州市政府撥款3000萬元,對文廟進行重修,重建殿宇廟亭18座80餘間,並在大成殿前懸掛起一座重達2557斤的大成鍾,寓意孔子2557年誕辰。

視頻

鄭州文廟 相關視頻

視頻: 鄭州文廟航拍
航拍,鄭州文廟,中國古典文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