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慶師範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實驗教學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重慶師範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實驗教學中心始建於2004年,是重慶地區高校中唯一的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實驗室。

機構簡介

中心主要的教學科研方向包括古人類與古環境、微痕考古、文物保護技術、田野考古技術等領域,特別是在古人類與古環境、微痕考古兩個研究領域具有較強實力,與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密切合作,成為了國家「973」項目[1]、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和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的重要參與單位。

發展歷史

近5年來,國家財政和學校共投入專項資金860多萬元,用於中心儀器設備、圖書資料、文物標本、科研項目、工作環境等方面的發展建設。目前已經建成由文物保護技術實驗分室、科技考古與田野技能實驗分室、博物館學實驗分室、圖書資料室、博物館等單元構成的完整實驗教學體系,擁有300平方米實驗場地,總值120萬元的儀器設備,600餘萬元的文物標本及圖書資料,硬件配備在西南文博單位中居於前列。

中心現有一支共計23人、正高職稱占48%、包括15名博士的專職實驗隊伍,並有中科院古脊椎所、北京大學、吉林大學等多家單位的行業領軍人物擔任兼職教授。中心教師具有深厚的理論素養、豐富的田野經驗、嫻熟的專業技能,更有甘於奉獻的傳道精神,本着「文理創新、實踐創新」的教學理念,面向本科學生先後開設了文物保護技術等20餘門實驗課程,開出了90餘項實驗項目,使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室內實驗、田野實踐相結合,專業技能得到鍛煉和提高,成長為新一代的文博事業專門人才。中心還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了多項開放實驗項目,既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更是在當代大學生中倡導了珍惜國家文化遺產、促進民族文化復興的人文理念。

中心完成教學的同時還積極服務於重慶和西南地區的文博行業,為基層文博從業人員提供各種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直接參與各種考古發掘、文物保護項目,成為了地方文博事業發展的有力保障。

實驗室發展回顧:

2004年——應三峽工程建設等大型基建的需要,重慶師範大學經國家教委批准,在國家財政部和國家文物局等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開設考古學[2]及博物館學本科專業。同年,國家財政部投入60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實驗室建設。

2005年——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全面展開,增加實驗場所、添置實驗設備

2006年——實驗室獲得國家財政部追加專項經費120萬元。文物保護技術實驗室正式掛牌成為校級重點實驗室。

2007年——中心得到學校進一步的資金扶持,增添實驗設備,成為了本科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和實踐探索必不可缺的重要場所。

2008年——實驗室的科研工作取得重要進步,在《科學通報》等刊物上發表了一系列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1. 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高校排名,生物通,2009-10-28
  2. 考古學專業大盤點 ,搜狐,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