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郢書燕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郢書燕說是一個成語,拼音是yǐng shū yān shuō / yuè,指的是在解釋文章時曲解了原意,但有時可能也表達出了有價值的觀點,故也不全作貶義。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出 處

先秦·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雲而過書『舉燭』。……燕相白王,王大悅,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

例 句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故持論彌高,彌不免~。」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穿鑿附會

解釋

郢:春秋戰國時楚國的都城;書:信;燕:古諸侯國名;說:解釋。比喻牽強附會,曲解原意。

成語故事

古時候,有個人從楚國的郢都寫信給燕國的相國。這封信是在晚上寫的。寫信的時候,燭光不太亮,此人就對在一旁端蠟燭的僕人說:舉燭。

(把蠟燭舉高一點)可是,因為他在專心致志地寫信,嘴裡說着舉燭,也隨手把舉燭兩個字寫到信里去了。

燕相收到信以後,看到信中舉燭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聰明地說,這舉燭二字太好了。舉燭,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舉薦人才擔任重任。

燕相把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訴了燕王,燕王也很高興,並按燕相對舉燭的理解,選拔賢能之才,治理國家。燕國治理得還真不錯。

郢人誤書,燕相誤解。國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寫信的意思。這真是一個穿鑿附會的典型例子。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引申出郢書燕說這句成語,比喻穿鑿附會,曲解原意。 [1]

視頻

郢書燕說 兒童寓言故事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