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酢漿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酢漿薯。原圖鏈接

酢漿薯(英語:Oxalis tuberosa,西班牙語稱oca或cubio),克丘亞語稱這種塊莖為uqa,別名「紐西蘭山藥」,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多種顏色可供選擇,包括黃色,橙色,粉紅色,杏色和傳統紅色,取其塊莖食用。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中部有四個地區發現帶有較小塊莖之酢漿草屬植物。

概述

酢漿薯(原名為Oca)是一種神奇的蔬菜,主要種植在南美洲哥倫比亞秘魯智利。酢漿薯的味道像馬鈴薯,營養價值基本上與馬鈴薯相近或更高。不像馬鈴薯,Oca可以生吃。[1],酢漿科酢漿屬植物,屬短日照作物,是南美洲安地斯高原特有的多年生塊莖作物,用途同馬鈴薯,可用於燉、烤、炒或做成沙拉食用,個別品種可當水果食用,其營養價值與馬鈴薯相近,甚至更高。平均產量是馬鈴薯的兩倍,單產為每公頃5000公斤。

酢漿薯Oca在安地斯山脈已生長了數千年。營養成分豐富,因此對加強食品安全至關重要。它還通過改善作物輪作來幫助控制病蟲害。種植的塊莖數量僅次於馬鈴薯。Oca是維生素A,B和C以及,鋅黃酮和纖維的良好來源。在紐西蘭,塊莖也很普及,但被稱為山藥。

發現

酢漿薯從1830年傳入歐洲,作為馬鈴薯的競爭植物,1860年傳入紐西蘭,現為常見蔬菜,簡稱為山藥,或紐西蘭山藥(但並非真正的山藥)。主要食用部位為塊莖,但葉和嫩芽也可以作為綠色蔬菜食用,成熟的塊莖可以如同大黃一般使用。

酢漿薯的草酸鹽含量很高,集中在塊莖的皮。不同品種之間草酸鹽濃度差異甚大,安地斯地區農民依此將酢漿薯分為兩種使用。一種稱為酸酢漿薯,含有高量草酸。農民將塊莖加工以便儲存,在蓋丘亞語中稱為khaya 。另一類稱為甜酢漿薯,草酸鹽含量較低。傳統安第斯地區使用方式,是在陽光下曝曬以減少有機酸(草酸)含量,而增加甜味。酢漿薯抗性較強,適宜在涼爽地區生長,在土壤貧瘠的高原環境下(pH5.3--7.8)能正常生長。西藏試種表現,露地栽培比溫室栽培匍匐塊莖生成多。

秘魯玻利維亞儘管有很多土豆,oca成了替代品,但它是很有價值的作物,與馬鈴薯不同,它不會枯萎。Oca和原始馬鈴薯一樣,都對日光敏感,白天和黑夜的長度相等的9-10月間開始[2]

風味

酢漿薯是一種高熱量、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它是安第斯山區傳統的塊莖作物,能夠在2500到4000米的高海拔地區生長,而且具有比馬鈴薯更強的抗病蟲害能力。栽培該植物的目的是取其可食用脆根,脆根在冬季或寒冷季節植株不生長時儲存澱粉[3],首先將塊莖浸入水中約一個月。 然後在炎熱晴天,寒冷夜晚下,置於室外直到完全脫水為止。 在蓋丘亞語中,此用途的栽培品種在被稱為khaya (乾燥後之產品的名稱)或p'usqu (酸/發酵),在艾馬拉語中稱為luk'i 。

酢漿薯有點像檸檬味的土豆。有多種顏色,有些比其他的檸檬味更多。像土豆一樣,有些具有蠟質質地,有些則呈麵粉狀。白色的似乎是最蓬鬆的,幾乎沒有任何氣味,而明亮的粉紅色是最檸檬味的。

種植

酢漿薯易於繁殖,且能耐受貧瘠的土壤,高海拔地區和惡劣的氣候,因此酢漿薯是安第斯高地的重要主食作物之一。原生於阿根廷西北方、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祕魯,並為委內瑞拉所引入栽植。安第斯地區有各種加工和準備塊莖的方法,在墨西哥,酢漿薯可與,檸檬和辣椒一起食用,風味通常略帶濃烈,但不同品種之間的風味差異很大,有些根本不會酸。未煮熟時質地鬆脆(如胡蘿蔔),全煮熟後質地如同澱粉或粉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