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怡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1940年出生。

山東濰坊市人。

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1]

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

快速導航 :詞條圖冊

中文名 :郭怡孮

出生日期 :1940年

代表作品 :《中國畫教材》、《郭味蕖花鳥畫技法》

職業: 藝術 教育

重要事件: 1959年入北京藝術學院

出生地 :山東濰坊

國籍 :中國

主要成就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副主任 中國畫藝術委員會主任

全國政協第八、九屆委員 展開

畢業院校 :北京藝術學院

目錄: 1簡介: 2作品特點: 3藝術年表: 4藝術成就: 5個人觀點: 6對於當代中國畫的看法: 7詞條圖冊

1簡介

郭怡孮,男,漢族,1940年生,山東省濰坊市人[3]。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畫學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

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名譽院長,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畫院副院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書畫聯誼會會長,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先後在美國、法國、日本、加拿大、肯尼亞及國內包括台灣等地多次舉辦個人畫展。曾應邀在加拿大、日本等國及我國香港地區講學和學術交流,曾獲「文化部優秀美術作品

獎」、「中日水墨畫特別優秀獎」等。出版有《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郭怡孮》等多部畫集。編著有《中國畫教材》、《郭味蕖花鳥畫技法》、《白描花卉寫生》、《寫意花

鳥畫技法》、《花卉寫生教程》、《花鳥畫創作教程》等,並有多部教學錄像帶發行。

永和在線推薦郭怡孮作品

郭味蕖先生第三子,自幼受父母薰陶、耳濡目染、繼承家學,擅長花鳥畫。1959年入北京藝術學院,初習西畫,後專攻中國花鳥畫。畢業創作《春秀》入選文化部主辦的「新

芽」美術作品展覽。嗣後有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美術作品展覽,並舉辦個人畫展。曾獲「文化部優秀美術作品獎」、北京市優秀美術作品獎。多次應邀出國訪問,進行藝術

交流。有的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和美國、加拿大的美術館和博物館收藏。

1978年起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創作力求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出新,注重表現生活中的自然美。作品淳樸含蓄。富有生機。富收藏,善鑑賞,並致力於繪畫理論研究。

是當代中國畫創作活動的重要組織者之一,美術教育家和花鳥畫創作的代表性畫家。

2作品特點

其作品融深厚的傳統功力學養和現代審美情趣為一體,在內容與形式兩方面都有新探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花鳥畫理論上畫家見解獨特,相繼提出「大花鳥精神」、「你的

野草是我的花園」、「重彩寫意」、「技法重組」等主張。

3藝術年表

郭怡孮 1940年2月,生於山東濰坊。

1952年,隨父親進京,考入北京二十三中,得美術教師金玉峰指導。

1954年,作品入選世界兒童美術展覽。

1959年,考入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師從俞致貞、高冠華等學習花鳥。

1962年,畢業至北京一零七中學任教。

1977年,作品入選首屆山水花鳥畫展。

1978年,為聯合國大廈、釣魚台國賓館等創作多幅大畫;調中央美術學院任教。

1979年,任中央美院首屆花鳥畫研究生班班主任;赴西雙版納寫生。

1982年,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畫科主任。

1984年,作品入選第五屆全國美展並獲獎。

1985年,出版《郭怡孮花卉集》。

1986年,隨中國美術家協會代表團訪日。

1987年, 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副主任;在美國、加拿大訪問、講學並舉辦個人畫展。

1988年,出版《花鳥畫寫生》。

1989年,在台灣舉辦個人畫展。

郭怡孮

1991年,赴法國巴黎國際藝術城中央美術學院畫室研修並在多國訪問、辦展。

1993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出版《郭怡孮花鳥畫》教學錄像帶,出版《郭味蕖花鳥畫技法》。

