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野櫻桃(夏曉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野櫻桃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野櫻桃》中國當代作家夏曉喻的散文。

作品欣賞

野櫻桃

春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粉的桃,白的李,兀自開放,眼前是滿樹的花朵,心裡是累累的果實。然而我最中意的,偏是那漫山遍野的無主的野櫻桃。從我自身來看,物資的豐富程度與食慾度是成反比的,以前特別饞嘴,尤其是對於水果,而現在,吃上幾口便覺寡淡索然無味。至於是不是地溝油、添加劑加重了自己的口味,這是另一個需要考究的問題了。

80後的童年時代,市場經濟顯然離我們這偏遠的農村還是稍遠,除了村寨里以及寨邊的菜園自留地里,偶有幾株桃子、李子、杏子、柿子樹,是見不到別的水果的。我們那時說是食不果腹未免顯得矯情,用基本解決溫飽形容大體沒錯,鮮少能吃到水果,那是一種奢侈品。物資短缺讓我們很小就懂得了人際關係學,因為到了果子成熟的節季,家中有果樹的孩子,總是虎視眈眈地守衛着果實的。小夥伴們則或明或者地捧着、吹着,與主人拉近關係,目標是為了分得幾個美味無比的水果,遺憾的總是,資源的短缺度註定彌補不了欲望的膨脹度。更令人失望的是,野蠻生長自然管理的結果總是,要是果實今年結好了,總是以未來兩三年掛果極為稀少為代價。假定以年度為時間軸,水果產值就是在軸上波動的極不規律的點,以平均主義出發的公平,顯而是不符合實際生長規律的一種浪漫。

好吧,回歸野櫻桃。對於人際關係這門功課,非是不願做,而是做不好,故素為我不喜的。然這野櫻桃是無主的水果,乃是大自然的饋贈,人人都可有份。另外相對於土裡的地枇杷、田裡的水荸薺,猴急的孩子們總是和着泥湯匆匆一抹便是入口,這掛在樹上的小小果實說,相對是要衛生一些的,吃了也不易拉肚子。反正,野地里的奔跑,賦予了農村孩子們普遍強健的體魄,即使在飲食不衛生的條件下,依舊能夠生存且保持健康。除此以外,櫻桃味道甜中帶着酸,吃多了不膩歪。因此,每逢櫻桃花期,望着三五成群的櫻桃樹,我心裡是暗暗地作上記號。失望的是,到了櫻桃成熟的時候,若干的櫻桃樹,卻整株都難以覓到幾顆果實,令人期望值大受打擊。結得好的,往往是離林子較遠的,離村莊極近樹木較為稀疏的地方的那些樹。可花卻都是同樣地盛開呀,我失望地想,但分析不出具體也符合邏輯的原因,就統統地歸結為一個原因——鳥,被它們吃光了。

對於花朵的凋零,沒有黛玉葬花那般的悽苦,卻有果實零落滿地的惋惜。尤其是看着已經形成的那滿樹青澀小果實,隨着風雨吹襲掉落,總是想着若能自然長成該有多好。看着一派豐收的景象破滅,誰又會樂意呢。受精不良、花器敗育、營養不良這些原因是超越了農人的認知範疇的,一切歸結為天公作不作美。再迷信點的,便是認為受了詛咒。果樹主人家的孩子,最怕小夥伴們用手一指,嘴裡念念有詞:「長不大,落、落、落。」假使哪個這樣幹了,定是雙方關係極為不好的。惋惜歸惋惜,但這問題理性想想,倘若每一個花骨朵都完成了授粉的任務,抵得過風雨的侵襲,一個個小果實都完好地保存下來了,那結果是不是很美呢,怕是未必的。首先枝幹就不足於對果實的承重,如果不使人工用木頭在底下撐着,還沒等到果實長成,樹枝就已經斷裂。另外,果實成長也需要空間,需要陽光,需要水分,密密麻麻長成一片,結果是哪一顆果實都會營養不良,個個面黃肌瘦得不到充分發育。同時,根對養分的汲取,也不足以供應這麼多的需求,樹最頂尖的極少數果實處於主渠道,或許還可以勉強發育,旁枝側丫的果實,就沒那麼幸運了,從發育到成長,從成熟到凋零,它的個頭,整個過程一直都會保持這樣瘦小、嬌弱、青澀的糟糕模樣。

那末我們呢,原來不也都是像無主野櫻桃這般青澀的模樣麼。我們一起在田野里奔跑,迎着山風吶喊,又整整齊齊地坐在同一個教室里學着歌唱,天是瓦藍瓦藍地美好,誰又能預料到幾十年後誰誰是什麼模樣。後來,在風霜雪雨里,有的留下了,有的退走了,教育、風俗、習慣拉開了生活的差異,好比哲學家和農民、商界精英和普通務工者一樣,所謂的成功與不成功的概念,讓前者總要在在虛榮心的驅使下,抹去了與後者原本相似的模樣,日子過着過着,最終讓人們把本初遺忘。

[1]

作者簡介

夏曉喻,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