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普照寺

圖片來自rchss

釋道悟(1151年-1205年)[1],號佛光陝西蘭州(今中國甘肅省蘭州市)人,俗姓,為南宋鄭州普照寺沙門[2]

目錄

生平

道悟法師出生時即齒髮俱長,具大人相,十六歲時力求出家,但父母不許,法師絕食幾死以表決心,父母不捨,便讓他到鄉里的寺裡剃髮出家。

兩年後到宿臨洮灣子店住宿,夜夢一梵僧,振聲喚覺,忽聞馬嘶,豁然大悟喜不自勝。說偈曰:「見也羅、見也羅,遍虛空只這個。」法師回家後告訴母親:「某於途中拾一物。」母問:「何物。」師曰:「無始來不見了的。」母掌曰:「何喜之有。」法師遂辭欲參方去。母又問法師:「汝將何之。」法師答曰:「水流須到海。鶴出白雲頭。」。

熊耳山有白雲海禪師,住古剎不收一徒,人問和尚怎麼不擇一位法嗣弟子呢?海和尚說他在行腳路上快到了。道悟海師快到時,海和尚命侍者鳴鐘集眾說,本寺原是郭子儀所建,今天他自來住持,你們當迎接,故有道悟法師為郭子儀再來之說。道悟法師方入寺門,海遠遠看到法師便說:「相公來何暮也。」法師進前回諾,海公和尚大笑,授予衣法傳承法嗣,自己退下住持位,由道悟法師接任住持,居於寺側。金朝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海公圓寂,道悟法師才出山到鄭州主持普照寺,後又遷錫三鄉竹閣庵。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法師於臨洮大勢寺結夏安居,講《圓覺經》時對大眾說:「此席將半,吾當行矣」五月十二日晚上小參[3],為大眾談第一義諦。天剛亮時,法師呼侍者說:「我病了,拿藥去。」侍者剛走出門,法師已圓寂。此時,法師寮房上空有五色祥雲盤結遮蓋,紅光如日普照四方三日不散。法師圓寂時世壽五十五歲,僧臘三十九,弟子們將道悟禪師全身建塔安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