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克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郭克莎
華僑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院長
出生 1955年7月
廣東澄海
國籍 中國
母校 中國社會科學院
職業 研究員

郭克莎,男,1955年7月生,廣東澄海人,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國務院研究室宏觀司司長[2]。民生智庫理事長,研究員。中國商經學會副會長,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博士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民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常務理事。

現任華僑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院長[3]、經濟發展與改革研究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4]

人物經歷

1992年7月至今,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政策研究室工作

1993年3月任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研究室副主任

1993年8月任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1994年8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產業經濟學副博士生導師

1996年3月任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研究室主任

1996年被授予中國社會科學院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5]

1998年8月任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做訪問學者

1999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工程第一、二層次優秀人才

2000年3月,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

2000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產業經濟學博士生導師

2003年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院政策研究室研究院,副局級學術秘書

2014年11月,任華僑大學經濟發展與改革研究院院長

工作分工

主持學院全面行政工作,分管人事、財務、學科建設工作,聯繫學院辦公室。

學術成果

主要代表作

《中國:改革中的經濟增長與結構變動》專著?、《中國所有制結構變動與資源配置效應》論文、《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條件和途徑》論文、《論經濟增長的速度與質量》論文、《工業增長質量研究》論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增長質量的變動分析論文。在國內最早提出速度型經濟增長方式造成通貨膨脹的觀點即粗放型淨增長方式造成通貨膨脹,《財貿經濟》(1994.10)

學術論文

1. 《怎樣看待貨幣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速度的關係》,《經濟研究》1989年第3期。

2. 《1979-1988年我國經濟增長因素及效應分析》,《經濟研究》1990年第10期。

3. 《三次產業增長因素及其變動特點分析》,《經濟研究》1992年2期。

4. 《我國資源總配置效應分析》,《經濟研究》1992年第9期。

5. 《產出機構與價格結構的變動關係及其失衡表現》,《管理世界》1993年第2期。

6. 《90年代我國工業發展的前景及對策》(合作),《經濟研究》1993年7期。

7. 《資源配置方式與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合作)《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第3期。

8. 《市場經濟與資源配置》(合作),《管理世界》1993年第4期。

9. 《中國所有制結構變動與資源總配置效應分析》,《經濟研究》1994年第7期。

10. 《國有產權制度改革的模式和途徑》,《經濟研究》1995年1期。

11. 《加快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管理世界》1995年第5期。

12. 《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的條件和途徑》,《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6期。

13. 《論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質量》,《經濟研究》1996年第1期。

14. 《中國的總供求政策與宏觀調控》,《管理世界》1996年第2期。

15. 《中國城鄉經濟及社會協調發展研究》(合作),《管理世界》1996年第3-4期連載。

郭克莎
國務院研究室宏觀司司長 郭克莎

16. 《中國經濟增長:「八五」軌跡及「九五」去向》,《管理世界》1997年第2期。

17. 《所有制結構變動與工業增長質量》,《管理世界》1998年第1期。

18. 《總量問題還是結構問題——產業結構偏差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經濟研究》1999年第9期。

19. 《我國產業結構變動趨勢及政策研究》,《管理世界》1999年第5期。

20. 《加入WTO對我國工業的影響及對策》,《瞭望》2000年第8-9期連載。

21. 《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產業結構的影響及對策研究》,《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

22. 《中國工業化的進程、問題及出路》,《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3期。

23.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市場與經濟技術條件分析》,《管理世界》2001年第2期。

24. 《工業化與城市化關係的經濟學分析》,《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25. 《深化對勞動和勞動價值論的認識》(系列文章共5篇),《人民日報》2002年4~5月連載。

26. 《加入WTO對中國工業的綜合性影響分析》,《經濟研究》2002年第9期。

27. 《全方位開放對我國工業發展的戰略的挑戰》,《戰略與管理》2003年第4期。

28. 《中國工業發展戰略及政策的選擇》,《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英文論文:

1. 「Resoource Allocation and China’s Economic Resructuring」,」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5 (1)

2.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Pattern-Condition anf Methods」,」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 1997(3).

3.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China’s Industry Structure in the Next Five Years」,」world Economy & China」,N.2 2001.

4.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Process,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1 (4).

5. 「China’s Pharmacceutical Industry: The Impact of WTO Entry」,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2(4).

6. 「Comprehensive Impact of China’s WTO Entry on Its Industrial Sector」,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 11 N2. March-April 2003.

縱向課題

主持過的主要研究項目

1. 「中國製造業發展與世界製造中心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3年重點項目。

2. 「加入WTO對我國工業影響及對策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0年一般項目。

3. 「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產業結構的影響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997年一般項目。

4. 「我國經濟增長的速度、結構與效益研究」,國家社會基金1993年青年項目。

5. 「加入WTO後我國工業發展戰略及政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2001年重大項目。

6. 「中國產業結構變動趨勢及政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1996年重點項目。

曾獲得的重要獎勵

1. 《中國:改革中的經濟增長與結構變動》(個人專著),獲第六屆(1994年度)孫治方經濟科學獎著作獎。

2. 《工業化與城市化關係的經濟學分析》(論文,執筆),獲第十屆(2002年度)孫治方經濟科學獎論文獎。

3. 《工業增長質量研究》(專著,主編),獲中國社會科學院 [4] 第三屆(2000年度)優秀研究成果著作獎。

4. 《中國工業化的進程、問題及出路》(個人論文),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4屆(2002年度)優秀科研成果論文獎。

5.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戰略研究》(合作課題),獲中國發展研究獎2001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獎。

所獲獎勵

一直從事宏觀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研究領域主要在經濟增長、產業結構及政策、宏觀經濟運行及調控、工業發展、城鄉經濟關係、外商直接投資等方面。

曾主持過四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四項中國社會科學重點研究課題,主持和參加過20多項企業和地區的發展、改革研究項目和規劃設計。

已出版個人專著和合著11部,發表學術論文和分析性文章300多篇。主編過《企業競爭焦點文庫》叢書、《21世紀中國經濟焦點些列》叢書、《國內外著名企業經營和 管理案例》叢書、《中國企業最佳年度案例》叢書、《MBA課程全新讀本》叢書、以及《國際經濟貿易管理辭典》等工具書。

曾獲孫治方經濟科學獎著作獎和論文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學術成果獎、中國發展研究獎、以及其他學術科研獎勵共10多項。

視頻

郭克莎:製造業在中國新發展階段的戰略地位和作用2021-08-0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