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酸性品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酸性品紅是中國科技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綠色金屬光澤的深紅色粉末或橄欖色到深橄欖綠色粗粉或小塊;為玫苯胺(RosAnilinE)二磺酸鈉鹽和三磺酸鈉鹽、銨鹽的混合物;1g溶於7ml水,微溶於乙醇;稀水溶液呈紫紅色,極稀的水溶液(1∶10000)滴入濃氫氧化鈉溶液而褪色,但對濃鹽酸不褪色;紅色到無色的pH為12~14;最大吸收波長 540~545nm(10mg/L,0.01%鹽酸);有刺激性

檢定游離氯;生物染色劑,結締組織染色;pH指示劑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

科技名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