郙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郙閣漢閣道。關中、隴西通蜀道[1]路。故址在今陝西略陽西二十里的嘉陵江邊。由於江水漲溢,常阻塞交通,東漢建寧時,太守李翕鑿石架木,建閣以便行旅。漢時其地名析里,時人撰《析里橋郙閣頌》以讚揚。
簡介
漢閣道名。故址在今陝西略陽縣西嘉陵江邊。
漢時其地名析里,溪源漂疾,橫注於道,臨江有高崖,水溢時交通受阻。東漢建寧時,太守李翁鑿石架木,建閣以便行旅,時人撰有《郙閣頌》。
相關諮詢
高清經典 | 東漢《郙閣頌》
《郙閣頌》是東漢靈帝劉宏建寧五年(公元172年)刻的一方摩崖石刻。當時,是為紀念漢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閣棧道而書刻的,故全稱《漢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橋郙閣頌》。
該石刻自成一家,獨具丰標,為標準的漢隸八分,結構嚴整,章法茂密,俊逸古樸,風格沉鬱,體態赫奕,在優美多姿的漢隸中,確為我國的藝術[2]精品,是研究祖國文字、書法和東漢八分漢隸的重要實物資料。
近年來,日本書法界,多次遠渡重洋,長途跋涉,前來目睹這塊東漢摩崖刻石瑰寶,並進行多角度的研究。它同漢《石門頌》、《西狹頌》,並稱我國的「漢三頌」。
參考文獻
- ↑ 探秘漢中古蜀道:不僅僅是荔枝的快遞之路 ,搜狐,2024-10-26
- ↑ 朱青生 | 藝術的生命力在於原創性 ,搜狐,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