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光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郭光燦,男,1942年12月9日生,漢族,籍貫福建惠安。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教授。

現任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物理系教授;中科院方向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科技部973項目"量子通信和量子信息技術"的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中科院-北京大學超快光科學和激光聯合中心雙聘院士。華南師範大學雙聘院士。

2015年8月,郭光燦及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李傳鋒研究組,在固態系統中首次實現對三維量子糾纏態的量子存儲,保真度高達99.1%。

2017年9月,郭光燦院士加盟哈爾濱理工大學理學建設隊伍。 2018年2月,郭光燦院士團隊在半導體量子芯片研製方面再獲新進展,創新性地製備了半導體六量子點芯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半導體體系中的三量子比特邏輯門操控,為未來研製集成化半導體量子芯片邁出堅實一步。

郭光燦
出生 (1942-12-09) 1942年12月9日(81歲)
中國福建省惠安縣
國籍 中國
職業 量子信息學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郭光燦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中國福建省惠安縣

出生日期 1942年12月9日


職業 量子信息學家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信仰 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

代表作品 《量子光學》

人物經歷

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光學學會副理事長,全國量子光學專業委員會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協同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理事、固態量子信息研究部主任。

2017.09,郭光燦院士以領軍者身份加盟哈爾濱理工大學理學建設隊伍 1988年-至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1985年-198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教授。 1981年9月-1983年9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訪問學者。 1965年-1985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講師。 1960年-1965年7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學士。 1955年-1960年,泉州五中。

榮譽獎項

2016年,郭光燦受聘電子科大基礎與前沿研究院名譽院長 2013年,年度科技創新人物。 2013年,南京郵電大學,名譽教授。 2012年,郭光燦先生主講的《來自量子世界的新技術》入選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計劃。 2009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07年,獲安徽省重大科技進步獎。 2006年,獲安徽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2005年,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2004年,華南師範大學,雙聘院士。 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信息科學學部)。 2003年,獲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3年,《量子信息技術的基礎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1年,獲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郭光燦教授長期從事光學和物理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教書育人方面做出突出貢獻,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在科研方面獲得一系列國際水平的成果,被中科院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

年度人物

郭光燦院士入評科學中國人(2011)年度人物評選

提名理由:郭光燦院士主要從事量子信息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由他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量子糾纏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製備出八光子糾纏態,刷新了多光子糾纏製備與操作數目的世界記錄,該項成果標誌着科學家對多光子糾纏的製備與操控達到前所未有的八光子水平,將在量子通信網絡、基於糾纏的量子計算等量子信息過程中獲得重要應用,同時推動了量子糾纏的特性與分類等基本物理問題的研究。

郭光燦院士當選"2013年度CCTV科技創新人物"

當選理由:郭光燦院士主要從事量子光學、量子密碼、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在量子信息的研究中,提出概率量子克隆原理;在實驗上研製成功概率量子克隆機和普適量子克隆機,證實相關的理論預言; 提出量子避錯編碼原理,該原理成為三種不同原理的量子編碼之一,已被實驗證實;提出一種新型的量子處理器,可有效地降低腔消相干的影響,並實現多種信息功能,已被實驗證實;在量子密碼研究中,通過商用通信光路實現北京到天津之間125公里單向量子密鑰傳輸;發明量子密碼通信網絡的關鍵部件-"量子路由器",並通過商用光纖實現四端口量子密碼網絡的通信,實現蕪湖量子政務網;實驗上實現量子受控非門的隱形傳送,理論上提出固態容錯量子計算新方案,為解決量子計算的物理實現提供了可能的途徑;提出一種新型的量子點糾纏光源,該光源可以成為一種高效的光纖遠程通訊的糾纏光源;證明量子信道的私密容量是不可加的;關於量子關聯和量子力學波粒二像性的系列研究。曾獲200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何梁何利獎,安徽省2007年重大科技成就獎。培養博士生數十名,其中四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