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葡萄(李林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野葡萄》是中國當代作家李林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野葡萄
想不到,一則跨路廣告,一條勸誡標語,竟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大波」起因,與野葡萄有關。
那是深秋時節,廣袤田野,蒼茫林海,到處碩果盈枝,五穀飄香,一派欣榮喜樂景象。 從省城回家探親的李大成,被目不暇給的鄉土「豐」景撩撥着,牽動着,決意「老夫聊發少年狂」,到二十里外的箭呼門摘野葡萄去。
箭呼門是一座大山,在古邵州北端,因湯王射箭祈雨的傳說故事而得名。那裡群峰巍巍,古木森森,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是周邊村民嚮往的樂園,淘寶的福地。
李大成對箭呼門並不陌生。上世紀七十年代,他還是一個中學生,每逢秋假(當時學校放麥假、秋假,學生幫忙收麥、收秋),都要到箭呼門搞「小秋收」。
「小秋收」,是相對於「秋收」而言的。「秋收」,指秋季收穫莊稼,如掰玉米、出紅薯、掐谷穗、割豌豆、磕芝麻。「小秋收」,是農家在「秋收」之餘,到深山老林搞些小創收、小副業,如拾橡殼、挖血參、捋連翹、打酸棗、摘葡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李大成知道自家人口多,勞力少,缺糧戶,每年都會自覺參與「小秋收」,隨大人去,約同學去,或獨個兒去;當「跑趟生」,一天一來回,披星戴月,早出晚歸,或者乾脆寄居在箭呼門的遠房親戚家裡。秋假一個月,「小秋收」近百元,在那個貧窮年代,可是一筆「橫財巨款」呢。
自從讀了大學、參加工作,李大成變忙了、變懶了、變「修」了,與家鄉、與箭呼門、與「小秋收」有些疏離了。這次心血來潮、故地重遊,當然不是為了創收賺錢,而是為了找尋當年的感覺,為了摘些正宗野葡萄,釀酒「保健養生」,城裡人可時興自釀葡萄酒了。
說起箭呼門的野葡萄,李大成記憶「尤」新,頓覺口舌生津,垂涎欲滴。箭呼門七溝八梁,幾乎都有野葡萄藤,彎彎曲曲,像長蛇,像巨蟒,纏繞在樹上,盤旋在崖壁。成熟的野葡萄,顆粒圓潤,挨挨擠擠,黑瑪瑙一般。品其味,酸中帶甜,甜中有酸,別具一格,營養豐富,絕非現在市面上的什麼巨峰、玫瑰、金珠可比,是當年聊解口腹之慾的不二之選。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箭呼門的野葡萄,該更加繁茂蓊鬱蔥蘢了吧。
然而,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李大成全副「武裝」,在發小的陪伴下,踏遍了箭呼門的幾條著名「葡萄溝」,收穫甚為寥寥,蓋不住個籮筐底兒。你道為何?「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大量的葡萄藤、葡萄架,早被人腰斬梟首,匍匐在地,枯枝敗葉,一片狼藉——僅僅是為了採摘「多、快、好、省」啊,僅僅是為了多賣一點錢啊!野葡萄的同類們,酸棗樹、毛桃樹、連翹樹等,自然同樣難逃厄運!也難怪,臨行前被鄰居「潑冷水」,笑他「竹籃打水」呢!
「渾球!鑽過滴囊(頭)不顧屁股。」李大成狠狠罵了一句。
這話,李大成也曾被罵過。一次,他夠不着葡萄,就想用鈎鐮攔腰砍斷藤枝,被父親着實「凶」了一頓,「投機取巧,殺雞取卵,現在倒是痛快了、方便了、獲利了,明年呢,後年呢,大後年呢?」
多年後,李大成才慢慢懂得,父親的樸素認知里,隱含着生生不息、循環往復的可持續發展觀。古人倡導「不殺孕、不殺幼、不殺少、不殺絕」,「竭澤而漁,豈不得魚,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不殺雞取卵,不竭澤而漁,不焚林而獵」……都是這個道理。現代人呀,為什麼這樣鼠目寸光、急功近利,只顧眼前、不計長遠,光想自己、莫管他人?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李大成感慨萬千。他心裡隱隱作痛,突然萌生一個想法。
於是,他跟村委結合,自費五千元,在通往箭呼門的必經之路,豎起一個跨路標牌,上寫十六個醒目大字——
進山採摘 禁用斧鋸 殺雞取卵 斷子絕孫
誰也沒想到,有好事者把這則宣傳內容發到網上,一時間輿情爆棚,輿論譁然。有人說,「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鬥」,「斷子絕孫」之語太過惡毒;有人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標語口號有溫度,才有好效果;有人說,對破壞生態環境者,就不能「溫良恭儉讓」,必須株連九族;有人說,「斷子絕孫」是指生態斷鏈,不可持續,並非罵人咒物;有人說,自掏腰包,宣傳教育,有情懷,有擔當,可欽可敬;有人說,職能部門失職瀆職,應該追究責任;有人說,見微知著,一葉窺秋,全社會都應舉一反三,亡羊補牢,防微杜漸……
輿論風潮,仍在繼續,見仁見智,莫衷一是。但不可否認的是,理越辨越明,大夥的認知逐漸趨同:不能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對野葡萄們大加撻伐,斬草除根;不能急功近利,飲鴆止渴,再做「吃祖宗飯、斷後代路、砸子孫碗」的蠢事了!
深陷「網暴」漩渦的李大成,五味雜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1]
作者簡介
林洲,河南濟源邵原鎮人,原濟源廣播電視台台長、濟源日報副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