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郝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郝姓,漢族姓氏。

郝姓在新百家姓排名:第88位 舊百家姓排名:第77位。

出自子姓,其始祖為商朝天子帝乙。相傳契(又稱閼伯)為商的始祖,其母因吞玄鳥(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賜姓子。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為火正和司徒,掌管火事和教化,居於商(今河南商丘南)。商族後來不斷的壯大,終於在契的第14代孫湯的領導下,推翻了夏桀的統治,建立商朝。據《通志•氏族略》《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所載,殷商在第27代天子帝乙即位時,將他的兒子子期封於太原郝鄉(今山西太原),其後子孫也以地為氏,稱郝氏。

郝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河南、山西、河北三省為多,這三省的郝姓約占全國漢族郝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

得姓始祖

帝乙。

帝乙傳說遠古時代的太昊,相傳即伏羲氏(又傳說他是古代東夷族的首領)。太昊的佐臣郝骨氏,輔助太昊治理部落。到了商朝末期,郝骨氏的裔孫期,被商帝乙封在太原郝鄉。於是期的後代就以封地名為氏,就是郝氏。

此即《新唐書•宰相世系》所記載:「郝氏出自郝省(骨)氏,太昊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孫期封於太原之郝鄉,因以為氏。」

除此之外,郝姓中還有一些少數民族血統。據《姓氏考略》記載「烏桓有郝氏,又唐時土蠻有郝、楊、劉三姓。望出太原、京兆」。烏桓也作烏丸,古族名,東胡族的一支,秦末東胡遭匈奴擊破後,部分遷烏桓山,因以為名。烏桓族以遊牧射獵為生,漢武帝以後歸附漢,活動在我國北方。烏桓族中就有一些以郝為姓的人。唐代南方蠻族中也有以郝、劉、楊為姓氏的。可見,除了商朝末期以地名為姓氏的郝氏外,古代北方及西南的少數民族中也有郝姓。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

京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曹魏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堂號(部分)

太原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曬書堂:晉朝時候,每年七月七日富豪之家就把衣服拿到太陽下曬,以防發霉或蟲蛀。郝隆當時為桓溫南蠻參軍,有一天他脫了衣服,跑到太陽下摩着肚皮曬太陽。人家問他幹什麼,他說:"曬書啊!"人家奇怪地問:"書在哪裡?"他拍拍肚子回答:"我的書都在肚子裡呢。"

豐文堂:源出郝經,字伯常,元朝陵川人(今山西陵川)。元世祖即位前召他詢問經國安民之道,他條陳數十事,元世祖大悅,待繼位後,即任其為翰林侍讀學士。郝經曾充國使出使南宋,被留不屈,居十六年歸。在留宋期間,郝經著述甚多,其文豐蔚豪宕。故其族人以"豐文"為堂名,此即郝氏"豐文堂"之由來。 [1]

研究考證

郝姓,源出複雜,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

源流一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又稱郝骨氏(又稱郝省氏或赫胥氏),屬於複姓省文簡改為氏。《新唐書•宰相世系》所記載:"郝氏出自郝省(骨)氏,太昊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孫期封於太原之郝鄉,因以為氏。"據史籍《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相傳,在炎帝神農氏又叫郝骨氏,為太昊(伏羲氏)的輔佐大臣,曾幫助太昊治理部落。郝氏家譜關於郝鄉的記載,在南朝梁武帝時任江夏郡太守的郝回寫的"丹陽郝氏源流總序"一文中稱:"郝氏出於赫胥,為太昊佐臣,曰郝省。""本風姓,商帝乙之世,裔孫期初封大原於郝,為邦國,後因以為氏,凡郝皆其後也。至春秋時郝為小國,迨隸盩厔之終南,徙并州之太原,周末自終南徙巴蜀漢中。"赫胥氏也稱華胥氏,屬伏羲母華胥氏族,屬於風姓的一支(伏羲氏族為風姓)。到了商朝晚期,郝骨氏有個裔孫叫作郝骨期,被商王武乙封在郝邑(今山西太原),於是郝骨期的後代就以封地名為姓氏,亦稱郝氏。到了殷商末期,郝邑被姬姓周族首領古公亶父所占有,成為周族生息之地。古公亶父,就是周太王。周太王率族人居住在郝邑,周邊的北狄族人常來侵犯,周太王為了避免流血衝突,遂率部離開郝邑,向西南遷徙到歧山腳下(今陝西寶雞歧山一帶),在渭水平原地區開始逐漸壯大起來。

傳到周太王之孫姬昌,成為殷商四大諸侯中的西伯侯,最後其子周武王成功地推翻了殷商王朝的統治,建立了西周王朝,到周成王封其弟叔虞於晉國,郝邑歸晉侯所有。

源流二

源於子姓,出自殷商第二十七代帝王帝乙之子子期的封地郝鄉,屬於以居邑名為氏。相傳契為商的始祖,帝嚳(高辛氏)之子。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為司徒,掌管教化,賜居於商(今河南商丘)。相傳其母因吞玄鳥(烏鴉或燕子)卵而生下他,故被賜姓子。商族後來不斷的壯大,終於在契的十四代孫湯的領導下,推翻了夏桀的統治,建立了子氏為王的商王朝。商王朝在第二十七代帝王商康丁子囂即位時,將他的兒子子期封於郝鄉(今陝西周至),稱郝伯。公元前十一世紀,商王朝被周武王滅亡之後。亡國後,在郝伯子期的後裔子孫中,有人便以封邑名稱為姓氏,稱郝氏,是為山西郝氏或陝西郝氏;另有的則以國名為氏稱商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郝氏被史稱郝氏正宗,族人皆尊奉商康丁、郝伯子期為得姓始祖。