1994年,訪問日本、香港、東南亞等地;出版《郭怡孮畫集》;在日本東洋美術學校講學。

1995年,任文化部美術高級職稱評審委員。

1996年,參加日本水墨畫交流展,作品獲平山郁夫獎。出版發行《郭怡孮寫意花鳥畫》教學錄像帶;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郭怡孮畫展」。

1998年,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大幅作品;出版《郭怡孮教學畫稿》。

1999年,任第九屆全國美展評委。

2001年,任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主任。創辦中央美術學院郭怡孮花鳥畫高級創作研修班。出版《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郭怡孮》。

2002年,舉辦中央美術學院郭怡孮花鳥畫創作高研班結業展覽並召開教學研討會;出版《郭怡孮研究》、《中國花鳥畫寫生教材》、《花鳥畫創作教程》。

2003年,組織全國花鳥畫藝術大展;參加第一屆北京國際雙年展。

2004年,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創作院院長、創作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任第十屆全國美展中國畫評委會副主任;出版《走近畫家——郭怡孮》畫冊。

2005年,當選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並任書畫室主任;參加第二屆北京國際雙年展;出版《名家逸品——郭怡孮》。

2006年,郭味蕖美術館在山東濰坊正式開工;出版《重彩寫意——郭怡孮》畫集。

4藝術成就

郭怡孮的畫。

出版有《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郭怡孮》等多部畫集。編著有《中國畫教材》、《郭味蕖花鳥畫技法》、郭怡(子宗)白描花卉寫生》、《中國畫花卉技法》、《花卉寫生教

程》、《花鳥畫創作教學》等,並有多部教學錄像帶、光盤發行。

在國內、台灣及美國、法國、日本、加拿大、肯尼亞等地多次舉辦個人畫展。曾應邀在加拿大、日本等國及香港地區講學,進行學術交流,曾獲「文化部優秀美術作品

獎」、「中日水墨畫特別優秀獎」等。

5個人觀點

畫中國花鳥畫各有千秋,而真正要畫出特色、畫出品位和個性並不容易。畫家郭怡孮的花鳥畫具有鮮明的個人特點,這就是他比較關注大自然中不太為人注目的異花野果,並以

此作為題材,創作了許多風格獨特的優秀作品。迥然不同的審美情趣及風格在全國範圍來講都是很特別的,其畫作意蘊深遠,形神兼備,所產生的異樣之美,平實之美和生命之

美,深深地打動了欣賞者的心靈。

郭怡孮自幼喜愛文學詩詞,曾理想成為一名作家。但時逢十年「文革」,蹉跎了青春歲月。在幾年中遍嘗創業艱辛,終於渡過了生存難關,積累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因其酷愛書

畫,遂由欣賞逐步痴迷至深。他又決然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愛的繪畫事業之中。

郭怡孮老師關於「大花鳥意識」、「大花鳥精神」的創作理念,逐漸擺脫了傳統文人寫意花鳥畫沖和雅淡審美情趣的趨向,在題材、構成、意境以及色彩等方面進行了全新的探

索和追求,確定了以歌頌大自然原生態野生花草強勁生命力為創作的主攻方向。

郭怡孮性情隨和,為人大度,淡薄名利,其作品也追求一種隨性灑脫,追求一種將大自然的蓬勃生機同人文氣質的厚重積累巧妙地結合。「有容乃大,無欲則剛」,正是有了寬

廣的胸懷,才能與大自然為伍,也正是因為對世俗的「無欲」,才能在做人作畫上正直自如。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每一次創作都來自於大自然,而最終又都回歸於人的心靈」。

郭怡孮用自己的繪畫來表達發現之美,發現之感悟以及生活之真諦。在他的作品中,總是透出一綹清新的帶着泥土味道的野花芳香,讓欣賞者跳出世俗的情感糾葛和忙碌,完全

放鬆自己的身心,全神貫注地沉浸到香醇的畫境之中。越是深入其畫境中,越發會感到一種人與自然之間的心靈交流和溝通,完全進入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進而使人對自身,

