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換(李海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金不換》是中國當代作家寇玉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金不換
人人都知道什麼是「金不換」,用不着教就是「文房四寶」里不可或缺的墨呀。我說既對,也不對。怎麼講呢?請聽我細細道來。
要說對,確實歷來人們對「金不換」這個特定詞老早就已經有了一個約定俗成的特指對象墨了。要說不是,我認為「金不換」也要隨着時代的進程,與時俱進地賦予全新的概念。
昨天新時代花園已經連續封控整整二十一天了。居民們家裡蔬菜早已經所剩無幾了。我前幾天還在小區團購一團團購了十卷麵條,隨意在81號樓道群里向志願者詢問了一下,哪知道不一會兒,就聽到有「篤篤篤篤」輕輕的敲門聲,我開開門,就看到一位滿頭白髮的耄耋老人,手裡拎着一袋卷子面,見我開門,就連忙遞給我,說:「我們家麵條有多餘,送給你」。我連忙婉言謝絕老伯的好意,他反覆說:「我們家有,你拿着吧。」
我說:「多謝您老人家啦,我已經訂好了,志願者馬上會給我送來的。」他見我執意婉拒,這才轉身乘電梯回家去了。
後來樓上902室的熱心鄰里老吳在樓道群里詢問有鄰居要團購蔬菜嗎?我隨即跟進,並麻煩他幫我也代購一包。他非常迅速地幫我也在網上購買了一袋,我立刻就從微信把菜款打給他,並約定4:30請快遞就近拉到北門,我們倆一起下樓去取。
沒想到群里又有熱心鄰居把蔬菜直接掛到了我家的門把手上了。
到了晚上6:00多的時候,老吳告訴我,菜已經到西門入口處。我立刻請清潔工宋師傅幫我去把兩包蔬菜取一下。後來,宋師傅找了半天,只找到一包,旁邊的志願者就對宋師傅說:「你先把一包菜送回去吧,另一包我們找到會送過去的。」
晚上,我收到蔬菜後,在樓道群里給老吳發了一條微信:「老吳:您今天晚上如果收到了,請告訴我一聲,如果還沒收到,我這份給你,畢竟我們只有兩個人,好辦的。」
今天早上,老吳又給我來微信了。反而又問我:「老李,蔬菜你收到了嗎?我昨天半夜裡還開車到西門口去尋過菜了,也沒有找到。」我隨後就跟他講:「老吳:反正我家就兩個人,好解決的。要麼我拿上來給你家吧?」老吳突然又跟我講:「噢,老李你收到了啊,收到了就好了。」弄得我一頭霧水。心裡思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你不是昨天說好等快遞送到北門口,我們倆一起下樓去取嗎?
接下來,老吳話鋒一轉就對我說:「老李啊,其實昨天我就只給你一家訂團購,我家裡蔬菜更是吃不掉,經常都要扔掉的。」聽到素昧平生的鄰居不是順便,而是專程幫我訂購,深為感動。再三向他深表謝意。
後來,細心的愛人突然跟我說:「李海榮,你自己不好好想想看,你跟老吳一點也不認識,人家憑啥單獨幫你訂菜呢?再說了就算真的只幫你訂購了一包菜,還用得着兩個大男人一起去領取嗎?」
我這才恍然大悟,老吳啊老吳,弄了半日天對我老李編「善意的謊言」啊?你讓我說你什麼好呢?
各位朋友:我嘮嘮叨叨地講述到現在,現在您總應該知道什麼是現實中真正的「金不換」了吧?
真正的「金不換」並不是再指「文房四寶」里的墨了,而是患難之中鄰里互助互愛樸素的情義啊!前幾天鄰居互助幫配救命藥是「金不換」;左鄰右舍親如一家是「金不換」;81號全樓道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更是「金不換」啊。[1]
作者簡介
李海榮 ,上海人,上海市朗誦協會會員(退休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