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華市金東區仙橋初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金華市金東區仙橋初級中學創辦於1952年春,辦學內容和名稱隨着時代變化多次變更,濃縮着共和國教育發展歷程和金華發展歷史。1953年二仙橋中心小學附屬初中班併入金華中學(現金華一中)和新成初級中學(現金華五中)。1958年「大躍進」附中招收了兩個農中班(1960年併入雙龍農中),1968年正式成立初中部。1977年-1978年增設高中班(1978年高中班改為初中編制)。1985年金華撤地建市,成立婺城區,學校更名為金華市婺城區仙橋鎮初級中學。2000年金東區成立,學校由金華市婺城區仙橋鎮初級中學改名為現校名。2003年原金東區仙橋鎮和赤松鄉合併,原金東區仙橋初中和金東區赤松初中合併,名稱仍為現校名,實行一校兩點辦學(2014年取消教學點)。2015年學校劃歸金華市金華山旅遊經濟區管理。2019年學校重新歸金東區管理。

獲得榮譽

學校先後獲得浙江省標準化學校、金華市文明單位、金華市綠色學校、金華市安全管理示範學校、金華市文明示範校、金華市農村示範性初中、金華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金華市衛生先進單位、金華市語言文字示範學校、金東區教育先進單位[1]、金東區素質教育示範學校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辦學理念

學校突出「立德尚美、崇學專注」辦學理念,搭建「德育建設、成長建設」雙體系。「立德尚美」建設德育體系。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五育並舉」育人體系,構建五星少年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崇學專注」建設成長體系。學校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抓手,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建立「崇學、尚學」之風。

校園文化

學校通過「校園文化[2]、黨建、教學」三個特色品牌建設,創設學校高雅,教師儒雅,學生文雅的人文環境。「橋」文化品牌是金東區教育十大文化品牌之一,包含三大主題:「學術橋」以勤學上進、專注教育為主題;「藝術橋」以青春活力、才藝發展為主題;「心靈橋」以德育為先、心理健康為主題。黨建品牌為「紅橋」育人」,突出「用心教育,用愛教育,立德樹人」三個主題,建設清廉校園、文明校園。落實「雙減」工作中以「滴水集」為特色,把「雙減」落到實處。「滴水集」內容有每科作業量及完成情況;學生到家時間、睡眠時間等情況調查;學校事件信息;家校互動信息等,有關數據作為教師師德考核、評優評先考核依據,推動「雙減」常態化管理。

隊伍教師

學校地處赤松這個文化底蘊深厚的文化之鄉,尊師重教之風盛行,教師素養高、教風正,現有教師57人,高級教師16人,中級教師32人,省春蠶獎、省教學活動評比一等獎、金華市拔尖人才、金華市優質課一等獎、金華市優秀班主任、金東區教壇新秀等骨幹教師30人,占比52%。因此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一直優秀,從1977年恢復招生考試制度以來,教學質量一直穩定地處於當時婺城區前茅,其中1989年畢業班在升學考試中六門學科都在原婺城區列第一,上金華一中、二中的人數比例為25%。金東區2001年建區以來,學校教學成績依然強勁,共有近300位考入金華一中。其中2007年有16位學生考入金華一中為建區後歷史最高,省重點高中入取率維持在較高比例。2003年起學校教育質量一直保持在區三等獎以上。

「全面發展、均衡發展」是學校素質教育的目標。讓學生在陽光下運動,在藝海中暢遊,學生綜合素質得到長足發展。建區以來學校文化藝術成就斐然,先後獲得省、市、區級的榮譽,校藝術團先後獲得市一、二等獎,並在區文藝匯演中表現優異。校合唱隊獲得市二等獎、二重唱獲市一等獎,合唱隊隊員還參加了全國級的比賽並獲獎。校定向運動代表隊曾代表金東區參加全國定向運動並獲得個人前三的好名次,校沙灘排球隊曾代表金東區參加省沙排比賽,並通過國家二級運動員的稱號。

參考文獻

  1. 先進單位和個人評選條件,豆丁網,2015-07-24
  2. 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意義,豆丁網,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