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醉溪流域(鄭愁予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醉溪流域》是詩人鄭愁予寫得一首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吹風笛的男子在數說童年

吹風笛的男子

擁有整座弄風的竹城

雖然 他們從小就愛唱同一支歌

而咽喉是憂傷的

歲月期期艾艾地流過

那失耕的兩岸 正等待春泛而冬著

一溪碎了的音符濺起

多石筍的上游 有藍鐘花的鼻息

而總比蕭蕭的下游多 總比

沿江飲馬的啼聲好

想起從小就愛唱的那支歌

憂傷的咽喉 歲月期期艾艾地流過

流過未耕的兩岸  

而兩岸啊 猶為約定的獻身而童貞著



醉溪流域(二)


那晚 他們隔杯望著空空

(當兄弟已出征 真像對飲的妯娌呢!)

舟上的快意只是呀地一聲

啟 了

姻緣桅立在第六指上

那晚 他們隔燭望著紅紅

(當兄弟已亡故 誰和誰算是妯娌妮!)

整個的流域都生長一種棕的植物

(是燈柱披著蓑衣麽!)

後來 便讓風鼓起黑色的大氅

其壯觀如一座地震的城

啊 那晚 他們交頸而很慢很慢才釘在十字上

作者簡介

鄭愁予,1933年出生於山東濟南,原名鄭文韜,筆名「愁予」,台灣現代詩詩人。詩集《鄭愁予詩集Ⅰ》被列為「影響台灣三十年的三十本書」之一,已有八種歐、亞文字譯介。[1]

曾任教於美國艾奧瓦大學及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香港大學等。現為中國海洋大學駐校作家。

鄭愁予童年時就跟隨當軍人的父親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抗戰期間,隨母親轉徙於內地各地,在避難途中,由母親教讀古詩詞。15歲開始創作新詩。[2]

1949年隨父至台灣。畢業於新竹中學。1956年參與創立現代派詩社作秀。1958年畢業於台灣中興大學。曾在基隆港務局任職。

1968年應邀參加愛荷華大學的「國際寫作計劃」,1970年入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創作班進修,獲藝術碩士學位。

詩人在80年代曾多次選為台灣各文類「最受歡迎作家」,名列榜首。曾獲青年文藝獎(1966)、中山文藝獎(1967)、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1968)及「國家文藝獎」(1995)。[3]

1986年,台北《文訊月刊》(第22期)舉行問卷調查,被讀者送到「最受歡迎作家」詩類之首,也是所有文類作家中得票最多的人。問卷說,讀者遍及各地區、階層、行業以及生活形態迥異的「族群」。之後,《文學家》雜誌與台灣大學生問卷,結果幾乎相同。《文訊》的問卷並列出小說票數最多的人是張愛玲。另一由洪範書店出版的《隨身讀》系列,以銷數論,台北《中國時報》與花旗銀行合選的「影響台灣三十年的三十本書」,《鄭愁予詩集》是唯一被選入的詩集。台北《聯合報》選出50年代的30部文學經典,《鄭愁予詩集》列為詩類「前茅」。電腦選舉,得票第一。

重要詩作包括《夢土上》《衣缽》《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蒔花剎那》《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着看花》《雨說》等13首,及詩集《鄭愁予詩選集》《鄭愁予詩集Ⅰ》等2部。[4]

詩人思維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體悟,汲取國內外經驗,創作力充沛。他的詩作以優美、瀟灑、富有抒情韻味著稱,意象多變,溫柔華美,自成風格。他的成名作《錯誤》(1954)在台灣首次發表時,因為該詩的最後一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一時間整個台灣島都在傳誦「達達的馬蹄」之聲。[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