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黃雀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野田黃雀行》 | |
---|---|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
《野田黃雀行》是詩人李白的作品。
作品原文
《野田黃雀行》[1]
[唐] 李白
游莫逐炎洲翠,棲莫近吳宮燕。吳宮火起焚巢窠,
炎洲逐翠遭網羅。蕭條兩翅蓬蒿下,縱有鷹鸇奈若何。
賞析
前四句「游莫逐炎洲翠,棲莫近吳宮燕。吳宮火起焚爾窠,炎洲逐翠遭網羅。」言莫趨炎附勢,追名逐利,借雀自喻,表現了詩人惡趨炎附勢、寧居卑傲物的超邁不群的性格。 後二句「蕭條兩翅蓬蒿下,縱有鷹鸇奈若何」言避世自能遠禍,表露出詩人淡泊避世之志,遠禍全身之術。
整理來說,此詩以鳥為喻,喚醒人們切莫趨炎附勢,追名逐利;而應淡泊名利,與世無爭,以達到老子所說的「夫唯不爭,故無尤」的境界。
詩人部分作品採用賦題的方法,但恢復古辭的立意,在體制上也恢復漢詞的雜言體制。變齊梁無寄託之詠物為有寄託之體。另外,與齊梁呆板的賦題不同,詩人之賦題常常是窺入題意,深入形容。如《野田黃雀行》。
此詩實為野田黃雀自幸之語,就是用「野田黃雀」這個題意來賦寫的。此詩運用了刻板詠物、反襯之法。黃雀自語不逐炎洲翠遊玩,不近吳宮燕棲息。是因為宮燕易被焚巢,洲翠易遭網羅。而今我深棲野田中蓬蒿之下,可以藏身遠害,縱有鷹鸇奈若何!這也是賦題法,只是用得如此巧妙。此詩綜合運用發揮古意、賦題與以古題寓今事三種方法,可見李白對傳統擬樂府方法的創造性發展。
作者簡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3]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4]
視頻
參考資料
- ↑ 《野田黃雀行》 詩詞文句網
- ↑ 李白簡介 古詩文網
- ↑ 李白為什麼想要長生不老?李白的詩歌是怎樣流傳下來的 魚仔談綜合,發布時間;18-12-1713:04
- ↑ 「李白」詩詞全集(982首)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