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維多'金·維多是美國導演。他的第六部作品《船夫淚》,獲得觀眾熱烈共鳴。到了導演《太陽浴血記》《欲潮》的時候,金維多已被譽為一顆好萊塢的寶石。5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給特別獎,獎勵他一生的導演成就。

金·維多(導演)
金·維多2.jpg
出生 1894年生於得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
國籍 美國
活躍時期 1956年
知名於 5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給特別獎,獎勵他一生的導演成就。
知名作品 《船夫淚》
《太陽浴血記》
《欲潮》
《要塞》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金·維多
出生地 得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
出生日期 1894
逝世日期 1982
職業 導演
主要成就 第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第51屆奧斯卡金像獎榮譽獎 第3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

代表作品 《船夫淚》,《太陽浴血記》
獎項 5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給特別獎等
稱號 一顆好萊塢的寶石

目錄

1 簡 介 2 人物生平 3 榮 譽 4 作 品

簡介

祖籍匈牙利,生於得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年輕時即對電影發生興趣。1918年升為導演自兼演員,他的第六部作品《船夫淚》,獲得觀眾熱烈共鳴。5年後,導演《戰地之花》,躍為好萊塢大導演。

人物生平

金·維多(1894-1982),1894年生於得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1915年開始在好萊塢工作,與托馬斯·英斯、格里菲斯共同攝製影片,後為好萊塢著名的電影導演,曾與希區克柯一起被人稱為敘事方面的緊張大師。他拍攝的作品有1925年的《大閱兵》(The Big Parade)、1931年的《街頭慘劇》、1938年的《要塞》、1939年的《綠野仙蹤》、1946年的《太陽浴血記》、1949年的 《源頭》(Fountainhead)、1959年的《所羅門與沙巴女王》等。其中1946年拍攝的《太陽浴血記》帶出了成熟的西部片。而1956年與索爾達蒂合作導演的《戰爭與和平》更是把他的導演事業推向了頂峰。

榮譽

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有人道主義的的眼光,描寫"戰爭與人性"這一個古老又嶄新的問題,其偉大的成果獲得了很高的評價。他的第一部聲片《哈利路亞》,活用外景,並且極力少用台詞,更利用黑人聖歌與自然音樂來加強戲劇性,使觀眾為之神往,接着導演充滿人情味的《街景》和《舐犢情深》,還有應用寫實手法構成的《南海劫》和《麥秋》,至於到了導演《太陽浴血記》與《欲潮》的時候,金維多已被譽為一顆好萊塢的寶石。[1] 1979年,5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給特別獎,獎勵他一生的導演成就。

1982年11月1日卒於加利福尼亞州帕索羅布爾斯。

作品

1894年2月8日生於得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

1915年開始在好萊塢工作,與托馬斯·英斯、D.W.格里菲斯共同攝製影片。

1919年:《路的拐角》,《窮親戚》(主要演員:普羅倫斯·維多)。

1920年:《一家光榮》等片。

1921年:《天空領航員》(主要演員:C.摩爾)。1923年:《心事》(主要演員:L.泰勒等人)。1923年:《三個聰明的傻瓜》。

1924年:《野橘》等片。1925年:《大檢閱》(《戰地之花》,編劇:哈利·平,根據勞倫斯·斯泰倫的原作改編,攝影:J.阿諾爾德,主要演員:J.基爾勃特,R.阿德雷),《吉卜賽女郎》。

1926年:《偉大的巴特萊斯》。

1928年:《群眾》(編劇:維多,維弗,哈利·平,攝影:H.夏普,主要演員:J.摩雷,E.伯德曼)。1928年:《女政客》(又名《肉包子》,《出風頭的人物》。

1929年:《哈利路亞》(《感謝上蒼》,主要演員:D.海恩斯,N.麥凱內)。

1930年:《不要為此沉默》,《比利小子》。

1931年:《街頭慘劇》。

1933年:《陌生人的歸來》。

1934年:《我們每天的麵包》(編劇:維多,主要演員:K.莫斯萊,T.金納)。

1935年:《結婚之夜》,《薔薇如此紅》。

1936年:《得克薩斯州的騎警隊》。

1937年:《史泰拉恨史》。

1938年:《要塞》(《衛城記》,根據克洛寧原作改編,主演:R.多納特,R.魯舍爾)。

1940年:《西北通道》。1940年:《某同志》。

1941年:《普爾哈姆陛下》。

1944年:《美國的羅曼史》。

1945年:《太陽浴血記》(主演:J.柯頓,J.瓊斯,G.派克,L.吉許)。

1949年:《泉水源頭》。

1952年:《日本戰時的新娘》。

1953年:《戴紅寶石戒指的紳士們》(主演:J.瓊斯,G.派克)。

1955年:《沒有一顆星的士兵》。

1957年:《戰爭與和平》(與索爾達蒂合作導演,根據托爾斯泰原作改編,主演:A.赫本,M.費雷,H.方達)。

1959年:《所羅門與沙巴女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