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鄧文原(1258年-1328年),字善之,一字匪石,綿州(今四川省綿陽縣)人,著有《編類運使復齊郭公敏行錄》、《巴西集》十卷、《素履齋稿》等作品。工書與趙孟頫齊名。[1][2][3]
目錄
生平
鄧文原年幼時隨其父親鄧漳遷居於錢塘,十五歲便通曉《春秋》。南宋時期曾參加浙西轉運司的考試,在四川的子弟中位居第一。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江浙行省徵聘鄧文原為杭州路儒學正。元貞年間,鄧文原應聘為皇室寫《大藏經》。[4]大德二年(1298年),鄧文原任崇德州教授。大德五年(1301年),升任應奉翰林文字。大德九年(1305年),升任修撰,鄧文原告假回江南。至大元年(1308年),鄧文原再次任修撰,修纂《成宗實錄》。至大三年(1310年),鄧文原任江浙儒學提舉。[2][3]
皇慶元年(1312年),鄧文原入朝任國子司業。鄧文原建議改革學校之政。由於當權者守舊所以和鄧文原意見不合,鄧文原便藉病辭職。後來鄧文原出任江浙行省主考官,為避免考生們還有守舊的思想,於是書寫朱熹《貢舉私議》,將其貼於考場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