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都江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都江堰簡介

李冰父子率領民眾,僅開鑿寶瓶口工程,就用了整整8年時間。 在沒有炸藥、沒有電鑽、甚至連鋼釺都沒有的戰國末年,用大火燒紅岩石,再用來自岷江上游的雪山之水潑澆巨石,用冰火相激的自然之法,使堅硬的岩石紛紛斷裂。這讓我們不僅驚嘆古代先人以無比的堅韌戰勝了這曠世艱難,更驚嘆他們兩千多年前自然科學觀的智慧高度。 建設於古代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這項工程主要有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構成,一直發揮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1]


魚嘴分水堤

魚嘴分水堤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昂頭於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西邊叫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排洪;東邊沿山腳的叫內江,是人工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於灌溉。 魚嘴的設置極為巧妙,它利用地形、地勢,巧妙地完成分流引水的任務,而且在洪、枯水季節不同水位條件下,起着自動調節水量的作用。  「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昂頭於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西邊叫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排洪;東邊沿山腳的叫內江,是人工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於灌溉。



飛沙堰溢洪道

飛沙堰溢洪道是都江堰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它的主要作用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飛沙",岷江從萬山叢中急馳而來,挾着大量泥沙,石塊,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飛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難,將上游帶來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達千斤的巨石,從這裡拋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離心力作用),確保內江通暢,確有鬼斧神工之妙。



寶瓶口

寶瓶口,是指 起"節制閘"的作用的河口,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在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人工鑿開的一個口了,因它形似瓶口且功能奇特,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離堆,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岩的一部分,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寶瓶口。


視頻

千年奇蹟都江堰:2300年前的水利工程如何造就天府之國?

參考來源

  1. [1],欣欣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