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第二人民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酒泉市第二人民醫院初建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前身是酒泉縣衛生院(院址在今鼓樓分院),正式成立於1951年3月,命名為酒泉縣人民衛生院,1957年元月改名為酒泉縣人民醫院;1959年1月更名為酒泉市醫院二部;1971年4月恢復為酒泉縣人民醫院,1985年12月醫院住院部大樓落成更名為酒泉市人民醫院;2000年4月經酒泉地區衛生處批准,在醫院現有的基礎上,建立了酒泉市腫瘤醫院,實行兩塊牌子,統一管理;2003年2月因撤地設市醫院又更名為酒泉市第二人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是酒泉市規模的腫瘤專科治療醫院,也是肅州區三級醫療衛生網龍頭醫院、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商業醫療保險定點醫院。
基本情況
醫院位於郵電街北端,毗鄰世博花園、北新花園、燈具廠、市種子公司。占地面積26346.5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4874.4平方米,醫院由院本部、鼓樓分院、龍騰分院和西關社區服務中心組成。擁有職工285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16名,中級職稱80名,年開設病床300張,年門診量逾14萬人次,年平均住院病人4500人次。開設臨床、醫技等28個專業學科,其中:放療科、腫瘤科、普外科、脊柱外科、顱腦外科、心血管內科為醫院的重點學科,腔鏡外科、肛腸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耳鼻喉科、中醫特色科、口腔科、體檢保健中心是醫院的特色專科,建有國內遠程會診中心(系統)、傷殘鑑定中心。1998年6月醫院台CT投入使用,1999年4月我省首台直線加速器落戶我院,2000年5月全省首台X-刀投入使用,2003年4月將普通CT更新為螺旋CT,2005年首台0.35T大型核磁共振(MRI)投入使用,擁有銥192後裝治療、1000毫安數字胃腸機、彩超、電視監控X光機、日本奧林巴斯電子胃鏡、支氣管鏡、腹腔鏡、膀胱鏡、直腸鏡、結腸鏡、陰道鏡、紅外線乳腺診斷儀、腦電圖、聲阻抗電子測聽儀、碎石機、全自動生化儀、全自動心電監護儀等萬元以上檢查治療先進設備100餘(台)件。
我國醫院歷史
我國是最早設置醫院的國家之一。遠在西漢年間,黃河一帶瘟疫流行,漢武帝劉徹就在各地設置醫治場所,配備醫生、藥物、免費給百姓治病[1]。到了宋明年代,醫院組織漸趨周密,當時,官方辦的醫院叫做「安濟坊」,私人辦的有「養濟院」、「壽安院[2]」,慈善機構辦的「慈幼局」,分門別類招收和診療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