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釉上加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釉上加彩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裝飾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種彩料在已經燒成的瓷器釉面上繪製各種紋飾,然後二次入窯,低溫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繪瓷、彩飾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琺瑯彩等。

簡介

釉上彩從宋代的加彩以來,到元末明初的上紅彩已是十分成熟了,但在整個明代,純粹的釉上彩,主要是紅、綠、黃三種顏色,凡要用藍色的地方,都藉助於釉下青花,因此盛行青花五彩。到了清康熙年間,由於能成熟地運用釉上藍彩,因此大大地豐富了釉上彩色。

評價

釉上彩繪瓷歷史久遠。北齊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就曾出土相當精美的白彩綠彩器,在許多晉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點飾。真正成熟的以繪製紋飾而著稱的釉上彩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其後宋代磁州窯又將這一工藝技術發揚光大,創作出許多不朽的礦世傑作。金至元代磁州窯紅綠彩開創了明代五彩瓷的先河,到了明中、晚期的成化、嘉靖、萬曆時期,五彩瓷的製作達到了極高水準。但是真正精細且又具有美感的彩器仍要數清代康、雍、乾三朝的五彩及粉彩器了,而在這其中無論是以製作工藝的精巧細緻而論,還是以作品的繪畫技藝來評判,都應是雍正粉彩器略勝一籌。琺瑯彩器名重一時,縷創天價,也是稀世之珍。[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