關於郝氏源流於子姓(古稱好姓)是比較可靠的,如果追溯到上古傳說,反而為謬,那時候連赤字都不存在,何來郝之說,而那些傳說的神話人物,經過後人杜撰,也多不可考。甲骨文記載有"辛亥卜赤王受侑",意思是要問"赤"這位先公會保佑商王嗎?赤字甲骨文上為人或大或天,下為火,意思是祭祀尊敬的先人,而赤字即是郝字前身。先祖契為火正,也稱閼伯,商王氏族給後人取名有以齒序排列之規律,即給有貢獻的王族或子孫賜以某位功業顯著的先公之名的情況。先商時期商部族擅於制陶和冶銅,商族人製作的陶器和銅器賣到周邊許多方國,所以先公名多有陶唐之謂,帝嚳的"嚳"其形與唐字極相似,嚳字是後來演變。商太祖成湯甲骨文就稱"唐"、"成唐",子姓後人多尊為"赫"君,古譜有"赫赫成湯,我祖唯揚,世澤郝氏,千古留長"。

源流三

源於匈奴族,出自十六國時期胡夏(大夏)武烈帝赫連•勃勃,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史書記載:"上黨、盧水、汾州郝氏出自匈奴。"匈奴族郝氏出自匈奴鐵弗部。在史籍《魏書•鐵弗劉虎傳附屈孑傳》中記載:"劉虎之曾孫屈孑恥原姓鐵弗,改為赫連耳,自雲徽赫與天連;又號其支庶為鐵伐氏,雲其宗族剛銳如鐵,皆堪人。"1998年5月,在陝西省延安市延長縣黑家堡鎮瓦村忘台莊,出土了一通隋大業九年(公元613年)的《郝伏願墓誌》。這些長期留居陝北各地的匈奴郝氏部落,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與各民族錯居雜處,不斷接受漢文化的薰陶,最終都融入漢民族中去了。他們中的一部分可能徙居外地,而另一部分則在陝北繁衍生息,如今已成陝北地區大姓一族。郝氏主要分布在延長、子長、延川、清澗一帶,與北朝至隋朝郝伏願家族的活動區域相吻合。據文獻《延長縣誌》中記載,至1986年,延長縣的郝氏人口達一千九百八十一人,成為延長縣的大姓之一。其族源除了出自三千年前的商湯的後裔郝氏外,出自匈奴的郝氏又是一個重要來源。

郝伏願墓誌,是陝北郝氏族人源出匈奴郝氏的歷史佐證。

源流四

源於烏桓。為古代烏桓國姓氏。 古代烏桓國以太陽為圖騰,其都城後來也以赤色為記,即今內蒙赤峰一帶。烏桓國後來與其他民族融合,接受漢文化,其人有以圖騰顏色起漢姓稱赤或赫,有以地為姓稱郝,其中赫、郝又多誤記誤傳,混淆起來。

源流五

源於西南夷,出自唐朝時期西南地區,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唐朝時期南蠻有郝氏。據史籍《舊唐書•南蠻傳》中記載:"南蠻有郝、楊、劉三姓。"

源流六

源於党項族,出自宋朝時期西夏國,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史書記載:"西夏人中有郝氏。"

源流七

源於滿族。

其一,源於紇石烈部(赫舍里氏)。紇石烈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古肅慎時代。最遲在唐朝末期,紇石烈已經成為靺鞨(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詳見《金史•本傳》)。到了金朝時期,紇石烈部人口眾多,開始向全國分布。金朝被蒙古與南宋聯軍所滅之後,紇石烈氏族返回東北地區,逐漸分散於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伯都訥(今吉林松源)、多爾濟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黑龍江色欽及穆理哈村(今黑龍江穆理哈村)、塔散堡(今遼寧錦縣塔山)、長白山等地。明代被稱作何舍里氏,明末清初則稱為赫舍里氏族,滿語為Heseri Hala,是建州女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清代是滿族、錫伯族最顯赫的大姓之一,後改漢姓為赫、郝、何、英等姓。

其二,源於伊拉哩氏。據《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伊拉哩氏,亦稱伊里氏、伊拉禮氏、伊喇立氏,滿語為Ilari Hala,漢義"開",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葉赫(今吉林梨樹)、蜚優城(今吉林琿春三家子鄉高麗城村)、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東北十五公里處)、松花江等地,為滿族、錫伯族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錫伯族伊拉哩氏多冠漢姓為郝氏、伊氏、何氏、趙氏、尼氏、潘氏、蘇氏、許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靳氏、李等。

源流八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土家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郝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縻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郝氏,世代相傳至今。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