對生命和對生活不斷的進行思考,有所感悟。

郭怡孮作品的表現手法同樣獨到,他有着紮實的筆墨功夫,極強的畫面把握能力,縱覽其畫作,一般主要依靠傳統的國畫筆墨,借鑑和吸收部分西方的色彩與構成,以密集叢生

體現其繁茂蓬勃的氣勢。畫面色彩斑斕,豐實飽滿。許多行家欣賞後,都贊道:寫意畫達到如此「絢麗多彩而不失其寫意精神」的境界,怎一個「妙」字了得。

其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寫生時注重捕捉對象的整體氣勢,創作時將大自然極富生命力的原生態野性充分的表現而不是再現,一氣呵成,暢快淋漓,無絲毫的嬌柔做作。他主要

用線寫形達意,用點來營造畫面氣氛和層次,在具象中具有某種抽象意味,將某些形象和筆墨符號化,顯然是在追求一種現代視覺效果和時代精神,這恰好凸現了他作品的獨特

個性和魅力。

每種花草都有它不同的外在形態和生存環境,這就塑造了它們各自獨特的內在精神。通常畫家都習慣於用一種筆墨語言來表達對世界萬物的理解,並由此形成了自己強烈的個人

繪畫風格。可是豐富多彩的世間萬物及其內在的獨特本質僅僅採用一種筆墨語言去解讀和表達,顯然是遠遠不夠的。要發掘和探索不同事物的內在精神,並採取相應的筆墨語言

郭怡孮力求深入探索和發掘蘊含在不同花草自身上的本質精神所在,並創造性地運用最切合表達它們的藝術語言來完成每一幅作品的創作。郭怡孮堅持「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春

秋」的藝術創作理念,使其作品的外在表現形式豐富多彩。縱覽他的作品,有的輕盈燦爛,別具風貌;有的造型準確,用色清麗;有的又是性情所致,得意忘形;有的則是突發

靈感,神來之筆。

在畫風上筆墨的大氣雄厚同時,他還在不斷關注着快速發展的時代和社會,對於層出不窮的各種新鮮事物敏於觀察勤于思考,並結合新穎的表現手法體現出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

與創作風格,逐步地走上一條注重思想性和創新性相結合的藝術探索道路。

6對於當代中國畫的看法

創作思想的開放,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畫的邊界要不要重新劃定———擴散和嫁接得太多了,就會失去中國畫原有的特色和韻味,容易發展得「不倫不類」。同時,當今

畫家們的總體書法水平令人堪憂。不少作品畫面漂亮但書法寫得歪歪扭扭,急需修煉。中國自古以來書畫不分家,只有把書法練好了,畫作才會更有韻味,筆墨也才會更生動,

國歷代很多著名畫家,同時也是大書法家,比如宋代的宋徽宗、米芾,元代的趙孟頫,近代的吳昌碩,他們的繪畫作品中都透露出濃濃的「筆意」,這是中國文人寫意畫的特

點,也是中國畫特有的「書寫性」的體現。「遺憾的是,我國的書法教育一度出現斷層,一些年輕的國畫家因為字寫得太差乾脆少寫或不寫,這就使他們創作的中國畫在精神內

涵上有所缺失。還有一些人全面接受西方的構圖方式,認為畫面上書寫過多會影響整體的繪畫性體現,這其實也存在理解的誤區。實際上,中國畫強調寫意精神,畫面並不追求

照相式的寫生,書法體現了作者的心情和畫面是相輔相成的,即使在當代也不會過時。

7詞條圖冊 永和在線推薦郭怡孮作品永和在線推薦郭怡孮作品 詞條標籤: 藝術家 人物

視頻

郭怡孮花鳥教學=

參考來源

  1.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0-6-18
  2. 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浪博客 - blog.sina.com.cn/s... - 2020-5-10
  3. 郭怡孮,男,漢族,1940年生,山東省濰坊市人,孔夫子舊書網 - book.kongfz.com/5... - 2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