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堂古天宮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堂古天宮寺

 

 

 

金堂縣古天宮寺=

金堂縣古天宮寺位於四川省成都金堂雲頂山, 東漢桓帝安息國太子雲遊至此興寺開山,距今1800餘年,蜀漢昭烈帝劉備賜名天宮寺並將阿斗送此學習,唐太宗賜額「古天宮寺」現代更名為慈雲寺

簡介

古天宮寺位於四川省級旅遊景點金堂縣內的雲頂山石城之上, 建於南北朝, 清康熙時重修。  雲頂山山勢挺拔,峭壁入雲,如刀削斧砍,環繞數里; 上有平地數十畝,狀若城垣,故又稱「石城山」, 為宋末八大山城防禦體系之一,是著名的抗元城堡遺址。 山上林蔭靄深,有「雲頂日出」、「霧山雲海」、「雲頂晴嵐」等勝景。 雲頂山上這座寺現在叫「慈雲寺」, 過去叫「天宮寺」。 據記載以前在鼎盛時期,圍繞慈雲寺周圍還建有41處腳庵,寺廟晨鐘暮鼓,寶燈香花,自古有「上朝雲頂,下朝寶頂」之說。 歷史上該寺被六位皇帝封賜過,至今廟裡還存有部分聖旨碑慈雲寺有「川西第一大寺」之稱。 在雲頂山巔南部,南朝始建,後多次重修。 現存10殿、4堂、4樓、2園、1石坊及大、小山門等,主要有大雄殿、觀音殿、哼哈殿、財神殿、關公殿、羅漢堂、文殊樓等。 慈雲寺有「川西第一大寺」之稱。 在雲頂山巔南部,南朝始建,後多次重修。現存10殿、4堂、4樓、2園、1石坊及大、小山門等,主要有大雄殿、觀音殿、哼哈殿、財神殿、關公殿、羅漢堂、文殊樓等。

歷史

慈雲寺經歷多個朝代始建於齊、梁間,原名清修寺。 歷代增修改建,隋為天宮殿唐改雲頂寺宋賜名祥符禪院元賜名護國朝天寺明改慈雲禪院明末清初毀於兵燹。 清康熙七年(1668)由僧竺意重修。 乾隆年間(1736~1795)又經祥芳增修。 嘉慶年間(1796~1820)改建山門, 光緒十二年(1886)新建羅漢堂,規模達到十殿、四樓、三堂、二園一坊及四房。

寺內古蹟

寺內現存4地鏤雕蟠龍抱柱、數十幅清代彩畫和幾通石碑,其中七佛坊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建,青石雕砌,三間四柱,上浮雕7尊坐佛、人物故事和花鳥蟲魚圖案,有「雄軒壯麗,甲於西川」的讚譽。 寺內現存4地鏤雕蟠龍抱柱、數十幅清代彩畫和幾通石碑,其中七佛坊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建,青石雕砌,三間四柱,上浮雕7尊坐佛、人物故事和花鳥蟲魚圖案,有「雄軒壯麗,甲於西川」的讚譽。  在慈雲寺內有一個石坊,叫做七佛坊,始建於乾隆26年(公元1761年),精工雕鏤,造型別致,在全川都十分罕見。 坊高7.9米,寬6.8米,四楹三門,重檐覆蓋,全部用金堂特產硤石(一種質地堅硬,極耐風化的石材)建成。 在前後額坊的橫眉上突出雕刻着七座小佛像,還雕刻着人物百件,體態各異,栩栩如生。 橫額雕刻的鳥籠,獅籠,獅子,老虎及飼具全部都鏤空,特別是橫額上透雕的石鳥籠。 祖堂為懸山式頂雙排石木結構建築,前排面寬7間,後排面寬5間,均長22.3米,為該寺供奉歷代祖師之所後排檐柱上均有刻石楹聯

傳說

慈雲寺經歷多個朝代始建於齊、梁間,原名清修寺。 歷代增修改建,隋為天宮殿,唐改雲頂寺,宋賜名祥符禪院,元賜名護國朝天寺,明改慈雲禪院,明末清初毀於兵燹。 清康熙七年(1668)由僧竺意重修。 乾隆年間(1736~1795)又經祥芳增修。 嘉慶年間(1796~1820)改建山門,光緒十二年(1886)新建羅漢堂,規模達到十殿、四樓、三堂、二園一坊及四房。 傳說寺內僧眾最多時千餘人,香火鼎盛,是川西馳名的古剎叢林之一。 民間即有「上朝雲頂,下朝寶頂」之說。 中軸線上,天宮殿為石木結構。 門首有「古天宮寺」刻石,兩旁牡丹、菊花寶瓶浮雕以及「龍、虎」兩大字基本完好。 殿為懸山式頂。面寬3間13.1米,前後檐柱均有石刻楹聯。 觀音殿為石木結構單檐硬山式頂,柱礎分別鐫刻多種紋飾。 全殿面寬5間24.3米,垂帶踏道14級,後檐柱有滾龍抱柱石刻,前後檐柱、前金柱均有刻制楹聯。 七佛坊建於乾隆26年,石質四柱三門三層門樓式建築。 雙面浮雕、透雕、圓雕佛像、花卉、禽鳥、走獸、殿宇,各種紋飾圖案。 是川西地區現存最完好的文物藝術價值最高的石碑坊。 七佛坊其中有一整石鏤空的鳥籠,能夠周轉自如,最為奇特的是在群鳥出沒的地方卻無鳥窩鳥糞,故又稱為「無塵坊」,觀賞「無塵坊」還可以品嘗到「無垢水」。 「無垢水」在煮沸過後沒有塵垢,回味甘甜,經久飲用可以防止結石,對人體十分有益。 雲頂禪林上方龍形圖案環繞的字跡「當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經歷歲月的蹉跎如今都還清晰明了,雕刻的圖案看不出風化的痕跡。 [1]

參考文獻

  1. 航拍成都金堂古天宮寺搜狐 - www.sohu.com/a/4404...- 2020-12-259